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座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5月,从本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星座链球菌1例,特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8岁,畏寒、发热、乏力20 d,全身皮肤瘙痒2 d后入院.查体温:37.4 ℃,血压:125 mm Hg/60 mm Hg,脉膊:112次/min,呼吸:21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神清.实验室检查:小便常规正常,血常规WBC:7.53×109/L,N:67.5%,L:24.7%,M:7.8%;Hb:86 g/L,RBC:2.92×1012/L.  相似文献   

2.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年发病率为2/10万~15/10万~([1])。其中,自然瓣膜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近年,草绿色链球菌所致IE下降[2],但仍是其重要病原菌。现将我院收治并治愈的1例由罕见格氏链球菌致IE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1.1临床症状患者女,57岁。2018年2月24日因"发现血糖增高7年,厌食5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自行减肥,厌食5个月,近3个月出现精神、饮食  相似文献   

3.
患者胡XX,女,57岁,汉族,已婚。因间断乏力、纳差5月余,气短、不能平卧3d于2012-11—19入院。  相似文献   

4.
5.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疾病。侵入性口腔操作(invasive dental treatments,IDT)可产生暂时性菌血症,因此被认为是IE的潜在危险因素。当患者在IDT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临床医师需高度警惕患者发生IE的可能性。戈登链球菌是牙周环境的常见定植菌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拔牙后由戈登链球菌引起IE病例,该病例提示IE与IDT之间存在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6.
1999年2月,我们从一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变异链球菌,现报道如下。患者,女,38岁,心脏杂音30年,幼年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未治)。1998年3月受凉后发热,此后长期下午畏寒、发热,体温37.6~38.9℃。于1999年2月23日入我院。体检:T36.8℃,BP16.0/9.0kPa,脉搏90次/分钟;右手小鱼际、无名指末端指腹侧可见欧氏小结,双下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崔岩);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李世杰);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朱姝媛);…  相似文献   

7.
1病例摘要患者,女,32岁,农民。因发热体温持续在38℃左右2月,当地医治无效入院。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盗汗、皮肤粘膜出血现象,无腹痛、恶心、呕吐及关节肌肉疼痛,但有劳力性气短。10几年前被疑诊为先心病。第2胎怀孕2个月时出现心悸、气短,被迫人工流...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家庭妇女。有高血压病史2年,口服卡托普利25 mg,2次/d,平时血压维持在160/100 mmHg。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歇发热症状,体温最高时为38.6℃,伴厌食、乏力。当地医院给予依托必利分散片、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患者体温逐渐升高至40℃,伴寒战、头痛。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偶有头痛,无咳嗽咯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9岁,蒙古族人。患者因发热伴左上下肢出现红斑水疱及疼痛4d于2007年9月25日入院。患者劳累后于9月21日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40℃,有寒颤及畏寒,次Et左上下肢出现紫红色斑丘疹、血疱,左第4、5指尖、左4趾尖出血有淤斑,局部肿痛皮肤变黑,无咳嗽、咳痰、腹痛、尿痛、头痛和视物不清。去中日友好医院就诊,诊断“带状疱疹”,给予更昔洛韦0.25g静脉注射每日1次,症状不见缓解。2007年9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收住院,诊断带状疱疹、血栓性脉管炎。  相似文献   

10.
正乏养菌属(Abiotrophia)是人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等。我们从1例血管炎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1株缺陷乏养菌(Abiotrophia defectiva),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有赘生物生成,确诊为IE,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脑卒中临床少见、致死率较高,病程特点及影像学不典型,临床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不良预后。本文报道了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出血性脑梗死,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脑卒中的认知,早期针对性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正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又名副干酪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中的干酪乳杆菌群(Lactobacillus casei),革兰阳性杆菌,厌氧及兼性厌氧[1-2]。乳杆菌通常寄生在人类口腔、肠道和阴道中,尤其是类干酪乳杆菌,是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和腹泻的益生菌。类干酪乳杆菌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胰腺炎[3]。我们报道1例类干酪乳杆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7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周身乏力8个月,加重1周入院。4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超声显示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因不影响日常活动未予关注。近8个月因发热在外院多次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而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哈气样”舒张期杂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性发热2个月,加重伴咳嗽、咳痰、气短3天入院。2个月前有拔牙史,既往无糖尿病、脑梗死病史。查体:体温35.8℃,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右上肢140/90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130/70mmHg。急性病容,呼吸急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右下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  相似文献   

15.
16.
王丽  张宝玺  赵晓庆  马夫天  吴晓莉  刘娜 《临床荟萃》2007,22(22):1647-1647
患儿,男,5岁,主因发热伴右腿疼痛半月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伴右膝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不伴咳嗽、头痛、呕吐、抽搐及皮疹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1,血红蛋白116 g/L,血小板20×109/L。血沉35 mm/1 h,心肝肾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2岁,原患风湿性心脏病,近数月左胸疼痛,间歇性发热38℃左右,畏寒。临床诊断为心内膜炎,血培养检出普氏消化链球菌,患者经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出院。菌株的分高鉴定患者静脉血于Hemoline双相培养瓶37℃培养5天后,培养液微混,转种两块血平板,分别放需氧和无氧环境37℃24h,前者无菌生长,后者长出纯菌落直径0.5mm左右、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48h后。苗落增大并出现草绿色溶血环。徐片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或集聚成小堆。虽多数菌着复红色,但KOH溶液的拉丝试验仍为革兰氏阳性菌反应,并对万古霉素呈高…  相似文献   

18.
格氏链球菌致心内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因"发热、头痛、腿痛15 d"于2009年10月30日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患者在发病前2个月曾补牙.后因受凉出现发热,伴头痛、右小腿疼痛等症状.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用法不详)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因"反复发热1月"于2015年12月4日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反复发热,体温高峰波动于38~39℃,发热无定时,伴畏寒,无寒战,发热时伴有头痛,热退可缓解,伴有口苦、纳差、乏力,无明显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意识障碍、抽搐,无皮疹、皮肤瘙痒等,曾到当地诊所就诊,予以  相似文献   

20.
王东文  张永  肖志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97-2897
患者女。27岁.因自幼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发热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当地先后应用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发热不缓解。患者平素大便干结,患有肛裂。入院查体:体温38.5℃.血压115/55mmHg.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结节。双肺未闻及哕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3级双期连续机器鸣样杂音,脾肋下5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52×10^9/L.中性粒细胞0.747.血沉44mm/h.C反应蛋白37.4mg/L。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未闭.发现肺动脉内赘生物24mm×1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