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宁 《医学信息》2007,20(12):2089-209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高压氧治疗组患者59例,在0.2Mpa(2ATA)压力下,面罩吸氧6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常规药物治疗组60例单纯使用同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结论早期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0例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31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5例 ,变异型心绞痛8例 ,梗死后心绞痛6例。其中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以下简称治疗组 )50例 ,男28例 ,女22例。年龄45~72岁 (58.3±7.24) ,病程0.5~5.5年 (3.04±1.12)。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以下简称对照组 )30例 ,男20例、女10例 ,年龄44~70岁 (57.2±8.27) ,病程0.5~5.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别。治疗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入0.85%生理盐水250ml以30滴/min的速度静脉滴注 ,每天一次 ,10d为一疗程。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85 %生理盐水250ml中20滴/min的速度滴注 ,每天一次 ,14d为一疗程。结果以用药前后各相应指标进行两组之间血液流变学特性分析 ,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其中降低纤维蛋白原幅度大 ,作用快 ,与对照组相比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氧 ,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是临床治疗冠心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高压氧(HBO)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HBO治疗脑梗死疗效及机理。方法:将脑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为HBO治疗(HBO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治疗组)两组,同时设立一健康对照组(60例)。所有对象均检测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C、TG、LDL-C、LP(a)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经治疗后,HBO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所有指标明显下降(P<0.01);血浆HDL-C浓度升高(P<0.05),其它血脂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高血脂及高血粘。HBO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但对血脂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加5 %葡萄糖250ml缓慢静滴 ,每日一次。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针剂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 ,每日1次。连续用14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治疗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咯地尔注射液通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改善微循环 ,从而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5.
杏丁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4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杏丁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液(GS)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结果 杏丁注射液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有明显差异,临床疗效的改善与血液流变性改善一致。结论 杏丁注射液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状态,并能提高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微循环》2008,12(4):238-240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03例(106耳),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70耳)和对照组35例(36耳)。对照组以氟桂利嗪胶囊、高压氧舱连续治疗12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加用血塞通400mg静滴,于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59耳,有效率84.3%;对照组有效13耳,有效率36.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血塞通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能使其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藻酸双酯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132例伴高脂血症及高黏血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藻酸双酯钠100mg静滴,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对照组除不用藻酸双酯纳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结果藻酸双酯钠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全血黏度有所改善(P<0.05),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藻酸双酯钠是一种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和改善血液高黏度的理想药物,对防治冠心病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观察组42例均选用病后超过恢复期15 d的病人,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二次修订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脑梗死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岁。脑出血7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为同期脑血管疾病患者41例,其中脑梗塞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岁。脑出血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利 《中国微循环》2008,12(5):316-317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或巴曲酶已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我科应用HBO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208例患者,其中男128例,女80例.年龄5~78岁.病种分类:颅脑外伤30例,突发性耳聋45例,脑出血脑梗恢复期35例,有害气体中毒98例.患者均接受1~3个疗程治疗,采用中型高压氧舱 ,空气加压0.2MPa,戴面罩吸纯氧3次,20min/次,休息5min.  相似文献   

11.
梁红军 《医学信息》2007,20(4):639-640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按入院秩序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给予0.25Mpa的HBO治疗,Qd,10~14次1疗程,平均3.2个疗程;对照组34例不接受HBO治疗.两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恢复工作或自理能力者77.8%,对照组44.1%.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HBO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昏迷病人,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我院2008~2010年住院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阿托品、解磷定、保护相关脏器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药物基础上应用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性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疗程、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恢复清醒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以及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可明显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论:活血化淤中药能有效地改善过敏性紫癜的血浆及血液的高黏度,从而对该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耳带状疱疹伴面瘫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耳带状疱疹伴面瘫药物+高压氧综合治疗(HBO组),治疗压力0.2~0.25mPa(0.2~0.25ATA),吸纯氧1小时,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单纯药物治疗者15例为对照组.结果 HBO组同期治疗中见效快,并呈明显缩短,神经恢复良好,总有效率89.3%(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是的面神经功能评价).同对照组97.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耳带状疱疹伴面瘫疗效好,面肌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120例教师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血液系统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断、预防、治疗及群体普查。笔者对120例教师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观察 ,发现教师的血液黏度有显著增高 ,现将检测结果与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1)本院120例参加体检的教师 ,其中男70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35.3岁 ;女5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4.5岁。(2)健康对照组117例 ,系我院健康体检者 ,无心脑血管病史、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 ,其中男65例 ,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35.5岁 ;女52例 ,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35.4岁。2方法早晨空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用血液流变学技术和方法测定RAO患者(RAO组,男20例,女10例)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经与健康对照组(男、女各30例)比较后,再行不同性别RAO患者血流变指标分析。结果:RAO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RAO患者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可能在RAO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 探讨缺血性腔隙性脑梗塞症 (简称腔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微循环变化的关系 ,本文对 6 0例腔梗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加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检测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 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46例、女 14例 ,年龄最大 80岁、最小 46岁 ,平均年龄 5 8.4岁。均根据临床诊断并经脑CT或MRI明确诊断。6 0例患者入院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为异常 ,随机分出 2 0例以单纯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 ;40例以中西药结合治疗作为治疗组。1.2 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1.2 .1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8.
巨丹  宋静  线利波 《中国微循环》2003,7(4):200-200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我们对我院收治的61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经路路通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61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男34例 ,女27例 ,年龄45~71岁 ,平均54.6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 ,脑梗死10例 ,脑动脉硬化21例 ,高血压11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2检测方法 :仪器使用LG -R -80系列黏度仪 ,测定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血沉用温氏法。红细胞比容采用微量压积法 ,纤维蛋白原定量采…  相似文献   

19.
正常淋巴液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致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淋巴液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静注10%Dextran500(10ml/kg·bw)复制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淋巴液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血浆黏度、Hct、ESR、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和淋巴液组红细胞电泳率、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液组全血相对黏度、Hct、ESR、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显著低于模型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0.01)。结论外源性正常淋巴液能明显改善Dextran500所致的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急性脑出血病人18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应用甘油果糖,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其它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l、3、7、10d检测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结果治疗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变化最显著,高切亦有显著改变;甲襞微循环流态积分、形态积分的降低具显著性,且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甘油果糖对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具有全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