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男,48岁。入院前3天偶然触及左下腹一拳头大小肿物,为明确诊断而来诊。查体:左下腹隆起,可触及手拳大肿物,可推动,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未触及肿物,前列腺度肿大,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B超:左下腹部探及一3.7cm×6.5cm囊性肿物,前列腺中度增大。诊断为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苗勒氏管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3~9月收治3例盆腔囊肿患者。回顾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影像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1例盆腔、会阴部巨大囊肿在全麻下行会阴部囊肿切除联合盆腔囊肿切除,术中见肿块呈多房囊性,囊肿血供丰富。1例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苗勒氏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6~11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另1例经影像检查诊断,予随访观察。结论 B超、CT、MRI检查均可发现盆腔苗勒氏管源性囊肿包块,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性,28岁。因体检发现右腰腹部不适而入院。入院后专科情况:一般情况可,心肺(-),双肾区叩击痛(-),右侧上腹部胀满,可扪及包块,输尿管走行正常,膀胱无隆起。尿常规:红血球1-2/HP,Ery:4+。B超检查:左肾大小9.6cm×4.4cm,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未见异常。右肾大小8.7cm×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18岁 ,于 2 0 0 0年 6月入院 ,入院前 1月来感右腹饱胀不适。 3天前入学体检发现右腹肿块 ,无压痛 ,可推动 ,囊性感较明显 ,B超示 :右侧腹部可探有一巨大囊性物 ,上达右肾、肝区 ,下达盆腔 ,已越过腹腔中线。CT扫描报告基本同B超 ,显示来源不清。诊断 :腹腔内巨大囊肿。术中见 :右侧腹部上达肝下缘 ,下达盆腔一巨大囊性物 ,蒂部位于右肾旁 ,边界清 ,质中 ,包膜完整 ,与周边少许粘连 ,内液体淡黄 ,未见肿大淋巴结 ,行钝性与锐性交替游离到右肾下方 ,结扎切断 ,完整游离切除肿块 ,测重量为 7.48千克 ,体积约 48cm…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良性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7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持续性刺痛3天.B超示腹膜后囊肿.CT示囊肿与肾上腺、胰腺及腹主动脉有关.根据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左肾上腺囊肿的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肾上腺上极有一5cm×5cm×4 cm大小囊性肿物,囊肿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手术分离过程中囊肿破裂,流出灰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7.
8.
9.
腹膜后表皮样囊肿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41岁.因左上腹隐痛半年,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胰体后方实质性包块.3个月后以左腹膜后包块收住我院肝胆外科.病程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检:左上腹轻压痛并有深压痛,无反跳痛,似可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在我院复查B超示:胰腺后方探及一个5.1 cm×5.0 cm实质低回声包块,CDF及CDE未引出血流信号.行磁共振检查于胰尾后方、左肾上极前上方、主动脉外侧见一约4.8 cm×3.4 cm×4.6 cm类椭圆形肿块,边界清. 相似文献
10.
11.
12.
患者女性,59岁,主诉以上腹部胀痛7个月,左上腹肿块4个月住院。患者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满,尤以进食后加重,疼痛能忍受,不向他处放射,无发烧及恶心呕吐。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左上跑隆起,可触及20cmX15cmX16。m大小的肿物,中等硬度,壁光滑,无压病,有一定活动度,界限清楚。CT所见:左上胶相当干胰腺平面,可见一约13cmX15cmXl入m的巨大囊性肿物.有包膜,并可见点状钙化,内可见分隔,病变密度尚均匀,CT值为20~30HU,占据左腹部,并超过中线达右侧腹部,胃受压向上及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正患者男,26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1周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CA724均正常。超声检查:右肾内侧及下腔静脉外侧见一大小约6.5 cm×6.1 cm×6.8 cm无回声区(图1),外形欠规则,边界尚清晰;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上腹囊性病灶,考虑腹膜后来源。进一步行CT检查提示腹膜后囊性病灶,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图2)。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腹膜后肾脏内侧一直径6 cm肿物,囊壁薄,内及乳糜液。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淋巴管囊肿。讨论:淋巴管囊肿又称淋巴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以囊状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2 4岁 ,发现右下腹部包块1周。查体 :右下腹部一约 4cm× 5cm大小的质韧包块 ,不活动。CT检查 :L5~S1椎体水平右侧腹膜后腰大肌前方一约4.5cm× 5 .4cm× 5 .0cm大小的囊性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 ,CT值 10HU ,可见薄层包膜显示 ,右侧腰大肌受压变形 ,并推压邻近肠管向周边移位 ,与肠管间隙内有脂肪存在 (见图 )。CT诊断 :右侧腹膜后良性囊性包块 ,考虑中肾管囊肿。手术所见 :右侧腹膜后孤立性囊性包块 ,质韧 ,大小约为 5 .0cm× 5 .0cm× 5 .0cm ,后缘与腰大肌被膜轻度粘连 ,可钝性剥离 ,病理诊断 :腹膜后…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是指发生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临床少见,且大部分为恶性。小儿腹膜后巨大囊性肿瘤更罕见。现将我院诊治小儿腹膜后巨大囊肿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2)
正患者女,72岁,因"下腹部坠痛伴腰酸不适1年,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余"就诊。专科检查:子宫前位,于子宫右后方扪及一大小约7 cm×6 cm包块,界清,有压痛,活动度好,质软。MRI检查:老年性子宫萎缩,子宫肌壁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子宫右后方占位,大小约7.6 cm×6.2 cm×6.6 cm,T1WI为低信号,DTI序列弥散不受限。左侧附件区未见异常信号影,扫描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