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体最常见的肿瘤。我院于1995年~2001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58例,就其临床与病理特点做一分析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23岁~30岁15例(4%),31岁~40岁102例(28%),41岁~50岁198例(55%),51岁以上42例(12%)。 1.2 肿瘤生长部位肌间型243例(68%),浆膜下型32例(9%),粘膜下型83例(23%)。  相似文献   

2.
王乃峰 《现代保健》2011,(8):104-105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32例行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均采取子宫全切术,并对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特点进行观察.结果 90.9%为良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发病率仅为0.8%.8.3%特殊类型平滑肌瘤介于良恶性之间,属于未确定恶性倾向的平滑肌肿瘤.结论子宫平滑肌瘤在子宫体的良性肿瘤中最常见,一般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病理诊断较容易,但要注意镜下平滑肌肉瘤与特殊型平滑肌瘤的区别.同时,卵巢雌激素分泌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出现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常发生多种类型的继发性改变和很多变异型及特殊的生长方式,并且每一种变异型有着特殊的组织学特点。掌握各型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特点,抓住诊断要点,综合分析,正确诊断,便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7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尿道肿瘤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请妇科同时行子宫肌瘤手术,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检查示4例为膀胱平滑肌瘤,1例为尿道平滑肌瘤,5例均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膀胱尿道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常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膀胱镜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苏鸣  梁莉  张绪鹏  张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776-2777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特征。方法:对13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进行瘤体大体及镜下观察。做K i-67、P53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免疫组织化学SP和ABC法染色;并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和盆腔包块。4例合并妊娠,3例有外源性孕激素治疗史,K i-67、P53呈微弱阳性表达及ER呈阴性表达9例,PR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属良性肿瘤,与外源性孕酮药物及内源性孕激素有一定关系,与平滑肌肉瘤鉴别主要是依靠HE切片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myoma,CUL)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2~2012年郫县西南兵工成都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诊断为CUL患者共计30例,对全部病例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病理特征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CUL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为主,影像学特征以低回声多见,病理特征为镜下见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多一致,核分裂少见,核分裂相0~4个/10个高倍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结论 CUL属于良性子宫肿瘤,但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内平滑肌瘤的起源及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因果关系,正确处理此类疾病,防止肿瘤复发。方法:1998~2009年共行心脏大血管内肿瘤摘除31例,其中3例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这3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有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病史,且病理为平滑肌瘤。结果:3例平滑肌瘤中1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心脏大血管内的平滑肌瘤绝大多数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瘤,其特点侵入静脉内生长,可沿静脉血管走形,扩展到大血管甚至心脏内,手术是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有少数组织学表现良性的平滑肌瘤会发生转移现象。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在已发现的转移性子宫平滑肌瘤中较常被报道。本文通过从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影像学、组织学四个方面概述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特征并对我院收治的1例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其ICD-10疾病编码策略。收治的此例子宫肌瘤肺转移患者主要诊断编码D14.3,形态码M8890/0,其他诊断应编码D25.9,形态码M8890/0,考虑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与子宫手术史的密切关系,其他诊断应增加编码Z90.7。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43岁。 7年前曾因子宫肌瘤 ,行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 ,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平滑肌瘤 ,左侧卵巢血管平滑肌瘤。术后 3年开始出现胸闷不适。术后 5年行心脏彩超发现右心房肿瘤 ,诊断为粘液瘤 ,行右心房肿瘤切除术及三尖瓣环缩术。术中发现三尖瓣返流 ,右房肿瘤约 8cm× 4cm× 3cm大小 ,伸入右室 ,右房内未见瘤蒂 ,瘤体沿下腔静脉后壁生长 ,手指探查在肝静脉水平仍未扪及下缘 ,遂尽量靠近肿瘤下缘切除。术后病检为 (血管 )平滑肌瘤 ,有粘液变及玻变 ,血管较丰富。出院后未予特殊药物治疗 ,6月后渐感腹痛 ,腹胀 ,双下肢浮肿。体查 :…  相似文献   

10.
陆正良  王志贤 《冶金防痨》1999,8(3):147-150
目的 为了提高对肺原发性平滑肌瘤的认识,结合病例作了报道。方法 查阅1982年以来有关支气管、肺平滑肌瘤的文献,结合本例作一分析。结果 本例经手术病例确诊为左下肺原发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1.
子宫动脉不同部位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威  黄益  汤日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30-343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北京市城区肺癌的发病趋势,分析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变化情况.方法 以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户籍人口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 845例,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简称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组织学分类的世标率和构成比,并在不同年份、年龄段、性别间进行比较.结果 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肺癌发病32 845例,粗发病率为47.81/10万(32 845/68 704 429),由1998年的39.30/10万(2538/6 457 423)增长至2007年的54.55/10万(4029/7 385 817),10年间增长了38.80%,APC为3.35%(Z=9.984,P<0.001);世标率为28.95/10万,APC为0.27%(Z=0.846,P=0.422).其中男性肺癌粗发病率为58.28/10万(20 342/34 906 580),世标率为37.03/10万,世标率APC为0.38%(Z=1.008,P=0.343);女性肺癌粗发病率为36.99/10万(12 503/33 797 849),世标率为21.48/10万,世标率APC为0.14%(Z=0.431,P=0.678).经组织学诊断的肺癌共计17 920例,占54.56%,组织学诊断的比例由1998年的43.14%(1095/2538)提高至2007年的65.55%(2641/4029),10年间上升了51.95%(x2=859.152,P<0.001).其中鳞癌的构成比由1998年的30.41%(333/1095)逐年下降至24.16%(638/2641),而同时期腺癌由42.83%(469/1095)上升至46.80%(1236/2641),因此近年来北京市肺癌病例中鳞癌/腺癌的比值由0.71(333/469)下降至0.52(638/1236)(x2=50.214,P<0.001),而10年间女性肺癌患者组织学诊断的病例中腺癌比例高达60.83%(3809/6262),鳞癌仅占14.77%(925/6262).结论 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居民肺癌发病趋势经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后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其组织学分类构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incidence trend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ng cancer in urban Beijing,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32 845 medical records of the residents diagnosed as lung cancer in urban Beijing from 1998 to 2007 were retrieved through the cancer registry system of Beijing Cancer Registry. Crude incidence rate, age-specific incidence rate, adjusted incidence rate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and histological categorized incidence rate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were calculat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trend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or among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32 845 newly diagnosed lung cancer patients between 1998 and 2007 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47.81/100 000 ( 32 845/68 704 429), increasing by 38.80% from 39.30/100 000 in 1998 to 54. 55/100 000 in 2007 with APC at 3. 35% in urban Beijing (Z =9. 984,P <0. 001 ). While it changed to 28.95/100 000 with an APC at 0. 27% ( Z = 0. 846, P = 0. 422 ) when adjusted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For male,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58.28/100 000 (20 342/34 906 580, adjusted rate at 37.03/100 000, APC at 0. 38%, Z= 1. 008, P = 0. 343 ); while for female,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36. 99/100 000 ( 12 503/33 797 849, adjusted rate at 21.48/100 000, APC at 0. 14%, Z = 0. 431, P =0. 678). 17 920 lung cancer patients being diagnosed according to histological evidence, accounted for 54.56%. The respectiv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 diagnosis was 43. 14% ( 1095/2538 ) in 1998 and 65.55 % ( 2641/4029) in 2007, with a 51.95% increase ( x2 = 859. 152, P < 0. 001 ) in decade. In terms of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the propor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creased annually, from 30. 41% (333/1095)in 1998 to 24. 16% (638/2641)in 2007;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adenocarcinoma increased from 42. 83% (469/1095)to 46. 80% ( 1236/2641 ). As a result,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o adenocarcinoma ratio declined from 0. 71 ( 333/469 ) to 0. 52 ( 638/1236 ) ( x2 = 50. 214, P < 0. 001 ). For women, the ratio declined more significant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were 14.77% ( 925/6262 ) and 60. 83% (3809/6262), respectively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98 and 2007. 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the incidence trend of lung cancer after the incidence rate adjuste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but the proportion of the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categorized by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changed apparently.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出血33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338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生理检查,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良性疾病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40 .24%, 非器质性疾病占34 .02%, 恶性肿瘤占25. 7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萎缩性内膜占44 .93%, 其次为增生、癌性内膜。结论: 出血来自子宫最多见; 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出血年龄大, 距绝经的年限长或子宫增大者,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 出血多与子宫内膜受卵巢或异源性性激素刺激, 使内膜局部充血或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硫酸化相关酶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和硫酸酯酶(STS)蛋白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对石蜡包埋的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和肌瘤旁组织中SULT1 E1和STS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SULT1E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9.29%,STS阳性表达率为71.43%,肌瘤旁组织中SULT1 E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0%,ST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14%.子宫平滑肌瘤与肌瘤旁组织比较,SULT1E1和STS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SULT1E1低表达、STS过量表达,导致组织局部出现高雌激素水平,这可能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和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复发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 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 ER、 PR的表达 ,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 E2 、 P、 FSH、 L H、 PRL、 T水平 ,以健康育龄妇女 30例作为对照。对比 30例多发子宫肌瘤 (瘤体≥ 4个 )剜除瘤体后整块切除瘤体部位的部分子宫。结果 :肌瘤组织 ER、 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肌层组及正常肌层组 (P<0 .0 1,P<0 .0 5 ) ,瘤旁肌层组 ER、 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 (P<0 .0 5 ) ,两组血浆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30例切除的部分子宫中 9例有瘤体残留。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子宫组织 ER、 PR强表达有关 ,子宫瘤体旁肌层组织 ER、 PR过表达及子宫肌瘤剜除术时小肌瘤残留是子宫肌瘤复发的原因 ,对有子女者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或行部分子宫切除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阴道镜病理学活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42例TCT结果异常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活检,分析TCT与阴道镜病理学活检的诊断符合情况并比较宫颈不同部位阴道镜病理学活检的结果.结果 TCT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比例为56.52%(52/9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CIN比例为88.16%(67/7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CIN比例为100.00%(67/67),经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两种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Pearson列联系数=0.7588,x2=328.37,P<0.05).病灶中心阴道镜病理学活检阳性率为90.22%(83/92),病灶边缘为73.17%(60/82),3、6、9、12点为71.74%(66/92),经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三个部位阴道镜病理学活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中心阴道镜病理学活检阳性率高于病灶边缘和3、6、9、12点(P<0.05),病灶边缘阴道镜病理学活检阳性率与3、6、9、12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结果与阴道镜病理学活检结果具有一致性,对于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活检的患者,在宫颈病灶中心取材的阳性率较高,高于病灶边缘和3、6、9、12点取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R、PR、Ki-67的表达与子宫肌瘤的关系,分析ER、PR、Ki-67在子宫肌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ER、PR、Ki-67的表达与不同直径、数量、部位的子宫肌瘤之间的关系,探讨ER、PR、Ki-67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二步法测定61例子宫肌瘤和30例相应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PR的含量较相应正常子宫肌层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5);直径>5 cm的肌瘤组内ER、PR的含量均高于直径≤5 cm内的肌瘤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ER、PR的表达有关,尚不能认为子宫肌瘤与Ki-67的表达有关及子宫肌瘤中ER、PR、Ki-67的表达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miR-2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表达。比较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miR-21表达,比较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情况下血清miR-21表达,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与子宫肌瘤组织ER、P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ER阳性、PR阳性患者血清miR-21表达显著高于ER阴性、PR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其中E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呈强正相关性(P<0. 05),P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呈弱正相关性(P<0. 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呈现高表达,与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呈正相关性,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结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s插管法做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分析子宫和肌瘤缩小情况以及对卵巢功能影响。结果 栓塞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肌瘤和子宫均有明显缩小。对卵巢内分泌功能无影响。结论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uterine leiomyoma artery embolization,UA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