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供受体。对供体于进腹后采用连续滴注法经腹主动脉灌注4℃复方乳酸林格液7~8m1,同时整块切取带全胃、部分结肠在内的供体后再修剪。对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套吻合,对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对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近端空肠行侧侧吻合。结果 62只经药物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移植术后存活超过24h者56只,其中54只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熟练、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是建立大鼠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基础;该模型稳定性强,可重复性好,是临床、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89只大鼠手术中51例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7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瘘2例,胆瘘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只要适应症掌握恰当,方法正确,就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发生率。方法 总结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本组胰液外引流22例及胰管结扎后套入腔肠2例,无一例发生胰漏;而未置管或置管后远端放在空肠未引出肠外者31例,发生胰漏6例(19.3%)。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4.4%。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手术操作及合理地放置胰管引流管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措施。206例PD病人术后近期产并发症发生率29.6%,死亡率6.8%,其中80年代前两者分别为47.6%和19.0%,80年代后为25.0%和3.7%。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多器官衰竭(MOF)和吻合口瘘。防治这些并发症可以显著降低PD的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制作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供者腹主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者门静脉与受者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9例次手术中51例次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切实可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胰头部及壶腹周围肿瘤的首选方法,但操作复杂、切除范围广泛、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0例资料,探讨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之间布朗吻合对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输入袢梗阻、胆漏、胰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丁自梁  张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40-164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胰瘘2例,胆瘘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x2检验并发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切除术采用Child法吻合68例,Whipple法7例,其中保留幽门24例.2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占31%,胰瘘是本组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本组病死率为6.6%.结论年龄、肿瘤部位和分期、手术时间长短等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
栾世龙  裴建祥 《现代医学》2013,(10):778-78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胰瘘、出血、腹腔内感染、胆瘘以及延迟性胃排空功能障碍等。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是普外科特别是胆胰外科医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作者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减少大鼠原位小肠移植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建立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 ,应用改良的Kort法行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 正式实验 5 1次 ,术后 7天存活率为 80 .4 % ,最长存活 >1 5 0天。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尽量减少供肠获取过程中的机械性和缺血性损伤 ;②应用合理而完善的血管重建技术预防血管吻合并发症 ;③术中及时充分补液以避免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 ;④在血供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肠管吻合可有效减少肠管吻合合并症  相似文献   

12.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进行改良。获取供肝前阻断肝门血供 10min ,再灌注 10min ;分别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对肝脏进行双重灌洗 ;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 ,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 ,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 :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 12 0次 ,手术成功率为 90 .8%。平均无肝期为 (2 1± 3.5 )min ,受体总手术时间为 (4 6± 4 .5 )min ,一周生存率为 87.2 %。结论 :良好的手术野暴露、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大鼠胰腺移植后早期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胰腺移植后早期病理变化。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组),冷缺血2h组(Ⅰ组),冷缺血2h再灌注1、3、6、9、12、24h组(I/R1、3、6、9、12、24)。H—E染色后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I/R1、3、6组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结论细胞凋亡是胰腺移植后的早期事件,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早期主要的死亡方式是凋亡,而不是坏死。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03年4月,术前无呼吸系统疾病行肝移植163例,监测术后2周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其治疗效应.结果: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76%(124/163),治愈92%(114/124).各并发症的治愈率分别为:胸腔积液100%(113/113),肺部感染92%(76/83),急性呼吸衰竭91%(59/65),肺水肿98%(58/59),肺动脉高压98%(101/103),肺不张100%(4/4),气胸100%(2/2).结论:单腔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安全有效.肝移植术后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导致气管插管时间的过长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吸痰时无菌操作和通畅呼吸道引流是防治肺部感染与肺不张的重要措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类型.肺动脉高压与肺水肿主要与肺的血管张力及肺循环血量相关,处理以扩血管、利尿为主.  相似文献   

15.
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5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结果:移植大鼠术后24小时存活率92%,术后1周存活率84%。结论: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模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大鼠胰肠重建式单纯胰腺移植动物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建立胰肠重建式大鼠单纯胰腺移植(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lone, PTA)的方法. 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NDC组,n=10)和PTA组(n=22);糖尿病大鼠采用脲链霉素诱导,PTA组血管吻合采用供胰腺腹主动脉绊(含腹腔动脉及脾动脉)及门静脉绊(含脾静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及左肾静脉分别行端侧和端端吻合(袖套式);胰腺断端与小肠行Roux-y式吻合. 并于术前和术后1, 3, 7, 14和30 d监测受体质量、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和空腹血糖. 结果:PTA组平均手术时间:供体为(32.2±12.7) min,受体为(63.4±15.9) min,移植物均无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为(48.6±18.3) min. PTA组除11例(50%)于1 mo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均成活1 mo以上;并发症主要为胰漏及继发性胰腺炎(7例,31.8%);成功的胰腺移植后1 d血糖即下降,3 d达到正常;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均减少,14 d后基本稳定. 结论:成功的PTA可有效恢复糖尿病大鼠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2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共98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3.6%。单因素分析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参数,结果发现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级为C级、术中出血量>2 L、输液总量>10 L、术后前3 d补液至少1 d液体平衡≤-500 mL、低蛋白血症、输注血制品>4 L、重症监护室(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补液至少2 d液体平衡≤-500 mL共8项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肺部并发症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至少有2 d的液体平衡≤-500 mL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及ICU留观时间≥5 d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前改善低蛋白血症,术中控制输注血液制品量,减少ICU留观时间及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人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11月施行的15例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例(26.7%)。其中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2例,单纯胆瘘1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1例。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9.
胰脾联合移植在胰腺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后的自然过程 ,了解供脾在延长胰腺移植存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封闭群Wis tar大鼠作供体和受体 ,受体动物在移植前肌注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发生 ,术后通过非空腹血糖监测胰腺存活 ,定期处死动物切取移植胰 ,观察组织学变化。实验分为2组 :单纯胰腺移植(A组)和胰脾联合移植(B组)。结果非空腹血糖变化 :A组术前及术后2、6、10、14d分别为(25.59±4.50)及(8.10±1.59)、(10.11±2.17)、(19.02±4.66)和(24.46±1.13)mmol/L(n=7);B组术前及术后2、6、10、14、20、28、36、44d分别为(25.30±3.57)及(8.11±1.59)、(7.95±0.99)、(8.12±1.16)和(10.01±1.51)、(11.40±2.61)、(14.26±2.92)、(18.14±6.41)和26.01mmol/L(术后36d内n=7)。胰腺存活时间 :A组为(11.71±1.80)d ,B组为(39.00±2.77)d ,两组相比P<0.01。组织学观察 ,A组第3天表现为淋巴细胞小量游出浸润 ,第7天大量淋巴细胞游出和浸润 ,第12天胰腺自身结构严重破坏 ,第20天广泛纤维化替代 ;B组淋巴细胞游出和浸润缓和 ,胰腺结构损害轻且缓慢。结论胰脾联合移植能明显延长移植胰存活。单纯胰腺移植和胰脾联合移植后 ,移植胰均受到急性排斥反应损害 ,但胰脾联合移植后移植胰的排斥性损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