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抢救治疗患者,提高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2012年间接诊的70例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出诊,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护理技术,及时安全转运病人。结果:经现场急救护理,2例在现场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1例在运送途中死亡,院前急救成功率95.7%。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用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有28例抢救成功(87.5%),4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12、5%)。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44-154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采取针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其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效32例,有效18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1例。60例患者临床急救护理的有效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冰 《中原医刊》2007,34(11):69-6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方法对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4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情况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抢救成功,成功率69.42%,病死率30.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致死率高,正确合理的院前急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措施,以减少伤残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5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中现场和转运途中死亡3例,入院后死亡3例,院前急救成功率为89.3%。结论强化急救医护人员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的培训和抢救演练,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早期诊断、快速处理,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31-632
目的 探讨提高颅脑损伤存活率,减少病死率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达86.1%.结论 正确有效的复苏技术和护理措施,是降低颅脑损伤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伶俐 《当代医学》2013,(5):133-134
目的探讨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抢救成功49例,抢救成功率为94.2%,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致残。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抢救的时间、抢救的成功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效实施院前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5年424例危重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与2004年300例未实施急救护理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实施院前急救,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从2004年非院前急救的78.3%提高到85.0%p〈0.05(u=2.286)。结论 院前急救可以有效地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梁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09-110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死亡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前死亡率为13.26%,而急救组仅为4.67%,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72,P〈0.05);急救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00,P〈0.05)。结论院前急救和护理对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严红柱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27-12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后,178例患者中成功抢救149例(占83.71%),死亡29例(16.29%)。结论急诊科护士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护理水平,急诊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迅速、准确、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为危重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增加对抢救患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选择不同时段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急救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心电图时间及总急救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急救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中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急救经验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例急诊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患者院前、院内、儿童及老年人等不同特点,区别对待,选择及时、正确的检查治疗方案,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是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急性左心衰接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运用自行拟定的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提高,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接诊的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常规监测(意识、瞳孔、生命征等)、呼吸道护理、降颅内压、高热处理等早期急救护理措施,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名被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85.5%。结论充分的急救前准备及细致到位的护理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为临床抢救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该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45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和护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45例患者35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结论: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变化与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颅脑损伤早期救治的效果。方法:对2005~2007年“120急救”的360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GCS)评分标准分类,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9.2%。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的综合对症的院前急救方法是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和安全转运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约占颅脑外伤的20%,病死率高达30%。我科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86例,抢救成功率为84.9%,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凌丽娟  刘平  张杏  吴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78-1979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室急救,动态观察及护理,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抢救能力。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80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通过规范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抢救护理以及手术后护理,80例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术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8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0%,经过术后调查,护理满意度达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颅脑损伤具有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复杂等特点,而规范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颅脑损伤34例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我院急救护理的开展过程与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指导临床抢救实践。结果: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院后急救护理后,按GCS分级恢复良好30例,中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临床治愈率为88.23%。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院后护理观察对于维护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为进一步诊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