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测压及pH监测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P<0.01) 、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PV)减慢(P<0.05) ;24h食管pH<4的百分比 、酸反流次数和>5 min的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加(均P<0.01), Ⅰ期与Ⅱ期食管炎相比食管动力参数无差异, 而在24h食管 pH监测方面显示Ⅱ期食管炎患者在酸反流次数及>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百分比方面均较Ⅰ期食管炎患者有明显增加。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与胃食管反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胃食管返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疗效,评估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几胃食管返流惠儿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根据体重和出生日龄计算热卡,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喂养不足的部分给予静脉营养补足,治疗组加用非营养性吸吮。通过食管复方泛影葡胺(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ate)造影,观察患儿1至2周后呕吐症状及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返流情况;记录7d、14d胃残留率的变化;同时1至2周后放免法测定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7d、14d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结果治疗组7d、14d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7d、14d胃半排空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2周胃泌素水平治疗组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2周胃动素水平为高于对照组,且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疗效显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促进胃泌素分泌,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艮有  黄晓燕 《医学信息》2006,19(5):879-880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003年3月~2005年11月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早期实施体位疗法设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实施早期体位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儿呕吐、吸入性肺炎、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3d后呕吐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且体重增长较对照组理想。结论 体位护理能有效地降低胃食管反流引至的呕吐、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儿按住院床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儿呕吐情况、第10天进奶量和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第5天、第十天的呕吐例数、进奶量及体重增长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斜坡卧位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贲门癌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作用。方法对22例贲门癌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胃食管24 h监测pH值和十二指肠胃反流积分的测定。结果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均高于正常,十二指肠胃反流积分亦增高,术后监测指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存在病理性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其反流液不是单纯的酸性胃液,还含有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碱性液体,对胃食管粘膜有更强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行为方式的改善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10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1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行为方式的干预。治疗8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在反酸、胸骨后疼痛、烧心、食管反流、嗳气、吞咽不适等症状方面有显著的改善(P〈0.05),内镜下分级情况也有显著的改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5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为方式的改善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既经济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双相气道正压(BiPAP)面罩通气时的胃食管反流情况,评估该通气方法 在伞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无胃食管反流危险因素,随机分为面罩通气组(Ⅰ组)和气管内插管通气组(Ⅱ组),每组20例.麻醉前经鼻置人胃食管舣探头pH电极,使远端探头位于食管下段(A点),近端探头置于食管中上段(B点).麻醉诱导后,两组分别应用BiPAP面罩通气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IPPV),连续实时监测同术期食管下段及中上段pH值变化直至患者清醒.以pH值小于4.0作为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标准.结果 麻醉后30 min、气腹后30 min、麻醉结束后pH值监测结果 显示,Ⅰ组食管下段pH 值分别为5.43±0.51、5.24±0.47、5.36±0.53;Ⅱ组食管下段pH值分别为5.37±0.67、5.29±0.68、5.36±0.78.Ⅰ组和Ⅰ组食管下段及食管中上段各时点pH值监测无1例小于4.0,反流发生率均为0,两组比较pH值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BiPAP而罩通气全身麻醉不增加胃食管反流概率,是较安全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对三种检测试剂盒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2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水平,建立ROC曲线并分析PGI、PGII及PGI/PGII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价值。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组血清中PGI及PGI/PGI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中PGI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I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0.739),PGII与PGI/PGII诊断价值不大(曲线下面积0.614、0.696)。国产某A产品与雅培检测系统对PGI、PGII及PGI/PGII检测的相关性分别为0.9947、0.9893、0.8063,国产某B产品与雅培检测系统对PGI检测的相关性为0.9427,但PGII与PGI/PGII两者与雅培检测系统相关性为0.7957、0.769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对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诊断意义,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胃功能三项指标及其联合分析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且经临床诊断确诊的患者60例为实验A组,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但经临床诊断检查排除确诊的患者65例为实验B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PGI、PGII、G-17水平.建立ROC曲线分别评估PGI、PGII、G-17三项指标及其联合分析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及预警价值.结果 两个实验组PGI、PGII、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实验组PGI、PGII、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PGI、PGII和G-17指标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诊断及预警价值.指标联合分析显示,PGI和PGII联合、PGI和G-17联合、PGII和G-17联合以及三项指标联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亦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预警价值.结论 将PGI和G-17指标联合分析,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预警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胃食管反流病筛查中推广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庆芬  贺新禹 《医学信息》2010,23(13):2136-213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加盐酸依托必利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6.7%和70%,胃镜检查结果改善率分别为98.3%和8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