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丹参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探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2份使用丹参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67%;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20.00%;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分别占13.33;泌尿系统损害占6.67%。结论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使用该药时要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治,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生脉注射液进行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了解生脉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用调查表收集生脉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按Poisson分布估计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3‰,95%CI为(0.40‰,2.86‰);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度到中度,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属于偶见。  相似文献   

3.
李蓓 《中国药物评价》2013,30(3):159-160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56例ADR/ADE报告从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ADR/ADE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ADR/ADE病例报告中,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占67.86%。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ADR/ADE的占总例数的46.4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的占36.36%。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67.86%。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69.64%。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ADR/AD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加强监测,以防范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ARDs)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01-2013—05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所致ADR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供本文参考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引起不良反应个案报道83例,男性多于女性。所致不良反应轻重不一,严重可致死,与药物合理相关性大。结论应重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加强药学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曾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417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治疗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使用情况、使用疗程、联合用药及其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等项目,依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417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使用合理率为57.55%,其中不合理用药208例(占49.88%),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疗程过长、溶媒使用不当和配伍不当。结论:医院临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以重复用药和超适应证用药现象为主,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药物的使用管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每次10 mL,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41例/48例)和66.67%(32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晕和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和谷丙转氨酶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时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肺心病患者共12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将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文强 《中国药业》2013,22(4):79-80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组在硝酸甘油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记录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与对照组(5.8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TIA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Jd);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mg/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58/68)明显高于对照组(67.3%,3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467,P=0.019);治疗组患者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药物性皮炎3例。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TIA总有效率高于血塞通,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试验组实施奥扎格雷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联合用药方案较单纯用药临床效果突出,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芬霞 《中国药房》2005,16(13):1036-1037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它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文献。结果:丹参注射液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反应、药效降低、药理拮抗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应充分认识并掌握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和单纯甲钴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 5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8例,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和血流变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及与对照组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指标变化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并在低切、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血液高粘状态,显著降低D二聚体含量,对脉管炎患者起到有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与丹参滴注液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54例,应用丁咯地尔(200 mg·d~(-1))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丹参滴注液治疗。2组均给予高压氧和常规能量合剂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每3 d进行一次纯音听力测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3/54),对照组为51%(25/49),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天。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sICAM-1、sVCAM-1、hs-CR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半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半年后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化表评定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瑜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73-74,77
目的:探讨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A、RVA和BA分别为(40.6±7.36)、(38.6±5.35)、(39.6±5.32)cm/s,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潘丽  曹芳  朱月皓 《安徽医药》2015,(3):576-577
目的:比较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与普通水针两种剂型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符合下肢丹毒诊断标准的186例常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丹参 A 组63例联用丹参注射用冻干粉针,丹参 B组61例联用丹参注射用普通水针,非丹参组62例采用常规治疗不联用丹参;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临床治愈率分别为丹参 A 组96.8%(61/63)、丹参 B 组95.1%(58/61)、非丹参组83.9%(52/62),丹参 A、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丹参组与非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丹参 A 组为3.2%(2/63)、丹参 B 组3.3%(2/61)、非丹参组3.2%(2/6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毒常规治疗中联用丹参可提高疗效,丹参两种注射剂型用于丹毒治疗同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2组均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服药14d 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预防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注射液,长春西汀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7、14天,MCA的平均流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MCA的平均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MCA平均流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预防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可以作为预防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