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术后肠外营养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随机调查2012年我院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TPN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中的标准评价其合理性。结果:348张TPN处方存在组分不合理、热量供应不足、热氮比、糖类供能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给药方案;药师有必要对TPN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干预,确保TPN处方用药合理、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249张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三个科室249张处方,对TPN品种、处方配比以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热量供应不足或过量.热氮比、糖脂比比例欠妥,电解质浓度超标及品种选择不当等问题.结论: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全肠外营养(TPN)处方的合理性,为规范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1日—2021年7月31日于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PN治疗,分析TPN处方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包括液体量、渗透压、疗程及营养素配比[能量、糖脂比、热氮比、电解质浓度(一价、二价)、胰岛素加入情况],分析T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156例患者的935张TPN处方大部分合理,但仍有小部分不合理,如糖脂比、热氮比、电解质浓度(二价)等不合理。结论 临床为肿瘤患者提供TPN治疗时,处方应科学配比,根据实际营养情况进行分析,优化配方,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TPN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保障新生儿肠外营养(PN)支持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PN处方(共计6 557张),从病种、PN处方常用药品品种、处方配比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PN合理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6 557张PN处方中,病种符合新生儿PN适应证,药品品种选择合理;处方配比方面存在问题,其中热氮比不合理2 149张(32.77%),糖脂比不合理1 984张(30.26%),K+浓度不合理128张(1.95%),氨基酸与葡萄糖比例不合理922张(14.06%)。结论:我院新生儿PN处方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处方配比方面存在问题。药师应严格审核处方,以保障临床新生儿P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我院的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3月份共536张TPN处方,对其疗程、处方组成、配比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ICU全肠外营养液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电解质用量规范及TPN能量优化等问题,个体化用药水平仍有待提高。结论:药师应该从药学角度协助医生开具合理的TPN处方,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10):1467-1469
目的对本院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全肠外营养(TPN)应用特点进行分析,为规范临床营养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对2016年1-6月收集的1250例肿瘤患者TPN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T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大部分应用TPN的患者具备肠外营养支持指征,处方设计合理,但仍存在热氮比、糖脂比、给药途径不适宜等问题。结论临床医师应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准确评定,合理设计TPN配方,临床药师应强化审方意识,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临床实际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8年1-7月我院NICU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共320份,患儿共52例,其中早产儿38例,足月儿14例。对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成分进行分析,统计患儿的住院时间、使用TPN的时间、患儿摄入的液体量、热卡量、血糖、肝功能等,并结合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评价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合理性。结果: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糖速、热氮比、电解质浓度均在合理范围内,但52例患儿中存在3例前期液体量摄入过多,320份处方中存在114份热卡摄入不足,早产儿组套处方中缺少电解质钠和镁,足月儿组套中缺少电解质镁等。结论: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但肠外营养处方存在热卡和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严承宗 《海峡药学》2021,(8):171-172
目的 综合性评价分析全肠外营养(TPN)处方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提高肠外营养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抽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8月的100例TPN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其应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处方主要分布在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放疗科、重症医学科,其中以恶性肿瘤患者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全面实施药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方法:通过HIS提取医嘱信息,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等相关指南对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对部分不合理处方进行个体化干预。结果:2015年9―12月共审核处方2 903份,不合理处方297份(占10.2%),不合理问题345次,糖脂比不合理32.6%;其中阳离子超量29.5%;液量不适宜14.8%;热氮比不合理14.5%;缺少必要营养素9.5%。结论: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对肠外营养处方进行审核与干预,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2种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劲  杨天燕  冯丹 《中国药房》2012,(2):142-144
目的:研究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及给予单瓶串联输注营养成分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方法:收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96例临床资料,术后48h内给予TPN支持作为研究组(43例),术后48h内给予单瓶串联输注营养成分作为对照组(53例)。SPSS15.0软件包汇总分析2组患者术后给予的营养成分、治愈率等资料。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医师的专业水平、术后住院天数、术后ICU观察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所用的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总能量及营养成分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院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3.02%,研究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TPN支持较之给予单瓶串联输注营养成分,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患者80例,比较患者治疗结局,分析护理方法。结果该组80例患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转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外营养是普外科术后不能进食患者维持生命及电解质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必须完善和细化整体护理过程,从营养液配置、导管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多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电解质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院新生儿外科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新生儿外科全静脉营养处方中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新生儿外科的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至全静脉营养结束时,体重增加者67例(23.5%),最多增加190 g,体重维持者163例(57.2%),体重下降者55例(19.3%).少数处方在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营养液的药剂学稳定性和患儿对营养的利用.结论:合理设计配方,结合早期微量喂养,提高临床静脉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全静脉营养液(TPN)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高全静脉营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全静脉营养液的作用。方法: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09年6月—2011年5月间,药师审核TPN处方2 571张,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存在不合理TPN用药处方262张,占总处方数的10.19%,其中重症监护病房(ICU)76张(占2.96%),普外科101张(占3.93%),心胸外科36张(占1.40%),肿瘤科26张(占1.01%),其他科室23张(占0.89%);主要存在处方组成不合理、营养支持的时机不当、能量供应起点过高、其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做了有效的临床用药干预。结论:完善体制、合理利用资源、加强业务学习、建立医药护为一体的营养科室势在必行,实现一体化营养治疗服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个体化设计的儿童全肠外营养(TPN)液使用情况,促进TPN 支持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209例住院患儿个体化设计TPN液处方3 060张,并查阅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结合临床诊断和住院天数等信息,对TPN液应用的适应证、使用疗程、营养素种类、各营养组分配比和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使用TPN液适应证用药189例(91.40%),使用疗程<4 d 60例(28.71%),应用强化营养素谷氨酰胺(1-2 d)和w-3鱼油脂肪乳(<10 d)的使用疗程过短;糖脂比合格率88.30%,热氮比合格率82.51%,非蛋白热量、液体量和糖胰比合理。结论:我院儿童使用个体化TPN液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处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临床营养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病历中全肠外营养处方信息,对其肠外营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038例使用全肠外营养的住院患者,老年患者比例达到63.8%,平均住院时间为15.4 d,患者使用TPN的时间平均为6.8 d。营养处方分析发现存在液量不足,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的情况。胰岛素用量也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开展肠外营养药物审方有利于减少不规范用药行为,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邓燕  吴畏 《中国药业》2013,(23):56-57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液(TEN)的配置管理与注意事项.方法 从胃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环境、人员、配置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了配制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 胃肠外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配置环境、人员管理、配置流程关系密切,通过严格管理可保证TPN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全肠外营养液临床配制稳定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越 《中国药业》2011,20(24):58-61
目的考察临床上使用混合糖电解质或葡萄糖等配制全肠外营养液的配方稳定性。方法将10%葡萄糖注射液和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分别加入到配方相同的全肠外营养液中,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不同时间取样观察两组注射液的外观变化、pH、不溶性微粒、渗透压、脂肪乳颗粒变化和电解质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8 h内的外观、pH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渗透压大约高100 mOsm/L,不溶性微粒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脂肪颗粒经时变化较大。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且配制后尽快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全肠外营养液(TPN)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1年4月、5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分析1 200例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结果存在不合理医嘱,主要集中于普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外科。结论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