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培养体系中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miRNA-155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s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细胞表面标记CD11b/c、CD34、CD44和CD90;分别通过成骨和成脂诱导鉴定MSCs的分化潜能。免疫磁珠分选SD大鼠脾T淋巴细胞,并行纯度及活性检测。以SD大鼠T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丝裂霉素C灭活的Wistar大鼠单个核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建立单向MLR培养体系。CCK-8法检测MSCs对MLR中被激活的 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Rea1-time PCR法检测MSCs对MLR中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CD44及CD90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8.9%±0.8%)、(98.1%±0.9%),而CD11b/c及CD34的阴性细胞数分别为(85.1%±0.6%)、(98.0%±0.8%)。培养的MSCs具有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所分选的T淋巴细胞纯度为(91.9%±1.2%)。MSCs可明显抑制单向MLR培养体系中激活的 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miRNA-155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MSCs能够降低被激活的 T 淋巴细胞中miRNA-155的表达,这可能在MSCs调节T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功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脂肪干细胞HLA分子表达与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Cui L  Yin S  Yang P  Liu B  Zhang Y  Liu W  Cao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7):1890-1894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以及体外调节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以期为组织工程提供同种异体种子细胞来源。方法从临床脂肪抽吸术丢弃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脂肪干细胞(共3例),体外培养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子HLAI、HLAII的表达。1×105个/孔ADSC细胞刺激异体淋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植物血凝素(PHA,2μg/ml)刺激淋巴细胞后,分别以(1×102、1×103、1×104、1×105)细胞/孔数量的异体脂肪干细胞加入反应体系中,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另一组在刺激同时加入白介素2(IL2,0.5ng/ml),检测脂肪干细胞抑制作用的逆转。分别以1×102~5细胞/孔数量的“第三者”脂肪干细胞或经IFNγ作用后脂肪干细胞加入混合双向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结果脂肪干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但未检测到HLAII类分子阳性表达。人IFNγ刺激48h后,HLAI表达未见明显增高,HLAII类分子表达明显增高。异体或经IFNγ作用的脂肪干细胞均未能刺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脂肪干细胞可明显抑制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IL2可逆转脂肪干细胞的抑制作用。脂肪干细胞可明显抑制双相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作用呈脂肪干细胞细胞数量依赖性;经IFNγ作用后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减弱。结论ADSC可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一定的调节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或细胞治疗中同种异体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取1、2、4个月大鼠各6只,分离MSCs,以0.5×105/m l、1×105/m l、2×105/m l密度接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SCs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并绘制细胞周期图。结果利用贴壁法成功培养出MSCs并能使之分裂增殖,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增殖能力有所下降。在培养过程中大鼠年龄要控制在2月以内,接种密度以1×105/m l适宜。结论贴壁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培养MSCs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作为培养SD大鼠MSCs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诱导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BN大鼠针对Lou/C大鼠 (同种异体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CTCV)及针对Lewis大鼠 (同种无关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TCV) ,然后分别免疫正常BN大鼠 ,连续 3周 ,每周 1次 ,同时设空白对照。以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Lou/C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经丝裂霉素处理 ) ,于接种前和每次接种后第 5天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同时对外周血T细胞凋亡和T细胞亚群CD4+ 、CD8+ 进行检测。结果 MLR结果显示 ,在LCTCV组 ,BN大鼠的脾细胞反应程度比接种前显著减弱 (P <0 .0 1) ,组间相同时点比较 , LCTCV组每分钟脉冲数值 (cpm值 )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1) ,在LTCV组 ,BN大鼠脾细胞的反应性显著高于LCTCV组 (P <0 0 1) ,而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在LCTCV组和LTCV组 ,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于接种后显著增加 (P <0 0 1) ,并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CD4/CD8于接种TCV后明显减小 ,并且与cpm值的递减趋势一致。结论 T细胞疫苗可以诱导出同种异体特异性免疫耐受。通过诱导抗原反应性T细胞凋亡去除独特型T细胞克隆 ;可能在T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CD4/CD8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耐受状态 ,CD8+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异体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首先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在体外观测其形态,并通过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分化潜能等特征进行鉴定;然后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PMSCs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LR)中,共同培养3d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MLR上清中细胞因子IL-2与IFN-γ的含量。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MSCs,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极为相似的细胞形态及细胞表面标志,并且还具有与BMSCs相似的跨胚层分化能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被诱导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PMSCs与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能有效抑制MLR中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与IFN-γ的分泌(P〈0.05)。结论胎盘组织是MSCs的有效来源,PMSCs具有与BM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机制,为MSCs的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 大鼠30只分组饲养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LR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S大鼠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分泌增多.与AS组比较,AS应用依那普利组的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下降,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分泌减少.结论 AS大鼠DC处于激活状态,DC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ACEI对大鼠DC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英禹  王云杰  张瑞 《医学争鸣》2004,25(13):1198-1200
目的:对比体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于小鼠细胞和同种异体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方法:建立异种-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模型,进行分类细胞反应试验. 结果:人T淋巴细胞对于小鼠细胞的反应明显低于对于同种异体细胞的反应. 细胞分类研究显示:在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主要是CD4 T细胞通过间接途径受小鼠抗原刺激而增殖;在同种异体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主要是CD4 细胞通过直接途径受同种异体细胞抗原刺激而增殖. 在两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CD8 T细胞也增殖. 结论: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弱于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同种和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均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参与. 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只存在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 淋巴细胞和ICAM-1^ 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 细胞和LFA-1^ 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14例Ib期及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24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其中附壁成分在含GM-CSF/IL-4的完全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光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变化。培养7d后,计算树突状细胞的产量,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BC、HLA-DR、CD40、CD80、CD1a和CD14的表达,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经过7d培养,两组均诱导出典型形态和表型的DC。宫颈癌患者单位体积外周血的未成熟DC(ImDC)的产量为67.3×106±33.8×106,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CD40、CD80和CD1a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18±9,15±6和71±11,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ImDC的HLA-ABC、HLA-DR表达强度相似(P>0.05)。相同PBL/DC比值,研究组I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的树突状细胞(ImDC)和健康对照组的ImDC具有免疫学差异,提示在应用树突状细胞进行免疫治疗时应考虑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进行测定、富集和扩增,为研究介导同种异体反应的T淋巴细胞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利用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T淋巴细胞;并对其进行磁性富集、扩增,再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对原抗原的特异性.结果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检测到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2±0.13)% vs (0.23±0.07)%,P<0.05],进一步富集达(67.3±10.5)%,相对倍数为(93.8±22.1)倍.经过富集的细胞能够通过OKT3、抗CD28单抗和IL-2组合,在21~28 d扩增>600倍,扩增后的细胞保留与原相关异基因刺激细胞特异性反应,并具分泌IFN-γ的能力.结论利用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到显著升高的由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被有效地富集和扩增,并保留针对原抗原的特异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分离大鼠MSCs培养传代至第4代。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造肝纤维模型。将造模成功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1)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 MSCs 组:鼠尾静脉注射MSCs 悬液;(3)诱导组:鼠尾静脉注射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14 d后的MSCs悬液。于移植后第1周、2周、3周、4周分别处死大鼠5只,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Ⅳ型胶原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别用PCR法及Western检测大鼠肝脏Col-Ⅰ、RhoA、Cdc42、Rac1 mRNA基因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诱导组与MSCs组的纤维化程度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在第4周诱导组评分明显低于MSCs组( P<0.05)。(2)移植3周后各组血清HA、LN、Ⅳ型胶原含量均显著下降,4周时诱导组和MSCs组各指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诱导组低于MSCs组( P<0.05)。(3) MSCs移植后诱导组、MSCs组大鼠肝脏组织Col-Ⅰ、RhoA、Cdc42、R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移植4周时诱导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MSCs组和对照组( P<0.05)。结论 MSCs移植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HA、LN、Ⅳ型胶原的分泌,并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Rho信号通路相关因子RhoA,Cdc42,Rac1 mRNA及蛋白表达。 HGF诱导MSCs后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改良贴壁组织块法与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对SD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效果.方法 取10只出生1 -3dSD乳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将骨片平分成2份,分别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培养颞下颌关节髁突成骨细胞,并标记为Ⅰ组和Ⅱ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HE染色、ALP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取第4代成骨细胞进行细胞计数、MTT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比较2种原代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同.结果 (1)Ⅰ组和Ⅱ组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均为成骨细胞; (2) Ⅱ组成骨细胞总量约为Ⅰ组细胞总量的1.5倍; (3) Ⅱ组成骨细胞MTT生长曲线较Ⅰ组细胞提前2d进入对数生长期及达到生长高峰; (4)2组细胞在达到第4代时,细胞周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均适用于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培养,但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更快速有效地获得大量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酒精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及成骨基因改变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骨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SD大白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第1周以含终浓度0.09mol/L酒精的培养液培养,第2周停用酒精,实验组:第1周以含终浓度0.09mol/L酒精的培养液培养,第2周停用酒精,改以含终浓度1×10^-7mol/L辛伐他汀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全程以不加酒精和辛伐他汀的培养液培养。于实验第14天时收集细胞,以RT—PCR检测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PPARγ)mRNA和骨钙素(OC)mRNA的表达。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仪=0.0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平稍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OC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OCmRNA表达水平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酒精诱导MSCs成脂基因表达,对抗或解除酒精对MSCs的成骨分化的抑制而增加成骨基因表达,可能有治疗酒精性骨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制备供体特异性T细胞疫苗(T cell vaccine),探讨T细胞疫苗免疫(T cell vaccination)诱导异种胰岛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Balb/c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用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无菌分离纯化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制备Balb/c小鼠针对Wistar大鼠的T细胞疫苗:实验随机分为三组,G1:糖尿病小鼠对照组;G2:胰岛细胞移植组,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移植+1640培养液(对照组);G3:胰岛细胞移植加T细胞疫苗免疫组,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T细胞疫苗(实验组),于d1,d7,d14,d21实验组Balb/c小鼠接种TCV(1×107/mL),对照组用1640替代。接种前和每次接种后第5d分别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胰岛细胞移植:将Wistar大鼠的胰岛按1200。1500IEQ/kg经肝门静脉导入小鼠体内,移植后观测血糖和体重变化。结果异种胰岛细胞移植可以诱导I型糖尿病小鼠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且维持一段时间,对照组小鼠移植后(5.12±1.36)d即发生排斥,实验组移植物存活时间达(20.25±3.45)d。结论TCV能够有效延长异种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是一种潜在诱导异种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心肌后检测其存活数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10只雌性SD大鼠结扎前降支,心肌梗死3周后,随机分成移植组与对照组,同时选取雄性大鼠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别将MSCs(3×10^6个,50μL)及等体积的PBS液移植到梗死心肌中,24h后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雄性大鼠Y染色体上特有的基因SRY,从而得知移植MSCs的存活数量。结果:MSCs移植24h后,移植组梗死心肌中检测到SRY基因数占移植总数的14.9%±8.3%,存活细胞的绝对数量为447195±248090,而对照组均禾检测到SRY基因的存在。结论:用Real-time PCR的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到具有SRY基因的干细胞,从而能准确地得知移植干细胞的存活数量,Real-time PCR技术在心梗后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童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体外非接触性共培养对MSC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与软骨细胞体外非接触性共培养成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扩传兔MSCs及软骨细胞,MSCs以1×10^5个/ml接种于共培养板内孔,第1代软骨细胞以1×10^4个/ml接种于共培养板外空板。48h后将内孔插如外孔中,补充全培养基覆盖于MSC细胞层上。以相同密度MSC单独培养为空白对照,观察共培养7d和14d流式细胞仪观察MSC的Ⅱ型胶原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空白组在7d和14d,Ⅱ型胶原蛋白均阴性表达,符合MSC特性。非接触共培养1周后,Ⅱ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接触共培养2周后,Ⅱ型胶原蛋白也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14d组与实验7d组比较,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软骨微环境在MSCs成软骨分化及体内软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软骨细胞能有效地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促进MSCs体内软骨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体外条件培养法得到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成熟。落新妇苷(低浓度25 μg/mL、中浓度50 μg/mL、高浓度100 μg/mL)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内吞实验分析各组DC抗原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DC培养液上清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p40 subunit of interleukin-12,IL-12p40)水平;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中各组DC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MLR上清IL-2、IL-4、IL-10、γ干扰素水平。 结果:各组DC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降低,抗原吞噬能力明显升高,分泌IL-12p40明显减少,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MLR上清中IL-2和γ干扰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落新妇苷(25、50、100 μg/mL)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的成熟,并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索最佳移植时期。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分离SD大鼠MSCs,分别于肝硬化造模第6周,10周经尾静脉注射1×106MSCs。在移植4周后,评价移植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行肝功能检测(ALB,ALT,TBIL),肝脏HE染色。结果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肝硬化大鼠后,大鼠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周移植组较10周移植组效果更佳。结论MSCs移植可以改善大鼠外周血液的血生化特性和肝的组织学结构,且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移植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携带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的小鼠肝细胞在同种异体脾内的表达及对脾淋巴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分离BABL/c小鼠肝细胞,肝细胞脾内移植(BABL/c→C57BL/6),分为4组:Ⅰ组为携带IDO组;Ⅱ组为1-甲基色氨酸组;Ⅲ组为空壳腺病毒组;Ⅳ组为单纯肝细胞移植组。移植术后第2,5d取脾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O表达情况,TUNEL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携带IDO腺病毒转染肝细胞后,能有效表达IDO。免疫组织化学显示,Ⅰ、Ⅱ组脾脏有IDO阳性的肝细胞。与其他组比较,移植术后第2,5dⅠ组淋巴细胞凋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IDO的肝细胞能在小鼠同种异体脾内稳定表达,并能诱导脾内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钾通道开放剂NS1619对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PS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立对照组,用卵清蛋白(OVA)诱发方式制成SD大鼠哮喘模型。将实验哮喘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组、NS1619组,分别给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NS1619,采用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方法对肺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Ⅰ、Ⅱ型肺泡上皮(AT-Ⅰ、AT-Ⅱ)细胞形态正常,AT-Ⅱ细胞中板层体形态、结构、数量基本正常。哮喘组AT-Ⅰ、AT-Ⅱ细胞形态有改变,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明显,肺泡腔内可见脱落的管髓体。NS1619组肺泡腔内可见少量脱落的管髓体,AT-Ⅰ、AT-Ⅱ细胞形态改变及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较哮喘组轻。地塞米松组AT-Ⅰ、AT-Ⅱ细胞形态改变及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亦较哮喘组轻。结论PSS超微结构于哮喘后出现明显异常,应用钾通道开放剂NS1619可减轻哮喘后PSS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