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斌权  苏唏  周炜  王琳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85-1286
本文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后随机接受胺碘酮(胺碘酮组,n=31)或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n=45)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QTd及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前者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降低QTd。后者则不降低QT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后QT离散率(QTd)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34例AMI患者分为溶栓组(A组)及非溶栓组(B组),其中将A组又分为再通组(A1组)和未通组(A2), 测定其溶栓前后的QTd,并与B组QTd作了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后的A1组QTd明显减少,而B组及A2组之QTd增大,且A2组与B组之间QT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QTd增大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比率增大。结论:AMI患者QTd明显增大,当及早再灌注后QTd减小明显,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降低。动态观察QTd值对识别高危人群,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监测208例AMI患者住院期间的QTd和QTcd。[结果] AMI发病24小时内QTd、QTcd显著高于梗塞后第4天(P<0.01),梗塞后第4天与第4周QTd、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P>0.01)。[结论] AMIQT离散度增高发生于梗塞后早期,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艳 《医疗装备》2022,(23):118-12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医院行PCI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CI后患者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及影响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AMI患者,行PCI后发生心力衰竭34例(28.33%);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0~1级、空腹血糖(FBG)≥7.0 mmol/L占比均高于无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心律失常、术后TIMI心肌灌注0~1级、FBG≥7.0 mmol/L是AMI患者PCI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PCI后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经分析,恶性心律失常、术后TIMI心肌灌注0~1级、FBG≥7.0 mmol/L是AMI患者PCI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关干预方案,以预防PC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52例初诊的AMI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超负荷剂量组(24例,氯吡格雷600mg)和常规负荷剂量组(28例,氯吡格雷300mg)。测定两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变化情况;行PCI治疗后,术后即刻对病变血管行心肌呈色分级(MBG),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AR术前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术后90min、术后24h,超负荷剂量组MPAR明显低于常规负荷剂量组;术后MBG3级获得率超负荷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负荷剂量组(79.2%比32.1%,P〈0.01)。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抑制AMI合并T2DM患者MPAR,改善心肌灌注,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何谨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18-1320
目的研究QT间期频率依赖性在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律失常事件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询问病史并行心脏超声、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QT间期离散度(QTd)、QT/RR相关直线的斜率、心率变异性(SDNN)、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室性早搏(VPB)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次数。随访AMI患者6个月,心律失常事件为持续性室速(VT),心室颤动(VF)或心脏性猝死。结果 AMI心律失常事件组和无心律失常事件组比较,QTd、QTe/RR(QTe为Q波起始至T波终点的间期)和QTp/RR(QTp为Q波起始至T波顶点的间期)斜率、VPB、NSVT、LVEDD、QTe/RR和QTp/RR斜率、LVEF、SDN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T间期频率依赖性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可进一步提高NSVT和LVEF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肌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71例脑出血、78例脑梗死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分别测定各组心肌酶、QTd,并进行各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论脑出血组还是脑梗死组心肌酶谱显著升高、QT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比较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情轻度组比较,中、重度各指标均明显升高或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比较,重度AST、CK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意识障碍比较,意识障碍患者AST、LDH、CK、CK-MB、QTd均明显升高或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脑卒中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微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54-15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检测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MI患者、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8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23名健康者进行血清cTnI、CK和CK-MB检测,并将这四种类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MI组中有53例检测出阳性,检测率达到94.6%,而UAP组中只检测出3例,SM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出阳性。CK-MB检测的敏感性达到了75%,而CK的敏感性只有57.1%。结论在AMI临床诊断效果上,cTnI指标均优于CK和CK-MB。因cTnI诊断窗口期较长而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因此是诊断AMI较为理想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恶化及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诱发的病死率迅速攀升[1]。AMI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发病6h之内进行确诊,对患者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AMI确诊须符合下列标准[2-3]:(1)缺血性胸痛;(2)心电图特征改变;(3)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分别为(54.13±5.66)%、(55.38±5.14)mm、(45.71±4.09)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1194.34±152.29)次/24 h、(4.89±0.34)min/次,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左心室构型与QT离散度(QTd)水平分别为(77.23±11.78)次/min、(402.55±43.14)ms、(63.10±15.03)m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74%、29.03%;研究组LVEF、LVEDD、LVESD分别为(58.64±6.53)%、(42.25±4.09)mm、(38.25±3.42)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贺耀宗 《家庭医学》2006,(21):23-23
急性心肌损伤极为常见,包括各种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炎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1)典型持续胸痛史;(2)典型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出现;(3)心肌酶的变化。三项中两项以上阳性,即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年轻组和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磷酸激酶(CK)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年轻组多无心绞痛病史,发病后胸痛明显,CK及cTNT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老年组高。老年组则心率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尽早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此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病人接受,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崔美平  唐民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47-14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一支或几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从而引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泵衰竭,属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溶栓疗法的成功使AMI患者的预后大为改善。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排除了心率的影响,较QTd更为准确。AMI后QTcd增大并对AMI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无创法评价心肌再灌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MI溶栓治疗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溶栓后90min血浆肌红蛋白(Mb)浓度与溶栓前血浆Mb浓度比值≥2.4或心电图ST段回落≥50%定义为成功再灌注(阳性)。上述两项指标均阳性为完全再灌注,仅一项阳性为部分再灌注,两项均阴性为无再灌注。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再灌注(TIMI3级)、部分再灌注(TIMI2级)、无再灌注(TIMI0~1级)。对无创法和介入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共入选45例患者。结果无创法和介入法评价心肌再灌注经一致性检验,符合率为84.4%,Kappa=0.75(P〈0.01)。结论.心电图ST段回落和血浆Mb浓度变化两项指标合用可提高评价心肌再灌注准确性,和介入法有很高的符合率,简便易行,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闫亚娟  王健 《健康必读》2008,7(5):43-43
QT间期离散度(QTd)是不同部位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在心电图上的反映。近年来我科在急性肌梗死(AMI)伴泵衰竭的治疗中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观察其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及持续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联合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cTnI)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①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因胸痛症状收治住院的62例疑似心梗患者,在胸痛发作后采静脉血1次,采血后立刻分离出血清并且进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按WHO标准分为AMI组和心梗疑似组。②采用免疫金标法对心梗疑似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进行心肌标志物( CK-MB、Mb、cTnI)的快速检测。结果①AMI组血清CK-MB、Mb、cTn-I的浓度均高于心梗疑似对照组(P<0.01)。②AMI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2.8%,均高于心肌酶谱的敏感度(67.7%)和特异度(70.5%)。联合检测CK-MB、Mb、cTn-I在保证敏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方法的特异度。结论 AMI组血清CK-MB、Mb、cT-nI的浓度均高于心梗疑似组(P<0.01)。②在常见的心肌标志物可以取代心肌酶谱对心肌损伤做出诊断,及时检验检测系统对于 AMI的及时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方法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并出现逐渐年轻化态势,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150万AMI患者,AMI总的病死率为5%~30%,其中半数死亡(主要由于心室颤动)出现于患者得到治疗前,25%的院内死亡发生在最初的48h。因此,AMI治疗关键是尽早、充分、持续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使梗死区域的心肌获得充分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护左心室功能。早期再灌注治疗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改善AMI患者的急性期和远期预后。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方法及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