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与疮疡     
脾胃与疮疡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肖定远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脾与胃,居中土,互表里,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降,乃一身之轮轴,升降之枢纽,为生化气血升清降浊,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故有“脾胃为后天...  相似文献   

2.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与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气机是人体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气与气机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气与气机对人体的调节与控制,气机调节是有度、有序进行的。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机体有度有序的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  相似文献   

3.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具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作用,前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而小儿的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更为迫切,且乳食不知自节,故常易为饮食所伤,同时他脏之病亦可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脾胃学说起源于先秦,在先秦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金元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在脾胃学说上皆有建树,脾胃学说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脾胃为本1.1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脾胃论》中提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1]。""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1]。"脾胃对元气有滋养的作用,人体元气充盛,则诸病无所生。脾胃元气论是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探求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新思路,拓展根治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新途径.方法气机升降,脾胃为枢.人之脾胃居于中焦,主升清降浊.中焦健旺,则水谷清气上升于肺而灌溉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膀胱,从便溲而消.且肝气的升发,肺气的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也无不配合脾胃完成其升降运动,故脾胃是人体升降运动之中轴.胃失和降,Hp滋生之源.Hp的滋生繁殖必有与其相适应的环境STEE(1975)报道正常人体胃中发现Hp,说明正常人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环境存在根本差异.结合临床,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气机上逆,胃失和降.正常人胃液的pH值为0.9~1.5,十二指肠液pH值为7.6.升降窒阻,十二肠液反流入胃,胃窦部pH值首先随之升高.反馈地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大量促胃液素,胃泌酸量随之增加,久之,形成胃内高酸反馈链.加之胃肠的逆向蠕动,导致腐熟之水谷在胃内滞留,胃纳传送失其常度,时日持久,胃粘液的组织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内镜下所见的“肠上皮化生”,故胃液的生化改变和胃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为Hp的滋生繁殖提供了特定环境.枯枝遗根,复发之因.临床上用奥美拉唑和羟氨苄青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的生活日益提高,延年益寿、身心健康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早在战国时代,历代不少医家对抗衰老延年益寿都有专门著述。晚近中医有关抗衰老的报告日益增多,其中阐述肾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较多,并以此确立了补肾、培补先天为抗衰老的法则。但“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是人身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赖以生存的仓廪。故尔笔者认为在抗衰老过程中,脾胃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现小结如下,望同道斧正。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气的亏虚与否决定着人体的…  相似文献   

7.
论脾胃在脏腑说中的主导地位(续)柯新桥,郝建新,陈林艳,丁艳蕊,周祯祥2.2从脾胃与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关系上体现出来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而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各种营养物质,由于脏腑的...  相似文献   

8.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金元以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脾胃学说在中医界已形成一个著名的学术流派。脾胃学说经过实践检验,已被证明不仅是阐明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理的中心环节,而且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不仅在消化系疾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各科疾病防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就脾虚与崩漏的关系做一探讨。供同道参考。1祖国医学对脾虚和崩漏关系的探讨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以血为用,以冲任为本。冲为…  相似文献   

9.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有“后天之本”之称。故脾胃虚弱是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医林绳墨》说:“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近年来,随着诸多医家对脾本质研究的深入,认识到脾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相关,证明了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现将本人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常见病的一些临…  相似文献   

10.
西医学谓之“胃病”,一般可以归人中医学之脾胃病证进行辨证论治。而脾胃共处中焦,为升降之枢轴。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而主升;胃为阳土,得阴自安而喜降。因此,脾胃病证之治疗,当以调理升降为重心。本文之标题“胃病理血”,看似标新立异,实则新瓶陈酿,何哉?《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此言脾胃之生理也,有生理必有病理。  相似文献   

11.
正脾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是后天之本,属多气多血之府。脾胃气血调和,升降相因,则脾气健运,胃气顺畅,人体安和。气血不和,可致血脉瘀滞,从而影响胃之和降、脾之健运。脾病多涉及胃,而胃病也可累及脾,二者往往同病,出现脘闷纳呆、嗳腐吞酸、胃痛胃胀、腹痛腹胀、大便不调,甚至面色无华,或面色萎黄等多种脾胃病症状。脾胃病日久易入络而影响血脉的通畅,清代医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指出脾胃的升降作用,不仅局限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糟粕的排泄,更重要的则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得升,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阴火潜藏而不动,脾气不升而下流,则阴火内炽而上乘。因而,脾胃内伤,阴火上冲的病机,实质是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于中焦,郁而化火。  相似文献   

13.
东垣以《内经》有关脾胃论述为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了以饮食劳倦、精神刺激、外感因素为病因,以升降失调为病机的脾胃内伤说。提出“补脾胃、升阳、降浊、散火为制方用药原则。提倡:“病不执方、随病制方”的法则。善于合药之升降浮沉、气味阴阳、寒热温凉,以纠正人体病气的偏颇,但总以“脾胃虚、元气损”的指归,以“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目的。更综合内外因素,提出治病服药,必知时、经、病、药诸禁,示人知规矩而后识方圆。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而饮食营养与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可见,延缓机体衰老,防止疾病发生,与胃的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就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讲,脾与胃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脾胃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内则营血运行充沛,外则肌肤丰盛,机体健康,抗病力亦强;若脾胃功能衰弱,则导致化源不足,脏腑失养,  相似文献   

15.
调理脾胃法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030012)米彩云山西维尼纶厂职工医院中医科(031603)曹坤君对于脾胃之论述《内经》有“脾胃者,仓之官,五昧出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廪气于胃”。慢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16.
脾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精气皆源于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正气充足,则体健少疾,即使患病,亦抗邪有力,病易向愈;反之,脾胃功能失常,正气不足,则体弱易病,且一旦受病,因抗邪无力,其病亦多缠绵难愈。正所谓“脾胃不足,百病由生”。李炳文老师临证,十分重视调理后天脾胃,凡视疾诊病,必先问脾胃,凡遣方用药,必顾护脾胃。1 温胃阳滋脾阴,完善脾胃论治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然其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法仅适用于脾阳脾气不足及中焦气虚寒湿…  相似文献   

17.
脏腑学說是祖国医学理論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在指导临床审証求因辨証論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脾胃是脏腑学說中的重要环节;在維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占显要地位;并与病因、病机、診治、預防等各方面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古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論点,说明古代先賢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相当的認識,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对脾胃的实質給以明确的解释。茲将我們对脾胃实質認識就解剖、生理、病症、及治則、用药等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討,由于水平所限;錯謬之处希諸前輩及同道們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8.
肝为人体的重要生理器官,维持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作用甚大。无论肝之疏泄,肝之阴血阳气职司失常,均会导致血行不利,瘀血内阻,故肝病容易形成血瘀。本文就血液流变学、甲努微循环及球结膜微循环变化特点与肝病血瘀证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建立反映肝病血瘀证的客观指标。1对象  相似文献   

19.
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以胃脘胀满或不适、早饱、嗳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胃痞”之范畴,其病位在脾胃,多由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郁壅塞,胃气上逆而致。故治疗上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从调节脾胃气机入手,已得到普遍共识。然肝升肺降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并在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从基础理论并结合临床就肝肺升降理论在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探讨如下。1 肝升肺降主导机体的气机升降在人体五脏之中,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肺主气,司呼吸;肝主升,肺主降。肝肺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其对整个机体…  相似文献   

20.
调治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金元时期李东垣积50余年临床实践和切身体验著《脾胃论》一书,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内容,认为人身以脾胃为要,力主“病从脾胃所生”和“养生当实元气”,创立了许多治疗和预防脾胃疾病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现总结如下。l适寒温,顺应四时李氏认为外感时邪是伤害脾胃的原因之一.指出外感六淫致病,主要是由于脾胃亏乏,元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是脾胃病的外在原因。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木、火、上、金、水五运错综的变化会伤人脏腑,故“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