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营  黄守松  孔嘉欣 《贵州医药》2004,28(6):506-50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分析 1 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病理诊断等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总 5年生存率为71 .2 1 % ,Ⅰ、Ⅱ、Ⅲ Ⅳ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87%、6 1 .70 %和 2 0 .0 0 % ,Ⅰ、Ⅱ期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 Ⅳ期 (P <0 .0 5 ,P <0 .0 5 )。单纯手术组、手术 +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化疗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83%、77.78%、5 0 %和 34.6 2 % ,手术组和手术组 +放疗组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它治疗方法组 (P <0 .0 5 ,P <0 .0 5 )。腺癌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癌 (P <0 .0 5 )。子宫肌层浸润深度 <1 / 2者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P <0 .0 5 )。结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类型等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上调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分析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测定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细胞凋亡、增殖情况。其中无肌层浸润组中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均为早期无肌层侵袭和淋巴转移者;肌层浸润组中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均有深肌层侵袭和(或)伴有淋巴转移者。对照组入选病例均无子宫内膜病变。结果①研究组1和2中COX-2、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1和2之间COX-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1和2中肿瘤组织P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的上调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治疗后出现复发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未复发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腹水细胞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4.55、4.39、3.33,95% CI =1.79~11.17、2.08-9.13、1.47-8.51)。结论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肌层浸润深度、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术后选择合适辅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裴贻芳  许海 《中国医药科学》2024,(1):146-149+164
目的 探究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特点及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荆州市沙市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早期年轻(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组,93例年龄>35岁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记录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预后,分析病理特征与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鳞癌比例低于对照组,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19例复发,复发率为20.65%;生存时间为32~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五年生存率为84.78%(85/9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情况及间质浸润深度是患者复发率及五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间质浸润深度≥1/2是早期年轻宫颈癌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具有鳞癌比例低、HPV感染率高等特点,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是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接受化疗后其生存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94例患有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取47例为研究组,对其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其余47例为对照组,不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并对比两组患者CA125水平,经随访后对比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91.49%(43/47),3年内总生存率为87.23%(41/47),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63.83%(30/47),3年内总生存率为74.47%(35/47),两组生存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6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对于高危I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政伟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25-142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5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2—60个月,死亡12例,存活时间15—55个月;随手术病理分期增加,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降低,各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B超检查肌层浸润≥1/2的病例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0.0%;59例中有14例(23.7%)盆腔转移,分化程度:G1、G2、G3分别为12例、33例、14例,发生盆腔转移分别为0例(0.0)、9例(27.3%)、5例(35.7),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别为:无7例、〈1/2者32例、≥1/2者20例,发生盆腔转移分别为:0例(0.0)、2例(5.9%)、12例(60.O%),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超检查对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确切,子宫内膜癌盆腔转移及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8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合并症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病理分期,不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患者的缓解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患者的缓解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肌层浸润深度及术后病理类型对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期别晚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邓海燕  杨进琼 《河北医药》2008,30(4):440-441
目的研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合理性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依据。方法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术中未作淋巴结清扫术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理(类型、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生存率研究组为77.14%(27/35),对照组为66.67%(8/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结论病理分化程度低、深肌层及宫颈或附件(浸润)、远处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TVCDS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采用诊断试验 ROC法来分析TVCDS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效果。结果浸润程度与子宫内膜厚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 P <0.05);TVCDS筛查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89.4%,准确度为87.5%;TVCDS与病理分期诊断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一致率为72.2%。结论 TVCDS可较准确地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并且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手术病理分期以及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者49例,死亡15例,总生存率为76.6%。肌层浸润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影。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正确地选择术式及术后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田芬 《河北医药》2012,34(10):1476-147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疗对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其中30例行化疗(化疗组)、30例行放疗(放疗组)、30例行放化疗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3组病例采取相同的支持治疗,对个别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存及预后.结果 90例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短期复查,其病情均不同程度好转,无1例治疗期间死亡,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为96.7%,而放疗组及联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3.3%,化疗组与放疗组、联合治疗组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应及早采取化疗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单独放疗治疗并不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100例,进行随访,复发28例(复发组),未复发72例(未复发组)进行高危因素观察.结果 子宫内膜癌复发率28.00%,两组高危因素比较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与复发有着密切关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65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凯俊  薛万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49-2650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例Ⅰ、Ⅱ、Ⅲ、Ⅳ期的子宫内膜癌根据不同分期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术前放疗加手术、手术加术后放疗、术前放疗加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结果:(1)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癌局限在子宫内膜19例1、3、5年生存率均为100%;癌侵犯肌层≤1/22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71.61%、71.61%;癌侵犯肌层>1/219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52.63%、21.93%。(2)肿瘤的分化程度:高分化腺癌26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55%、95.55%;中分化腺癌19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89.16%、73.60%;低分化腺癌2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37.92%、31.60%。(3)手术-病理分期:Ⅰ期(肿瘤局限在子宫体)5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31%、80.46%;Ⅱ期(肿瘤侵犯宫颈)2例1、2、3、5年生存率均为100%;Ⅲ期(肿瘤侵犯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5%、25%,Ⅳ期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0。结论: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深、肿瘤的分化程度低、手术-病理分期晚预后不佳,应采用更有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JAM-1在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癌细胞无肌层浸润18例,浅层浸润38例,深层浸润1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JAM-1在无、浅、深三组浸润深度的表达情况。结果 JAM-1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癌细胞、腺细胞的胞膜及胞浆,随肌层浸润程度的增加JAM-1的表达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JAM-1的表达与癌细胞的浸润程度呈反比,提示JAM-1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 ad)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18.79,P<0.001);E-cad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级、手术一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4.389,P<0.05、0.01);与细胞分化关系:高分化组E-cad阳性表达(14/21,66%)高于中、低分化组(26/40,65%;0/9,0%),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E-cad可能起重要作用;E-cad与子宫内膜腺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E-cad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E-cad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妇科肿瘤疾病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是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的影响着女性的健康。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的升高,为了更好的进行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基层浸润深度是判断子宫内膜癌病情分期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进行诊断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诊断技术是当前各种疾病临床诊断中,使用作为广泛的一种的诊断技术,其有较高的准确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可以准确的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中,可以有效的进行评估和诊断,为此本文针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超声评价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5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组)及5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健康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各组胸苷激酶1水平,比较分析胸苷激酶1在不同子宫内膜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健康组,子宫内膜癌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Ⅲ、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Ⅰ期组,Ⅲ、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Ⅱ期组,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期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2、G3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G1组,G3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苷激酶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FIGO分期越高则胸苷激酶1水平越高,组织学分级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第二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者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息肉及8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并将其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细胞学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C-erB-2、ER及P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组与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erB-2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细胞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细胞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相关(P<0.05);PR与组织细胞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C-erB-2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7,P<0.05),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6,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2、ER及PR 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指导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1])。大多数早期子宫内膜癌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治愈,5年生存率约为95%,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为16%~45%~([2])。因此早期诊断并评价子宫肌层的浸润深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中ER、PR、MK、VEGF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淳  杨蕴  刘双静  李雅钗 《河北医药》2010,32(11):1364-136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中期因子(M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研究组)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ER、PR、MK、VEGF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0.05)。MK和VEGF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检测指标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有关系,随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肌层浸润的加深,ER、PR的表达水平下降,而MK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MK和VEGF的检测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并指导该疾病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