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经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急诊外科手术,手术风险大,术前准确的评估,术后正确的处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病收住我院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140例,依据有无二次咯血分为非二次咯血和二次咯血组。所有患者于发病1h内完成外周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二次咯血组的外周血小板计数低于非二次咯血组。结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小板计数开始下降、可能是二次咯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咯血为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大咯血常危及患者生命,但若抢救及时则可转危为安。报告我科1995-2002年32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而施行人工气腹术治疗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32例肺结核患者24例,右肺上中下及左肺中下肺野浸润性肺结核,8例右上肺肺结核,合并有空洞者21例,18例空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止血38例、部分止血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大咯血患者清除口咽部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采取有效的止血,加强护理。结果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24例中,仅1例死亡。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在合理使用止血药物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是抢救窒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这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大咯血、并发窒息的先兆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月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415-1415
加强对肺结核患者大咯血、并发窒息的先兆观察及有效护理。结合我院6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密切观察大咯血、并发窒息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降低其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具体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救及各类止血药物的作用。结果大咯血30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通过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取综合急救措施,总结了具体救治经验及教训,为今后熟练救治肺结核大咯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86例大咯血急诊肺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因大咯血施行急诊肺切除术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86例因大咯血施行急诊肺切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咯血病因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曲菌病等病因为主。本组治疗有效率100%,术后并发症12例,发生率13.95%,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咯血患者在出血部位确定,病变局限;有咯血引起窒息先兆、窒息或低血压时应行急诊手术,手术以肺叶切除为主,止血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加强术中残端处理及术后治疗管理,有望降低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急症之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性休克,病人多死于窒息。近年来,我院开展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病人17例,明显提高了大咯血的治愈率,降低了大咯血的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淑君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38-1338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发生率约为20%~90%,其中大咯血占38%[1]。大多数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得以痊愈。而部分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我科共完成64例病人临床治疗观察,为此我们通过对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临床资料我科自2000年2月~2006年12月共完成了64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34~58岁有吸烟史者35例,无吸烟史者29例。24h咯血量600~1000ml者41例,1000ml以上10例,一次咯血量超过300ml者13例。主要护理诊断与措施一、术前主要护理诊断与措施有窒息的危险:患者病程长,咯…  相似文献   

12.
袁义  郭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55-2055
目的分析咯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167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咯血病因前三位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肺血管性疾病占3.6%,小量至中等量咯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大咯血及难治性咯血需介入或手术治疗。结论咯血的病因以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为主,但随着CT及介入技术的发展,肺血管性疾病不断可明确诊断。介入止血可为大咯血或难治性咯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大咯血54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急症,现将我院近具体年份来收治的54例肺结核大咯血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本组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共5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16~65岁。既往有咯血病史10例,初次咯血就诊者44例。临床表现本组54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大咯血前有小到中量咯血者13例,有胸闷者50例,有剧烈咳嗽者40例,中度咳嗽者10例,轻度咳嗽者4例。咯血量在600m l以下者11例,600m l~100m l者40例,咯血量在1000m l以上者3例。呼吸困难3例,精神高度紧张54例,血压下降4例,窒息2例。胸部X线检查本组54例病人均有X胸片,43例有空洞,其中纤维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5月~2006年6月,我们对64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明胶海绵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4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男53例、女11例,年龄26~82岁。单侧17例,双侧47例。空洞26例,肺毁损9例。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咯血量≥200 m l/次或600 m l/24h。治疗方法:应用Se  相似文献   

15.
了解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焦虑、恐惧、悲观等三个主要心理特点,加以分析、阐述、并举例说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保证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取得相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毅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675-1675
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肺结核是咯血的常见病因之一[1].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成为临床治疗大咯血(一次咯血量〉100 ml或24 h咯血量〉500 ml)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有较多文献报道,该方法对大咯血的治疗有效率达80%左右[2].2005~2009年,我院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1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珍 《内科》2007,2(1):142-143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反复大量咯血,病人常出现较为严重的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急性大咯血患者的病死率甚高;而90%以上的咯血源于病变区高度扩张充血的支气管动脉。对缺乏手术条件的急性大咯血或反复咯血患者,在内科治疗无效时,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就成为唯一能控制出血的措施。本院从2001年9月至今,对18例大咯血患者施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止血率达100%。现将手术方法和术中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蒋昌杰  王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92-1792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为垂体后叶素治疗组,B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两种均加用一般止血剂,如止血敏,止血芳酸,VK1,以止血时间为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种疗效。结果 B组优于A组。结论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1999年1月-2003年4月,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1例,经及时抢救及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咯血是呼吸科常见急诊,肺结核咯血在我院占所有咯血患者的76%,若抢救不及时,可因窒息或休克而死亡。我院自1999年8月~2003年7月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40例肺结核并大咯血,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职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症状、体征、X线胸片、痰菌、PPD、胸部CT、结核抗体、纤支镜等确诊肺结核,发病时咯血量1次大于100毫升或24小时咯血量大于300毫升,均符合“大咯血”标准。男42例,女25例,年龄20~68岁(平均40.5岁)。并均无普鲁卡因和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随机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病因、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