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小蠊的抗性水平和主要机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随着化学药剂的广泛应用,蜚蠊的抗药性已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德国小蠊Blettellagermanica(L.)多在宾馆、饭店发生,用药次数频繁,且生活世代较短,抗药性问题尤为突出。1抗性历史和水平事实上,本世纪40年代已出现了蜚蠊抗性问题[26]。1951年,在美国Texas州用氯丹防制德国小蠊失败[22]。德国小蠊对杀虫剂抗性的报告最早见于1953年[23].Heal等首次确定美国Dorpaschisti的德国小蠊对氛丹、林丹和DDT产生抗性,其抗性系数分别>100‘>10和>5倍。之后的报道表明,格国小螃对有机汉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德国小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德国小蠊 (Blattellagermanic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城市害虫 ,它除了盗食、污染食物 ,损害衣物、书籍 ,破坏电脑等精密仪器 ,造成经济损失外 ,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大量疾病[1] 。研究表明 ,德国小蠊还是人类哮喘和过敏的主要诱发因素[2 ] 。由于德国小蠊适应性强、繁殖快 ,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 ,因而对其防治难度很大。据报道 ,美国饮食服务业有害生物防治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是防治德国小蠊[3] 。我国各地德国小蠊的危害也日趋严重[4 ]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其防治的研究。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及习性德国小蠊生活史分为成虫、卵、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德国小蠊2014—2020年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情况,为灭蟑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7、2020年分别在杨浦区的2处农贸市场采集德国小蠊带回实验室饲养,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检测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2014、2017、2020年杨浦区德国小蠊对高效...  相似文献   

4.
赵玉丑  毕国生  扬延顺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96-1997
目的了解漯河市区蟑螂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现场采集市区的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2.73,13.45,1.84。结论漯河市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一定程度抗药性,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化学防治是控制德国小蠊种群数量的主要手段,但广泛且频繁地使用杀虫剂使德国小蠊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为掌握呼和浩特市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2011年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了抗药性监测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 杀虫剂及试剂 98.0%溴氰菊酯、91.8%残杀威、96.0%敌敌畏、91.3%氯氰菊酯、95.2%高效氯氰菊酯,均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提供;丙酮(分析纯),由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生产. 1.2供试昆虫 敏感品系德国小蠊,引自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野外种群德国小蠊采自呼和浩特市宾馆、饭店、居民区,经实验室繁殖饲养1代后,选羽化2~3周龄健康雄性成虫供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对敌敌畏(DDVP)纳米乳剂与普通乳剂的抗药性并探索两种剂型农药的抗性生化检测参考值。[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进行点药,选用羽化后的健康成虫70只(每组10只),在每只试虫中胸腹背板上滴药1此,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传代时以适当浓度点药(〉LD50),雌雄各半,每组60只。酶活性的测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结果]DDVP纳米乳剂德国小蠊第四代时的抗性系数为1.2645,DDVP普通乳剂德国小蠊第三代时的抗性系数为2.1。德国小蠊对DDVP普通乳剂的抗性系数升高较对DDVP纳米乳剂的快,当抗性系数是2.0时已产生抗药性。点滴DDVP普通乳剂的德国小蠊酸性磷酸酯酶(ApE)以及a-乙酸萘酯(1-NA)酶活性参考值是180.04μmol/(g·min)和486.76μmol/(g·min)。初步建立德国小蠊ApE酶活性(y)与DDVP普通乳剂抗性系数(X)的方程:y=0.05500x-7.90235;1-NA酯酶活性(y)与DDVP普通乳剂抗性系数(x)的方程:y=23.82441n(x)-62.02369。[结论]由于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尚未产生抗药性,因此尚不能建立DDVP纳米乳剂的抗性酶与抗性系数之间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 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放粘蟑纸1 200张,有效粘蟑纸1 139张,阳性49张,粘捕率为4.30%,捕获蜚蠊253只,总密度为0.22只/张夜,其中德国小蠊248只,黑胸大蠊3只,美洲大蠊2只。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环境的蜚蠊密度有明显差异,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小餐饮机构。抗药性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对黄浦区德国小蠊现场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213.51、155.36、96.02 min,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0.09、3.84、8.45。结论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黄浦区蜚蠊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及货物流通的不断扩大,导致石家庄市德国小蠊侵害范围迅速蔓延,采用化学杀虫剂灭蠊已成为石家庄市防制工作的主要措施。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化学杀虫剂,致使害虫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了耐药性。为掌握石家庄市德国小蠊对杀虫剂抗药性本底资料,指导科学合理用药,2005年7—9月我们开展了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这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指导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金山区某农贸市场大量采集德国小蠊成虫,带回实验室饲养1代,选择羽化后2~3周的健康雄性成虫。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及其95%置信区间(95%CI)评价其抗药性程度。结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这4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R/S)分别为8.07、9.98、2.59、1.39。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中度的抗药性;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类杀虫剂产生低度抗性。结论金山区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的抗药性,应注意轮换使用杀虫剂和改换使用方式。同时应加强对辖区内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监测,了解抗药程度和地域范围,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高效氟氯氰菊酯与德国小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水平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进一步完善高效氟氯氰菊酯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德国小蠊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方法]参照国标GB13917.1~8—92《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喷施一定剂量不同浓度的高效氟氯氰菊酯,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测定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GSTs活性。[结果]从药物处理后144h内GSTs相对活性水平来看,药物的抑制作用与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浓度具有一定的关系,但高效氟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抑制从总体上看不是很显著。[结果]GSTs敏感度降低而产生的靶标抗性可能是德国小蠊对高效氟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德国小蠊GSTs活性水平可做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检测参考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基数和现状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微量点滴法。结果 :野外 3个品系德国小蠊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和敌敌畏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3 .65~19.69、1.92~ 7.90、0 .78~ 9.3 3、0 .64~ 1.66;对氯氰菊酯产生了较高的抗性。结论 :乌鲁木齐市德国小蠊对 4种常用杀虫剂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昌平区餐饮业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昌平区餐饮业德国小蠊的侵害日趋严重,对其控制手段以化学防制为主,使用的主要药物有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等杀虫剂,由于广泛且频繁的使用这些杀虫剂从而使德国小蠊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此我们开展了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以便指导全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药剂,提高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平顶山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蟑螂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德国小蠊采集于平顶山市城区和郊区,采用药膜法对德国小蠊雄性成虫进行抗药性实验。结果 平顶山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高,2018年和2020年抗性倍数分别为11.31和10.05;对溴氰菊酯为中度抗性,2019年抗性倍数为5.72;对乙酰甲胺磷、毒死蜱倍数均低于2.00;对残杀威抗性低,2019年为2.79倍。结论 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WHO推荐的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对常用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药性倍数(R/S)分别为2.64、3.99和3.32。结论重庆市城区德国小蠊已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产生低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15.
德国小蠊是一种世界性卫生害虫,不仅能传播病原体,还能引发过敏性哮喘和鼻炎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使用化学杀虫剂是防治德国小蠊的重要措施,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德国小蠊产生抗药性。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调整德国小蠊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德国小蠊密度的预测,评价德国小蠊抗药性及酶活性。方法选用粘捕法监测德国小蠊的密度和侵害率,运用ARIMA模型对唐山市德国小蠊密度进行拟合与预测;采用药膜法和诊断计量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用生理生化法测定其体内的酶活性。结果 2007—2017年唐山市德国小蠊密度为0.17只/张,侵害率为7.63%。在监测生境方面,不同生境之间德国小蠊的密度(F=5.693)、侵害率(χ~2=590.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季节消长方面,德国小蠊密度和侵害率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分别为0.28只/张和11.36%。通过ARIMA模型对2007—2017年德国小蠊密度进行拟合,最终确定ARIMA(0,1,3)×(0,1,1)12为最佳模型。唐山市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均已产生抗药性;德国小蠊野外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与敏感品系无差异;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高于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低于敏感品系。结论成功建立ARIMA模型,可用于德国小蠊密度的预测预警;唐山市德国小蠊抗药性问题严重,MFO和CarE增进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汉市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胶饵对其杀灭效果,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展德国小蠊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实验室观察4种常用胶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结果 德国小蠊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胺菊酯7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7...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柳州市城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现场采集该市城区重点场所的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30、4.88、5.26、7.56。其中,对敌敌畏已产生较高的抗性。结论柳州市城区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对残杀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对敌敌畏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经常会导致适合度缺陷,伴随有适合度代价,即抗性个体常表现出发育速率较慢、存活率和生殖力较低等生物学特征。本文从德国小蠊抗药性发展、抗性适合度变化及抗性机制与适合度关系方面阐述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旅客列车中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药膜法对旅客列车上的德国小蠊的抗药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杀虫剂对列车上德国小蠊的作用效果下降 ,即列车上的德国小蠊比敏感品系对杀虫剂具有较强的抗击倒和抗致死的能力 ,其中 0 .0 5 %的敌敌畏、辛硫磷和三氯杀虫酯对其不击倒 ,并且敌敌畏和三氯杀虫酯对列车上的德国小蠊的 72h死亡率为零 ,而对敏感品系的死亡率分别为 6 3.3%和 5 3.3%。所以单一的化学防治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抗药性 ,结果造成增加防治成本和降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