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经积极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77.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MMSE评分、ADL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6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奈派齐治疗,2组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患者的认知评估能力、智力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配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黎明  袁建虎 《临床医学》2009,29(10):34-35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0.1g/d,并给予对症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吡拉西坦2.4g/d,尼莫地平片90mg/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恢复情况、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与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SOD、GSH-Px、CAT高于治疗前,MDA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OD、GSH-Px、CAT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BVL、BVM、BVH、FIB、PC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57%和5. 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能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Va 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有效率、治疗前、治疗4周时、治疗8周时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分布及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U=3.512、χ~2=4.501,P0.05),在治疗第8周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1,P0.05)。结论相对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a D,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13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单服多奈哌齐,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对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DAS-Cog和MMSE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例65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5mg/片)1片/日夜间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120mg/日口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MMSE 和 MoCA 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运用多奈哌齐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6个月、12个月 MMSE 及 MoCA 评分的改善较单独运用多奈哌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应用多奈哌齐,联合应用多奈哌齐和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MoCA 评分以及 MMSE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提示两者合用可能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l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处理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于双侧乳突区加用低频电刺激干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痴呆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经12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增高,CDR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及记忆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而对照组患者仅有记忆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aD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其总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记忆力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联合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16.6±3.0)分和(41.2±8.9)分,观察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19.5±2.5)分和(46.0±8.1)分;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氟西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尽早摆脱病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VD患者102例,抽签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采取尼麦角林+多奈哌齐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31%(43/51)高于对照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BI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44-4145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我院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精神状态,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定认知能力。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实验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3.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3,P <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临床效果显著,显著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Va 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a D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情况,给予控制血糖、血压、降脂和改善脑血液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尼莫地平。2组均持续服用12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进行评定,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MSE、ADL及CD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MMSE、ADL评分分别为(19.5±4.0)分及(24.7±7.9)分,对照组MMSE、ADL评分分别为(16.1±4.7)分及(28.4±11.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CD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后症状逐渐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伴发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114例VD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帕罗西汀,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艾司西酞普兰。比较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长谷川简易智能评定量(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测定血清BDNF和S100B蛋白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7%,对照组为80.7%。治疗后,2组MMSE及HDS-R评分、BDNF含量显著升高,ADL、SDS及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100B含量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的SDS及HAMD评分、S100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1%(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伴发抑郁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胡秀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90-229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性痴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巴氏指数(BI)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前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62例。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联合组在尼莫地平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比较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2组巴氏指数(B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IGF-1、Lp-PLA2、NLRP3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MSE、HDS、MoCA、ADL、BI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均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Lp-PLA2及NLRP3相对表达量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VD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状态、日常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和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1例,3组患者在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艾地苯醌、尼莫地平和两药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 3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艾地苯醌组和尼莫地平组 MMSE、MoCA、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 均<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 <0.05)。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有2、1例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后出现面部红热、血压下降,调整降压药后好转。结论艾地苯醌和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多奈哌齐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2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安理申5mg每晚临睡前口服1次,同时行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安理申5mg每晚临睡前口服1次。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分别为(16.3±3.3)和(23.1±4.3),ADL分别为(38.8±11.5)和(67.7±13.4);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别为(15.2±3.2)和(17.8±3.8),ADL分别为(38.6±12.0)和(58.3±12.0)。同组前后对照及两组间治疗后MMSE、ADL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1.6±8.2)和(8.9±4.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0.9±8.6)和(18.2±6.3)。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多奈哌齐联合电刺激小脑)改善血管性痴呆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9/43)与对照组25.58%(11/43)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