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对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心梗再发率、心功能分级、焦虑症状及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心梗再发率、心功能分级、焦虑症状及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抑郁状态的治疗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同时探讨抗抑郁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118例,采用贝克抑郁调查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调查,将评分>10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抗抑郁药物黛立新,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和病情转归调查.结果 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28%有轻~中度抑郁症状.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肌梗死人数对照组比治疗组多,但由于例数少,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郁症状在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的患者中常见,抗抑郁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内再次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黛力新配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和心理护理干预,疗程为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黛力新配合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或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治疗效果提高,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住院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荐心理健康,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因子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肝硬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监测在患者第1天以及第2周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MC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的动态变化来评估患者心功能,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1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CO、MCF、LVEF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MAP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心功能。不同组干预后的比较:观察组CO、MCF、LV E 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式改善心功能更加显著。2同组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焦虑状态。不同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4,P=0.000),提示观察组干预方式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更加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联合心理护理,较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更加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将142例截瘫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支持、早期手术干预、康复护理等.并对两组患者七项、心理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七项心理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对截瘫患者运用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99-3901
探讨心理弹性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8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常规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和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建立信任,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应激能力、家庭社会支持)。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进行评测。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维度、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维度、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干预能够提高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状况,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状态.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治 88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将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 57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设计方案分为干预组( 27例)和对照组( 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情绪障碍较重者服用适量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干预前后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进行评定,对心功能进行测评.结果 8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 SAS总分、 SDS总分及抑郁指数均有显著降低( P< 0.01~ 0.001);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改善( t=2.63,P< 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同时探讨抗抑郁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118例,采用贝克抑郁调查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调查,将评分>10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抗抑郁药物黛立新,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和病情转归调查。结果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28%有轻~中度抑郁症状。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肌梗死人数对照组比治疗组多,但由于例数少,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状在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的患者中常见,抗抑郁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内再次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进行SCL-90评估,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瑾张培华  李雪萍 《现代护理》2006,12(16):1471-1472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6例重睑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4周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的SCL-90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因子均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患者术前存在较多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12例患者中,79例(70.5%)有抑郁症状,SCL-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接受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症状明显改善(P<0.01),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4h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常模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4h内焦虑评分平均(39.3±10.0)分、抑郁评分平均(35.9士10.9)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焦虑合并抑郁34例(占42.50%),单纯焦虑33例(占41.50%),单纯抑郁5例(占6.25%),无焦虑抑郁8例(占10.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16例AMI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pPCI)组11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A-pPCI)组10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为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工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AMI类型、Killip分级、病变相关血管、穿刺路径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效果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TRA-pPCI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比TFA-pPCI组明显减少(P<0.01),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前两组SAS、SD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术后TRA-pPCI组比TFA-pPCI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介入前SCL-90各项因子均高于中国常模,介入后TRA-pPCI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TFA-pPCI组(P<0.05).结论:在有条件的心脏介入中心选择经桡动脉入径行血管重建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减轻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  相似文献   

16.
护理心理干预对卵巢囊肿介入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卵巢囊肿介入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00例实施卵巢囊肿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心理干预前及术前采用SCL-90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术中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了解两组患者在术中自身感受。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心理干预后,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恐怖等因子评分明显下降(P<0.01,P<0.05);对比两组在术中的自身感受,实验组的疼痛强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心理干预对卵巢囊肿介入术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比较析心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情绪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大月月份)和对照组(小月月份)各59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分别于入院48 h内、出院前1 d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明显,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P<0.01)。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惊恐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4周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7.83±3.12)分,对照组(11.42±4.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评分(19.45±3.92)分,对照组(18.67±4.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及应对方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彦萍  关丽丽  屈沛沛  杨路芳 《全科护理》2020,18(13):1590-1592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在心脏康复的心理处方中,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叙事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SAS、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中减轻了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益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