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偏头痛急性发作药物治疗,药物预防适应症,药物预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综述偏头痛防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致衰弱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采用国际头痛协会(1HS)标准的最新研究显示:女性发病率为12.9%-17.6%,男性为3.4-6.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4.2%-14.6%,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4。发病率随年龄而变化,多发年龄为25-55岁。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4.
5.
6.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孝岩 《医学综述》1998,4(5):244-245
<正>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4.6%,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血管、神经递质、免疫、心理等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报道治疗方法很多,综合各家方法,可分为传统治疗方法、新药治疗方法及中草药治疗.现将近年已在临床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的新药和新方法作一概述.钙拮抗剂:钙是血管收缩的重要因素,钙拮抗剂阻断钙内流,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可缓解偏头痛发作初期颅内血管收缩;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5-HT的释放.常用有尼莫地平、西比林.有报道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高达72%~92.8%.用法每次5mg~10mg,睡前服,连服3个月.副作用有嗜睡、头昏、疲惫、食欲和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药物治疗近况李隆富(广西桂林铁合金总厂职工医院桂林市541200)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1]。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报告一般人群发病率为4‰[2],女多于男。国外患病率约5%~8%[3]。本文...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migraine headach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是以弥慢性或单侧发作、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女性为12.9%~17.6%,男性为3.4%~6.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4.2%~14.6%,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4。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体压力增大,偏头痛的发作还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为单纯或双侧反复发作、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发作前可有一过性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偏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先兆症状,发作期常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伴发症。偏头痛人群发病率超过10%,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1],目前尚难以彻底治愈,其治疗目的为终止发作、缓解伴发症和预防复发,现将各预防性和发作期用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偏头痛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上以镇痛、镇静、改善血管功能等为主,中药能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可镇静、镇痛、改善脑血流灌注,从而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故而联用中药治疗偏头痛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何柱裕,巩秀英,王莉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的头痛。其发作时,血循环中的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继而5一羟色胺从血小板中释放出来,血浆中一部分5—羟色胺被吸收入动脉管壁中,引起血管痉挛,而后继发血管扩张和典型的波动性头痛。临床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沈鼎烈 《四川医学》2001,22(12):1184-1186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 ,根据国外流调资料 ,约10 %~ 15 %人群患有偏头痛。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过去认为偏头痛是血管紊乱所致 ,最近的观点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所引起 ,其理由是 :在头痛出现前有预兆症状提示下丘脑功能障碍 ;存在的局灶性神经紊乱不能单独用脑血流量改变来解释 ;许多头痛伴随自主神经及全身功能障碍 ;脑磁图改变显示发作间期大脑功能率乱 ;偏头痛患者中 5 - HT功能改变 ;三叉神经 -血管系统内存在由神经系改变所诱发的炎性紊乱。据此 ,认为炎症过程和激活三叉神经 -血管系统的递质 (包括 5 - HT)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普遍认为心得安是预防偏头痛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禁用麦角胺严重高血压、心绞痛或甲状腺毒症的偏头痛患者.首次剂量为每次20mg,每日4次,1周后逐渐增加剂量,四周为一疗程.使用时注意心率及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西比灵在防治偏头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同期门诊偏头痛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给予西比灵5mg,2次·d~(-1),6周后改为5mg,1次·d~(-1),巩固治疗12周;对照组48例,给予肠溶阿斯匹林50mg,2次·d~(-1),6周后改为50mg,1次·d~(-1),巩固治疗12周。结果 西比灵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所有治疗有效的患者随防半年,结果复发率西比灵组4.5%,对照组22.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比灵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肠溶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18.
<正>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确切发病机理尚未阐明。麦角胺类制剂是传统的治疗药物,但对某些病人仍难以奏效,且因其服法、剂量及对心肾等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生化和药理研究的进展及临床实践的探索,发现不少非止痛药物防治偏头痛,取得较好效果,根据文献,结合临床,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治疗偏头痛药物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斌影 《河北医学》2000,6(11):1052-1053
1 用于预防治疗的药物1.1  5— HT抑制剂 :神经递质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后 81%的患者表现为本病特有的血浆 5—HT含量减少 ,血浆中一部分 5—HT被吸收入动脉管壁中 ,激发缓激肽及组胺等的致痛作用 ,使血管壁中痛觉受体的痛阈降低。这一学说给临床应用 5— HT拮抗剂治疗偏头痛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类药物包括苯噻啶、赛庚啶、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等 ,其中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为竞争性对抗剂 ,还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有助于头皮动脉维持收缩状态 ,因而能预防发作。本品初次用 4 .5mg以排除特异性反应 ,随后每日1mg,1周后增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