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荧光显微光度法测定了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膜麦胚凝集素(WGA)受体,发现大量原因不明不育者精子膜表面 WGA 受体明显低于有正常生育能力的成年男性(P<0.001),故人类精子膜 WGA 受体定量可作为男性不育症临床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精子膜WGA受体缺失的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膜WGA受体缺失是男性不育的一个原因,其中部分患者精膜表面有抗精子抗体复盖,致使其膜上WGA受体缺失。口服强的松或培他米松1~2个疗程以后,一部分患者恢复了生育力。对那些非免疫因素引起WGA受体缺失的不育患者,用甾醇药物治疗无效。选择这类患者,用高渗BWW液洗涤精子,结果表明洗涤后精子表面抗体被移除,精子膜WGA受体重现。将这种经洗涤的精子作人工授精,已获一例成功,并足月分娩一正常男婴。对此类不育的诊断与治疗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旨在测定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不育男性精子膜上的WGA受体的含量,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检测了213例男性不育患者,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阳性率=0.09,P>0.05,X~2相关=0.58,P>0.05,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于膜WGA受体的阳性率及相关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男性不育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产生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通过对285例不育患者(排除器质性病变及不明原因的不育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进行AsAb的检测。结果:男性不育组285例共检出AsAb阳性69例,阳性率24.21%。结论:抗精子抗体阳性对男性不育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卢卫国  周迎春  何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48-3449
目的:探讨混合凝集反应(MAR)检测精子膜表面的抗精子抗体(AsAb)的临床应用价值、利弊。方法:对85例有精子凝集现象的男性不育患者同时检测血清及精子膜表面抗精子IgG型抗体,分析其阳性率,同时分析阳性组与对照组主要精液参数的差异。结果:不育血清AsAb阳性率为32.9%。MAR阳性率为7.06%,MAR阳性组各主要参数如精子活率、a+b级活力、密度均明显低于血清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AR检测精子膜表面的抗精子抗体更具临床意义,且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快捷。MAR试验可作为免疫性不育诊断的常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精子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精子膜超微结构缺陷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对临床非梗阻性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中精子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在电镜下,发现该不育男性患者精子多存在质膜、顶体外膜和/或顶体内膜等畸变,膜结构呈多形态超微结构异常的现象,此外,精子核、颈部和线粒体、微管等超微结构也存在病理性改变。结论精子膜超微结构畸变是非梗阻性男性不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70例不育男性精液进行解脲支原体分离培养,同时进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者,精子膜功能明显低于非感染者;非感染不育男性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男性。提示解脲支原体感染导致精子膜功能降低,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对107例不孕夫妇的丈夫精液中有凝集现象和297例不明原因的不孕夫妇的丈夫进行抗精子抗体检测,利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sAb-IgM。将AsAb-IgM( )的精液与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各参数相比较。结果107例不孕夫妇的丈夫精液中有凝集现象的AsAb-IgM( )为57%(61/107),297例不明原因的不孕夫妇的丈夫AsAb-IgM( )为5.7%(17/297)。这78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精液在精液量,密度、pH值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精子活力(特别是a级精子的百分率)、活率、宫颈粘液(CM)穿透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的存在使精液的总体质量有显著的降低,是男性不育或生育力降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内酸性磷酸酶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9例男性不育抗精抗体(AsAb)阳性患者、11例男性不育有过生殖系统炎症史患者、11例原因不明男性不育患者及10例正常生育男性新鲜精液标本。用Gomori铅法,检测精子中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活性。结果表明:AsAb阳性和有炎症史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内,特别是顶体赤道板和尾部颈段胞质中Acp活性明显升高,ACP阳性反应数与正常生育组和原因不明不育组均有显著差异,提示ACP活性大小与精子和膜的损伤有关,检测ACP活性可推断精子和膜受损程度,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未经治疗。检查方法用精子混合凝聚试验(MAR),直接用精液检查精子膜表面抗体IgG阳性。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受孕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胚胎发育得以启动的前提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各种干扰这一形成过程的原因都将导致不育。现有资料表明,免疫性不育在男性不育症中约占10%,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简称抗精子抗体,an-tispern antibody AsAb)的存在在免疫性不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精子顶体酶(acrosin)活性的测定,讨论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对精子顶体酶的影响,旨在更深入地探索抗精子抗体影响受精过程进而引起不育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不育组:随机选择婚后4年以上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者…  相似文献   

12.
吕静  计垣  李练兵 《重庆医学》2004,33(11):1730-1731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技术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和遗传咨询的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男性不育患者和正常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结果 37例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8例,缺失率21.6%.10例正常男性Y基因均得到扩增.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是不明原因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临床上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于路妹 《吉林医学》2010,(35):6450-6451
目的:了解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对精子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12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精子质量分析,同时用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精浆抗精子检测,然后对检测抗精子抗体阳性和抗精子抗体阴性患者分组进行精子质量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26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44例,阳性率为34.9%;阴性82例,阴性率为65.1%。抗精子抗体阴性组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等主要参数明显高于阳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对精子有凝集和制动作用,对精子密度、活动率等主要参数有明显的影响,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原因不明男性不育精子超微结构与顶体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因不明不育男性精子超微结构与顶体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和明胶底物膜技术对 12例原因不明男性不育患者和 10例有生育力男性精子超微结构和顶体酶活性关系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生育组顶体酶活性阳性反应率高于男性不育组 ( P<0 .0 5 ) ,并且前者顶体酶活性反应较后者强 ,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电镜观察 :不育组精子顶体膜受损程度、脱落的生精细胞以及胞质残体均高于正常生育组。结论 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与其顶体酶活性阳性反应率低下及顶体膜结构受损等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观察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男性不育者45例(不育组)与男性正常生育者20例(生育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均测定抗精子抗体和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45例不育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51.1%;不育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明显低于生育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顶体酶活性明显低于抗精子抗体阴性者.结论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可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不育的原因十分复杂,免疫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男女双方都可以出现的抗精子抗体,对精子有制动和细胞毒作用。精液常规检查,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有限,而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检查及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实验,能更进一步说明不育的原因,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我院对110例精液常规正常的不育患者,进行了精浆抗精子抗体,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能力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抗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C_4(LDH-C_4)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荧光、BA-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测定了110例正常及各种不育症患者精子及精浆中LDH-C_4的含量。结果表明:不明原因性不育症、少精症及无精症患者精液中LDH-C_4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P值均<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免疫荧光还发现不育症组伴有各种畸形精子。LDH-C_4含量的明显降低可能与男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微量凝集与制动试验测定了229对原因不明不育症夫妇、151对已查明不育原因的不育夫妇和30对有正常生育力夫妇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结果显示,两组不育患者血清ASA阳性率分别为12.2%和9.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无论男方或女方,两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但组内女方阳性率均高于男方。提示在部分已查明不育原因的患者中合并存在抗精子免疫性不育。尤其是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约17%属于免疫性不育.主要由于男性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凝集、制动,引发不育.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自拟"消抗"方剂治疗免疫性不育取得满意疗效.现与西医疗法对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精子经TritonX-100处理,冷冻高速离心后,制成人精子膜蛋白粗制品,经SephadexG-75抗人精浆亲和层析柱提取精子膜蛋白,经SDS-PAGE电泳呈单一区带,分子量为52ku,用其免疫新西兰兔产生具有精子凝集和制动活性的特异性抗血清,以其作为抗原,经ELISA间接法测定不育国子精浆中抗精抗体,结果,20例生育男子组和50例不育男子组精浆中抗精抗体IgG,IgA分别为10%,5%和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