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是很多原因导致胆囊切除手术无法在腹腔镜下完成,需要中转开腹。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4年5月共行LC660例,中转开腹手术2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旻  陈亚军  叶古祥 《上海医药》2007,28(5):227-22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转开腹手术原因。方法:对我科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分别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出血、内瘘、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和肿瘤等。结论:术前重视评估及辅助检查,术中正确识别和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胆管损伤及出血的重要措施,可以降低中转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43例接受LC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35例(3.71%)的临床资料、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腹腔胆囊周围粘连13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胆漏4例,Mirizzi综合征Ⅰ型和Ⅱ型5例,胆总管结石1例。中转开腹手术35例均一次性完成胆囊切除,并对其并发症做了相应处理。结论重视术前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以及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转开腹及近期再手术原因并探讨中转开腹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50例LC中49例中转开腹及10例术后近期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LC 中转开腹手术原因: 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粘连32例,腹腔内出血6例,胆管损伤4例,发现胃癌1例,意外胆囊癌2例,胆总管结石3例,腹腔镜器械原因1例。近期再次手术原因: 肝总管横断损伤及胆囊管根部损伤各1例,迷走胆管漏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 3 例,腹腔出血 3例。结论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掌握中转开腹时机,就可以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的疗效。方法 7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在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很少、切口长度短、恢复较快、临床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远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4年8月~2010年7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囊切除术920例中转开腹手术36例(3.91%)的临床数据、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胆囊周围粘连17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10例,胆管损伤2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囊床出血2例,胆囊癌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胆总管结石1例。中转开腹手术36例均一次性完成胆囊切除,并对其并发症做了相应处理。结论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适当的中转开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LC)自1987年开展以来,因其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而迅速普及。由于LC术为二维图像,存在视觉系统上的缺点。因而当手术区出现致密粘连。解剖不清等情况时,常需中转开腹完成手术。我院于1992年5月-1997年6月共施行LC术1200例,中转开腹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to例中中转开腹24例,中转开腹率为2.0%,与国内报道的2.l%[‘]相近。年龄最小24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9岁。主动中转开腹16例,其中胆囊周围致密粘连10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5例,高度可疑胆囊癌1例;被动中转开腹8例,其中血…  相似文献   

8.
郭超  汪新天  梁刚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78-17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原因,在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中转开腹。方法:分析1年内本院发生的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原因,2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2例行胆肠内引流术,术后均恢复顺利,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果:中转开腹率为0.9%(29/3056)。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采取措施减少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OC)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外科2000的1月至2000年12月施行的1423例LC中OC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OC40例,其中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致Calot和三角解剖结构关系不清27例,胆管壁损伤3例,出血4例,腹腔广泛粘连3例,胆囊肠瘘1例,胆囊癌1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癌1例。LC成功率97.2%,OC率2.8%。结论 LC术术中转OC不应视为失败,而是为了更好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术者的系统严格培训,对中转OC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应用于临床已有 10多年的历史 ,其技术已日趋成熟 ,由于 LC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 ,已得到众多外科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也由于 L C的局限性 ,在手术困难不能顺利进行时 ,中转开腹作为重要手段 ,保证了胆囊切除的顺利完成。我院 LC1866例 ,中转开腹7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3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利用美国百特腹腔镜设备 ,选择急性、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等 ,术前均以 B超检查证实。其中男性 43 0例 ,占 2 3 % ,女性 14 3 6例 ,占 77%。慢性胆囊炎 1782例 ,占 95 .5 % ,急性胆囊炎 84…  相似文献   

11.
周勤  袁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49-3450
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成功实施胆囊切除术18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13-1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中转开腹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1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转开腹患者中,慢性胆囊炎9例(50.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38.9%);副肝管损伤1例(5.6%);胆囊动脉出血1例(5.6%)。结论医师应以安全为责任前提,把握好中转开腹时机及其处理方法,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艳玲 《河北医药》2005,27(11):869-86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腹腔镜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腹腔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广泛地运用于外科、女科等常见手术.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施行413例LC中11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40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开腹11例,中转开腹率2.7%,其中腹腔内及Calot三角黏连4例,Mirrizi综合征1例,出血2例,胆道损伤1例,其它原因2例。结论严格掌握LC适应征,提高LC操作技术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虽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所固有的局限性,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OC)[1].对LC所致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今以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31例胆囊结石行LC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中转开腹的指征。方法:采用陈训如法3点穿刺,常规气腹探查胆囊状况及周围粘连情况。术中判断腹腔镜下副损伤风险较大者,中转开腹手术。结果:19例病人中转开腹处理术中疑难问题和副损伤,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准确预测手术难度,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并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5例,其中中转开腹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中转开腹病人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LC中转开腹不是LC的失败,而是LC的安全阈。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中转开腹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1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转开腹患者中,慢性胆囊炎9例(50.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38.9%);副肝管损伤1例(5.6%);胆囊动脉出血1例(5.6%).结论减少中转开腹率要以安全为前提,应尽量避免以牺牲患者安全为代价.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以来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8例,中转开腹2例,术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着手术的熟练,医护配合的默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年以来9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980例患者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960例,中转开腹20例,术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着手术的熟练,医护配合的默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仔细的观察及周到的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