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又称人疱疹病毒8型(HHV-8),是1994年美国学者Chang等首先从AIDS患者卡波氏肉瘤(KS)组织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病毒,目前被认为是KS的致病因子。KS是AIDS患者最易患的一种血管瘤,在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50%。后来的研究表明,KSHV与多中心性卡斯特莱曼病、原发渗出性淋巴病等多种疾病有关。另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又称为KS相关性疱疹病毒(KS-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目前研究表明,HHV-8与各型KS均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临床类型KS发病的重要病原体.K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别是AIDS-KS型.随着AIDS发病率的逐年增长,HHV-8和HIV双重感染KS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磊 《世界感染杂志》2006,6(2):166-168,178
卡波西氏肉瘤(Kaposi Sarcoma,KS)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之一。尽管最近几年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普及与应用KS的发病率明显下降,KS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困扰AIDS病人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KS的发生是HIV、免疫系统抑制和人疱疹病毒8(HHV-8)相互作用的结果。HHV8的传播尚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西方人群中最危险的行为被视为男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而来自非洲、法国、圭亚那地区和意大利的资料显示HHV8的感染可能源于生命早期的母婴传播以及家庭内的水平传播。目前,我国尚未开展全面的AIDS相关KS的流行病学调查,已报道的KS病例主要集中在新疆,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发现的人疱疹病毒可引起卡波济氏肉瘤(KS),这种可治疗的癌症多发生于AIDS患者中,其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紫色斑块。研究人员只是在过去的10年左右时间内才确定某些病毒感染能导致人发生各类癌症。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只确定3种病毒与恶性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5.
C型肝炎病毒     
《New Scientist》1984;104(1427):5。令人迷惑不解的第三种肝炎病毒可能已被发现。本周的《Lancet》报告,在一组男性同性恋和静脉注射药物成瘾者中,发现了逆转录病毒或逆转录病毒特征样因子。研究人员认为,在美国约90%的肝炎病例与输血血液内的C肝炎因子有关。据发现此病毒的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称,很快将可能有办法从输注的血液中除去此病毒,并即将发明一种疫苗,进一步降低这种重要而通常为致命性的疾病的发病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及瑞典哥德堡大  相似文献   

6.
赫晓磊 《新疆医学》2012,42(1):55-59
1994年人疱疹病毒8型(HHV -8)被确定为具有某些人Kaposi肉瘤(KS)的感染性因素后,几乎在所有类型的KS中均可观察到HHV -8感染.之后人们对HHV -8的病毒学、致病机制及临床预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人疱疹病毒8型相关型卡波西肉瘤(KS)概述KS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自Kaposi氏于1872年报告本病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有关KS的病因学一直未能确定.按照Kaposi描述的多中心发生,全身皮肤及内脏血管广泛受累,紫色的结节性皮肤皮损,被称为经典的KS.  相似文献   

7.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部分多中心血管滤泡淋巴增生症(multi—centriccastle—man’s disease,MCD)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等和AIDS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密切相关[1]。HHV-8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高度致癌性的人类肿瘤病毒,在HHV.8相关的疾病中,KS最为多见。研究表明,在Kaposi肉瘤患者的瘤组织中,HHV.8DNA检出率为80%~100%[2]。随着实时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8.
1994年,Chang Y等在艾滋病相关型卡波氏肉瘤病人的病损组织中发现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也被称为human herpesvirus type 8,KSHV/HHV-8),定义为新的人疱疹病毒,HHV-8属γ疱疹病毒属.HHV-8在各型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经典型、艾滋病相关型、非洲地方型、肾移植/免疫抑制相关型 )中都被检测到,目前认为是KS的主要病因[1~2].  相似文献   

9.
多伦多的研究人员报道,人类疱疹病毒-6可能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在对7例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研究中,在三例患者的脊髓液中发现微量活动性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这使一些研究人员相信许多MS病例可能源于HHV-6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10.
本调查着重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唾液对其家庭接触者的传播作用。我们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了得自64例 HBsAg携带者的64份唾液标本。结果,唾液的 HBsAg 阳性率为35.93%。研究表明,唾液 HBsAg 阳性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的 HBsAg 流行率明显高于唾液 HBsAg阴性的携带者的家庭(分别为48.31%和31.18%、P<0.025)。此外,还发现唾液中的 HBsAg 阳性率随着其血清 HBsAg 滴度相应地增高。本文还讨论了传染性唾液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传染性唾液可能系经由污染的手通过损伤的皮肤侵袭其家庭接触者。结果告诉我们,HBsAg 携带者的传染性唾液,可能是一种传播乙肝病毒的媒介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卡波济氏肉瘤(KS)的研究人员可能已发现一种有希望治疗这种癌症的新武器,KS侵袭着许多感染AIDS病毒(HIV)的人。美贝塞斯达国立癌症研究所的Robert C Gallo报道说,称作SP-PG(硫酸盐化多糖肽葡聚糖)的化合物是从节肢菌属的外壁分离出来的,该化合物能逆  相似文献   

12.
卡波肉瘤(KS)是一种起源于血管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清。流行病学提示,KS可能是技感染因子引起的,许多因子曾被提出.但没有一个被证实。直到1994年,Chang等证实一个从未报道过的病毒DNA片段存在于卡波肉瘤组织基因组中。这种新发现的病毒被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令人信服的血清流行病学硬聚合酶链反应(PCR)资料提示HHV-8是感染源。为了探讨HHV-8与KS的关系.从6例KS石蜡切片中提取DNA.进行PCR和液相杂交。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44卷第9期报道 人类疱疹病毒8(HHV-8)是卡波济肉瘤的病原因子,在同性恋男性中经性传播,但对在女性中的经性传播了解很少;另外,虽然已在血液中检测到HHV-8,但也没有发现经血液传播的明确证据.为此,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Michael J.Cannon博士等,对巴尔的摩市、底特律市、纽约市和罗得岛州的普罗维登斯市报告的1295名高危性行为或吸毒妇女进行了HHV-8感染的危险因素鉴定,并应用两种聚合酶链免疫吸附法进行了HHV-8的血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Science News》1983;123(16):245。在死于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同性恋男患者和一组有早期AIDS症状的同性恋男子的淋巴细胞中,发现有微小的花样结构。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研究人员报告,此发现可能有助于今后诊断这种新的日益增多的、通常是致死性的疾病。其它地方对AIDS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队列研究已证实,一部分被HIV—1感染1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仍未发生AIDS,而且,无任何症状。对同性恋及异性恋男性的研究发现,约半数人在开始感染HIV-1后10年仍未发生AIDS,并且,其中一项研究(旧金山市临床队列研究)发现,被感染的男性中8%的人在10~15年间临床指标均正常,只有少数  相似文献   

16.
经典型卡波济肉瘤多半发生在地中海东部居民和北欧犹太民族的大龄男性人群中,该病在其他不同种族和地区也有报道。作者首次报道5例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患经典型KS。1例患者为因纽特男性,69岁。其余4例为我院皮肤病理学案卷回顾。在北魁北克因纽特人中发现经典型卡帕氏肉瘤患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这一人群中KS相关疱疹病毒的起源。作者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于这一群体中病毒的基因型。在北魁北克的因纽特人患经典型卡波济肉瘤@Quebec Rosen N.$Dr.Division of Dermatology, 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Royal Victoria Hos…  相似文献   

17.
人类疱疹病毒-8(HHV-8)是卡波西肉瘤(KS)的致病因子,又被称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KSHV编码的信号膜蛋白K15通过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诱导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对K15蛋白的基本作用机制,包括其直接和间接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K15蛋白在KS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也对该病的靶向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要证明一种生物体是引起一种疾病的病因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当这种疾病是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时,对其病因的解释会产生激烈的争论。卡波济氏肉瘤(KS)就是其中的例子。最近有人提出,KS这种以皮肤紫斑为特征的多发性出血性肿瘤是由一种新型疱疹病毒所致,20%感染HIV的同性恋男子最终发展成此病。1996年7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8月1日“自然医学”相继发表了支持这一提法的决定性证据。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著名学  相似文献   

1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前被证明在体内具有抗AIDS相关卡波济肉瘤(KS)的活性。但是现在,当美国研究人员报告一项KS病人Ⅰ期hCG试验时,联合王国的专家认为这种临床效果可能并非完全是由于hCG。洛杉矶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arkash Gill及其同事对3组6名HIV—1阳性的KS男性病人进行了天然hCG治疗试验,hCG从妊娠妇女尿液中获取。2例病人每天接受5000IU hCG;2例接受  相似文献   

20.
由加拿大人设计的一种新的释放阿霉素系统已获准用于治疗与AIDS相关的卡波济氏肉瘤(KS),这种释放阿霉素系统是应用已被改良成的能避免巨噬细胞发现和破坏的脂质体。 Alberta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这种脂质体阿霉素在治疗乳腺癌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多伦多大学Ian Quirt已用这种疗法治疗KS病人。在美国进行的这种药物试验有75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