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师谢远明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带教指导老师之一 ,从事中医四十余年 ,不但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具有建树 ,而且临床经验丰富 ,尤其在恶性肿瘤方面 ,颇有独特之处 ,今择其验案二例 ,予以总结如下 ,请同道斧正。1.食道—贲门癌田某 ,女 ,6 3岁 ,干部 ,渭南市人。患者吞咽不利一周 ,即在渭南市中心医院做钡透及胃镜检查 ,确诊为“食道下端及贲门鳞状上皮癌” ,收入住院进行介入治疗 1次 ,97年 4月 17日来我院门诊要求谢老中药治疗。症状 :吞咽不利 ,食物时疼痛并牵引胸背 ,饮水时呛水 ,纳差 ,头痛 ,二便调。舌质暗略红 ,苔薄白 ,脉弦细。…  相似文献   

2.
中医用药经验杂谈廖佐芹(赣州附属医院中医科赣州34100)1巧用水蛭,美容消斑水蛭,即马黄蜞。味咸与苦,性平有毒,入肝、膀胱经。《本草求真》谓其"通利水道,破血堕胎,故月闭血瘕、积聚无子,并肿毒恶疮折伤,皆能有效"。余受此启发,试用于一雀斑年轻女性,...  相似文献   

3.
献图教授,1965年陕西中医学院六年制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从事儿科教学、临床及科研三十余年,学术经验丰富,现将笔者跟随马教授临证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1.依小儿生理,寒热并用小儿体禀“稚阴稚阳”,阴阳二气均属幼稚不足,因“稚阳未充”,单用或过用寒凉,有伤阳气之忧;又因“稚阴未长”单用或过用温热,有伤阴助热之虞。马教授依此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常寒热并用,以感冒、肺炎喘嗽、泄泻等“易寒易热”的疾病体现得尤为突出。例1、感冒案:杨姓,男,3岁,因解衣受凉而发热、轻咳、鼻塞,流涕一天,饮食二便正常。查…  相似文献   

4.
王正雨主任医师临床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许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铣系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教授 ,从事皮肤病的研究四十余载 ,临证经验丰富。 1996年笔者有幸临诊于侧 ,聆听教诲。现就许老诊治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作一简介 ,以飨同道。1.基本方 :生地 2 5g ,丹皮 10g ,紫草 10g ,赤芍 10g ,丹参15g ,土茯苓 10g ,白花蛇舌草 10g ,连翘 10g ,玄参 10g ,白鲜皮10g ,生甘草 3g。加减 :血分热盛者加生石膏 2 5g ,知母 10g,生槐花 15g ;湿盛者加龙胆草 10g ,黄芩 10g;病久、鳞屑厚、色素沉着者 ,加莪术 10g ,益母草 10g ,鸡血藤 10g ;伴咽喉肿痛者加北豆根 10g ,射干 10g。2…  相似文献   

6.
7.
8.
9.
魏长春诊治支气管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长春,字文耀,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对脾胃、咳喘等疾病治疗尤为擅长。他认为治疗支气管炎关键要分清病之暴久,痰之黄白,邪之轻重所属,有无兼夹,随症施治。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结晶。随着科学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加强,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移植,中医学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时期。 1 中医的历史贡献及其存在的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1983年出版的《传统医学和卫生保健工作》一书中把传统医学定义为:“传统医学是泛指在正规现代科学医学即对抗疗法应用于保健之前,业已存在的古老的并与一定文化有关的医疗手段。”从这个定义看,中医药学当属于传统医学。中医药学在史前就已开始萌芽,经过数千年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历史上,中医药学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今天,它仍将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 辽宁名中医在十年浩劫中受到残酷迫害,无一幸免,有的愤死。其著作、手稿、医案皆荡然无存。现凭记忆,尚可叙述名老中医带徒的经验片断,名日“经验拾零”。王心一切诊之确王心一为辽宁省开原县人,毕业于奉天优级师范(即东北大学之前唯一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学是适应电子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广阔土地,同时有助于揭示、获取。运用和发展中医知识的规律。本文综合了我国电子计算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主要从设计原理部份进行介绍,为中医电脑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龋病医疗发展缓慢原因在于,自然科学方法论上尊经师古,沿袭成风。缺乏接受新的学术思想的内在机制,只能在旧格局中努力。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医医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国内中医界对中医现代化的认识也很不一致,争论的焦点不在于中医是否要现代化,而在于中医如何实现现代化?比较典型的论点有中医特色论,中西医“结合”论、中医重构论和中医现代转换论。笔者试就这4种观点略加评述,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中医近代史述评(1840—194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医方剂的系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汪受传 《海南医学》1991,2(3):33-36
胎儿医学,是当今儿科领域内研究较多和发展较快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国外有的专家已经开始开展胎儿手术。中医在胎儿医学的某些方面曾经达到过很高的水平。今后,如何发挥中医药学特长,防治胎儿疾病,保障胎儿健康发育成长,是很有研究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