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MRI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早期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脑部和脊髓MRI检查,分析脊髓和脑部病灶的特征,脊髓病变的发病率与MS诊断的相关性。结果(1)80例脊髓检查中,脊髓异常者65例(81.25%),其中颈髓18例(27.69%),胸髓13例(20.0%),腰骶髓5例(7.69%),颈髓和胸髓同时受累29例(44.62%)。(2)脊髓局灶性病灶37例(46.25%),弥漫性11例(13.75%),局灶并弥漫性病灶17例(21.25%)。(3)不联合脊髓病灶53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66.25%,若1个脊髓病灶替代1个脑部病灶,68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8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MRI可显示MS在空间的播散性,能提高MS诊断的敏感性也有助于对M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CT及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患者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下肢伤后拟诊断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患者8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采用双盲法让两位骨科主治以上医生进行阅片,比较CT、MRI诊断TPOF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骨折类型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97.06%,CT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75.00%,MRI检查TPO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92.59%,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74.0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9.52%,MRI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28.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当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和MRI结合可以提高TPOF骨折类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CT及超声对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子宫恶性肿瘤患者51例,并选取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I、CT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RI检查对子宫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3.33%,明显高于CT检查的71.43%和超声检查的53.57%;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结论 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T检查诊断和超声检查诊断,临床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多发性硬化(MS)早期出现的皮质病变在疾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低场强MRI相比,7.0 T的MRI对皮质病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更好的空间分辨力和更高的信噪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视神经病变的MRI表现差异,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3.0 T磁共振仪对伴有视神经损害的20例MS患者及11例NMO患者行视神经MRI检查,比较MS和NMO视神经病灶断面分布位置,受累视神经的病变节段分布和视神经病变长度的差异。结果MS组视神经病灶周边型的发生率高于N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受累视神经管内段和颅内段病变发生率高于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的视神经病变长度大于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与NMO视神经病变影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视神经MRI在NMO与MS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的非创性影像诊断及相关问题。材料与方法;报告200例腰骶椎椎间盘突出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67例经手术证实。全部病例摄有X线平片及CT扫描,21例做了MRI检查。结果:对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MRI和CT显示优于传统X线检查。但MRI在鉴别诊断方面又比CT稍胜一筹。结论:MRI虽然敏感性高,但检查费用昂贵,故对本症的诊断,应首选CT检查。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复杂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和单核细胞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和脱髓鞘轴突炎症的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神经损伤。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广泛用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诊断与检测。随着MRI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MRI被广泛用于MS患者的诊断与检测,成为临床实践中连续评价的必需技术。本文综述了MRI对MS的诊断、病理机制观察、患者预后情况估计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损伤的前瞻性研究: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8月共126例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行MRI和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前瞻性分析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11例MRI提示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检查或治疗,其中有107例证明关节镜检查是必要的;15例MRI提示膝关节无明显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检查或治疗,4例表明关节镜检查是必要的.MRI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73.3%,准确度93.7%,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96.8%,准确度95.2%,外侧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93.8%,准确度92.1%,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99.1%,准确度97.6%.结论:MRI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可靠的工具,能有效地鉴别出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中需要关节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甲状腺癌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US)等。这些检查方法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应不足。CT对甲状腺癌内钙化的发现明显优于MRI,对肿瘤侵犯相邻结构的显示MRI优于CT;超声检查由于其操作简单、价格适宜,已成为诊断原发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指标;MRI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较高,同时MRS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变。本文将甲状腺癌影像学诊断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瘤CT和MRI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对比研究MRI与CT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就50例手术病理证实听神经瘤患者的术前MRI及CT检查资料,对比观察肿瘤结构(囊变,出血,钙化,肿瘤血管、包膜…)及周围解剖改变(内听道扩大,三叉神经受压、脑干受压移位,四脑室变形…)在两法中的不同显示率及比较两法对病灶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不同准确率.结果:CT对听神经瘤诊断的敏感性(检出率)为88%,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均为68%.MRI则分别为96%.94%、94%.在定位和定性诊断中,MRI较CT为好。对病变周围结构改变的观察以及微小听神经瘤的显示,MRI优点更为明显.结论:分析了MRI和CT漏、误诊的原因后,认为MRI应作为听神经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2例MS患者行脑和/或脊髓MRI检查,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脑内病变位于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于侧脑室垂直;脊髓病变多位于颈髓及上段胸髓,呈长条状。病变急性期及活动期强化,稳定期或斑痕期不强化。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并能对MS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时间顺序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MRI对肝硬化伴肝癌和非典型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宏  陈奕  穆学涛  钟心 《武警医学》2006,17(5):341-345
 目的探讨MRI对肝硬化伴肝癌和非典型性结节的敏感性.方法74例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90d内行MRI检查,并同肝移植术后病理切片作对照.所有患者检查前均不知其有无肝癌,FLASH/T1WI、TSE/T2WI序列、动态3期增强扫描被获得.结果病理发现13例患者共21处肝脏有恶性病变,MRI发现其中12/21个恶性病变,敏感性为57.1%,其中发现87.5%(7/8)≥2cm的病变,44.4%(4/9)1~2cm的病变,25.0%(1/4)<1 cm的病变;对≥2cm和<2cm组的恶性病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发现14例患者(14/74)共47个DN,MRI诊断9/47个DN病变,敏感性仅19.1%.结论MRI对肝硬化伴>2cm的肝癌敏感性较好,但对<2cm的肝癌及非典型性结节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对骨关节结核各征象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敏感性。结果 MRI在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等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CT、MRI等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关节结核患椎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发现,MRI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而CT的诊断敏感性又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在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4.
MRI对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楠  李坤成  秦文 《放射学实践》2005,20(9):761-764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对MS临床分期价值。方法:脊髓型MS患者43例,按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缓解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头部和脊柱磁共振检查,分析各期的MRI表现。结果:脊髓型MS的主要MRI表现为髓内长或等T1、长T2信号改变。脊髓型MS各期的MRI特点:①急性期11例,均表现为脊髓轻度~中度肿胀,增强扫描时10例(90.9%)髓内病灶有明显强化,其中9例呈斑片状或边缘环状强化,1例呈结节状强化,范围明显小于T2WI上所见;1例无强化。4例伴脊髓中央管扩张。有8例经治疗后病灶缩小,脊髓肿胀消失。②静止期17例,14例(82.4%)脊髓形态、大小未见异常,髓内病灶均无强化。③缓解复发期15例中,11例(73.3%)伴有脊髓萎缩,增强扫描时5例出现轻度点状或条状强化,病变范围与T2WI所见相似。各期脊髓型MS的病变范围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能反映脊髓型MS各期的病理变化,对脊髓型MS的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MS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神经症状4例(44.4%),脊髓症状3例(33.3%),大脑半球症状3例(33.3%),脑干症状及周围神经症状各1例。9例患者CT检查,6例异常、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结论结合临床与CT、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隐性骨折及合并其它损伤的MR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隐形骨折及合并其它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6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行X线和MRI检查.结果 68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MRI检查发现膝部隐形骨折83处,以股骨内外髁、胫骨上端多见,发生75处,骨折线多为线形、树枝状等;32例合并膝部韧带损伤;2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0例合并膝关节腔内积液.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未见异常的膝关节外伤患者,MR检查应作为首选的进一步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不断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提高MS早期诊断、促进临床早期治疗、监测病灶动态演变对延缓MS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MRI作为重要检查技术, 广泛应用于MS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本文对MRI在MS疾病中诊疗和科研热点的重要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中,24例位于硬膜外间隙前部,仅2例位于髓外硬膜下;髓核向上、下游走占76.9%;26例均为单发病灶,12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均有环形中、高度强化,中心均无强化表现。26例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的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结论: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具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腰椎管内游离髓核的显示敏感性高,诊断特异性强,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涎腺肿块     
作者对21例28个大涎腺病变作了CT和MRI检查。作者认为:①对腮内源或外源性腺区肿瘤的定位和判断与面神经管的关系CT和MRI有同样的诊断能力,由于不须作增强检查,MRI应作为首选;②CT检出炎性或弥漫性病变优于MRI,如疑为急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患者胸部磁共振检查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胸部复查中的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 搜集乳腺癌根治术后作胸部MRI检查的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9-70岁,平均51岁。观察分析MRI表现(包括胸壁、内乳淋巴结、腋下淋巴结、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胸膜、骨、肺及肩部软组织等8个部位),分别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另对12例同时有MRI和SPECT检查的患者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MRI的总体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99.5%,准确性为96.9%。尤其对胸壁和内乳区病变,上述三特性均达100%。对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7%;MRI对扁平骨(如肋骨和肩胛骨)转移易漏诊,因而导致敏感性偏低。结论 胸部MRI检查对乳腺癌术后胸部复发是较好的影像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