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经外周静脉用药的药物毒性。方法将受试动物分为8个剂量组,观察静脉给药后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Bliss法计算LD50,统计分析其对大鼠的外周血细胞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给予腹腔注射3次后,再皮下注射,观察其有无过敏现象发生。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为515.5mg/kg,同时肝、肾功能的损害和心肌酶学的改变也明显减轻。20只动物进行过敏实验,观察到一只动物有过敏现象。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一种很好的新型改进性药物,它经过修饰后,明显的减轻了药物对心脏,肾脏和心脏的毒性损害作用。有望批量生产,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制备具有稳定磁性、能够携带化疗药物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磁性、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大小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实验,以粒径大小、纳米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3个指标考察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搅拌速度及糖化比率四个因素的四个水平,从中选出最优化组合,并以最优化组合重复实验,验证试验条件的稳定性以及实验的可重复性.先行制备半乳糖化白蛋白,将阿霉素、半乳糖化白蛋白、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在精制棉仔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变性固化、乙醚洗涤等工艺制作出载药纳米粒,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大小.结果运用最优化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197±32)nm,载药量(48.79±4.47)ug/mg,包封率(94.34±3.32)%.结论上述优化条件稳定,试验的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具有半乳糖基和稳定磁性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并对半乳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的糖化比率、磁性及药物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将乳糖和白蛋白用还原胺法合成半乳糖基人血白蛋白(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Gal-HAS);采用滴定水解法制备直径在70mm左右Fe3O4磁性纳米粒.再将半乳糖白蛋白、Fe3O4磁性纳米粒及纯盐酸阿霉素按一定的比率混合,通过在精制棉子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固化变性、乙醚洗涤等工艺制备出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半乳糖白蛋白的糖化比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将纳米粒溶于生理盐水中,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半乳糖基磁性纳米粒的运动情况,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粒径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结果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糖化比率为32;Fe3O4纳米粒径在(70±30)nm左右,粒径均匀;阿霉素的含量为58.45μg/g,阿霉素的包含率为97.53%;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粒迅速向磁铁的方向移动并发生聚集,当磁铁与纳米粒的距离加大时,纳米粒运动速度减慢,并沿磁力线的方向成串珠状聚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e3O4颗粒均匀分布在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结论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具有较高糖化比率、稳定的磁性、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以及释药速率可控制等特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载药工具.  相似文献   

4.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研制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目的:制作具有稳定磁性、能够携带化疗药物的白蛋白纳米粒,并对白蛋白纳米粒的磁性,药物含量进行检测。方法:将市售用Fe3O4粉末,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纳米大小的Fe3O4泥糊,将Fe3O4泥糊、纯盐酸阿霉素、人体血清白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在棉仔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变性、乙醚洗涤等工艺制作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磁性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荧光光度计测定含量。将纳米粒溶于生理盐水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粒的运动情况,通过检测溶液中的游离药物,观察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下,磁性纳米粒的稳定性,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内部结构。结果:磁性白蛋白纳米粒阿霉素含量为57.5μg/g,阿霉素包含率为98.3%,磁性白蛋白纳米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粒迅速向磁铁的方向移动并发生聚集,当磁铁与纳米粒的距离加大时,纳米粒运动速度减慢,并沿磁力线的方向形成串珠状聚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e3O4颗粒均匀分布在白蛋白纳米粒中,结论: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具有磁性稳定、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释药速率可控制的特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载药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方法使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纳米粒.肝动脉注射,分别于注药后5、15、30、60、120min处死,立即取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注射后5 min后最高,为15054.4 CPM/g,各时相前者的肝摄取率均为同时刻后者的2,3倍.两药在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的分布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主动靶向性,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主要分布肝脏,其它的脏器含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组织制成匀浆,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肝:D靶肝>D非靶肝、C>B>A;心脏、肾、血浆:A>B>D、C;脾:B>A、C、D;肺:B>A>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15~30min达峰值,而半乳糖化后,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5 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因此,静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MTT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 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 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及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组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家兔一次性颈静脉给药,检测自制药物与普通阿霉素在药动力学方面有无差异及了解新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均予颈静脉置管、注射、抽血,一组按3.0mg/kg给予阿霉素;一组按63.2 mg/kg给予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每次抽血1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以氯仿-甲醇液萃取阿霉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检测色谱峰高.根据阿霉素标准曲线求血清中阿霉素浓度.以"3P87"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阿霉素与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与阿霉素相比,实验组药物的消除相半衰期延长了1.9~3.2倍,清除率是阿霉素的0.5369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阿霉素的1.3697倍.结论阿霉素经过与白蛋白、磁性微粒结合,并以半乳糖修饰,改变了原药的体内分布特性,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增加了靶器官肝脏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于HepG2细胞,并设A组:RPMI-1640对照组、B组:普通盐酸阿霉素组(ADM)、C组: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 M)组、D组: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组、E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Gal-MADM M)组.药物作用后以β-actin基因作为参照,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hepsin B-mRNA的表达差异,应用Transwell 小室检测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并用裸鼠肝癌皮下转移模型检测对体内侵袭力的影响.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Cathepsin B-mRNA表达降低较其他各组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侵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减少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裸鼠肝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侵袭力的作用较阿霉素、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为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大肠埃希菌、金葡球菌分别感染小鼠腹腔后 ,氟罗沙星静脉给药 ,以诺氟沙星为对照 ,观察并评价氟罗沙星体内保护作用及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内注射致死菌量 ,静脉给药 ,用Bliss法分别计算各组小鼠感染后半数有效剂量及 95%可信限。结果 :氟罗沙星对大肠埃希菌、金葡球菌感染小鼠的静脉给药 ED50 分别为 0 .343mg/ kg,4 .597mg/ kg。两种细菌对小鼠感染的静脉给药保护效果优于诺氟沙星且毒性低。结论 :氟罗沙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抗菌素 ,值得研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兔VX2肝癌的磁介导热疗作用。方法将成模后的荷瘤白兔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B组,游离阿霉素组;C组,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D组,Fe3O4纳米粒组;E组,阿霉素磁性纳米粒组;F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化白蛋白。各组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按2mg/kg阿霉素计算),除C组外,其它各组置交变磁场中作用30min,期间监测癌中心区、癌边缘区、正常肝组织和直肠的温度变化;观察治疗后14d的肝癌体积、肝癌的生长率、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D、E、F组癌中心区和边缘区温度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直肠(P〈0.001);A、B、C组各部位的温度无明显升高。治疗后14d,F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生长率为-15%;肝癌细胞可见大面积坏死,平均在70%以上,癌灶及癌边缘可见栓塞的铁磁微粒,而右肝未见铁磁微粒的沉积;其它各组体积增大3、5~13倍,肿瘤生长率显著增加(127%~568%),肝癌细胞中至轻度坏死(0%~70%)。结论交变磁场下,A、B、C组癌组织升温达到42℃以上;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组织有独特的靶向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热化疗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护肝中药“五田保肝液”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护肝中药"五田保肝液"的用药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设计实验,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并记录其死亡情况,确定急性毒性实验中五田保肝液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量。[结果]半数致死量实验中未测得LD50,最大给药量实验获得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228 g/(kg·d),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的120倍。[结论]护肝中药"五田保肝液"急性毒性反应低,临床常用药物剂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张弘炜  范健 《现代医学》2000,28(6):362-364
目的对比研究阿霉素和脂质体阿霉素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将脂质体阿霉素与阿霉素分为几个不同的剂量组,观察静脉给药后两种剂型的急性LD50、小鼠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液生化变化及两药物组动物心、肝、肾、胃肠道等脏器的病理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脂质体载药可将药物LD50提高60%,动物毒性死亡率降低,动物血白细胞和血液生化改变明显减轻。病理检查提示脂质体组动物心、肾、胃肠道病理损害减轻,而肝、脾病理改变两药物组相仿。结论脂质体载药后可降低阿霉素对动物心、肾、胃肠道等重要脏器及全身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5-氟尿嘧啶(5-Fu)两种不同制剂急性毒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iv)、腹腔注射(ip)两种途径,观察小鼠给予包封有5-Fu的GalCer脂质体或5-Fu注射剂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iv5-FuGalCer脂质体和iv5-Fu的LD50分别为270.1、189.6mg/kg;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2.0~327.5、144.7~247.6mg/kg。ip5-FuGalCer脂质体和ip5一Fu的LD50。分别为380.2和257.7mg/kg;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310.6~461.1和213.1~352.5mg/kg。5-FuGal—Cer脂质体和5-Fu相比,两种制剂的iv、ip给药途径的LD5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5-FuGalCer脂质体急性毒性小于5—F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哈萨克医常用药材白喉乌头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发生情况和中毒表现.方法 通过对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白喉乌头原药材粉末混悬液,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测定脏器系数;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白喉乌头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给药后2 h内小鼠出现自由活动减少、濒死时呼吸频率加快、角弓反张等中毒症状,死亡高峰在2 h内;随剂量增加,死亡率增加,LD50=3.21 g/kg,95%可信区间为2.74~3.75 g/kg;小鼠染毒后,心、肝、脾、肺、肾的脏器系数与空白组的差值分别在0.04%、0.60%、0.25%、0.22%、0.19%内.结论 白喉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应引起临床用药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Magnetic albumin microspheres entrappingadriamycin ( ADM- MAM) is a novel chemothera-peutic compound with site- specific drug delivery,which was exploited and developed in 1 970 's[1] .However,there wasno detailinformation indexed onits toxicity[2 ] . In recentyears,we studied the toxici-ty of the compounds 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scopi-cally and also gotits value of LD50 .1 METHODSAND RESULTSBased on the method previously reported[1] ,thecompound of ADM- MAM was synthesized[14 ]…  相似文献   

17.
珊瑚姜油对常见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珊瑚姜油(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oil)对耐药菌的作用以及珊瑚姜油的急性毒性,以确定珊瑚姜油的抗菌作用和安全性。方法纸片法药敏实验,探讨珊瑚姜油对耐药菌的抑菌作用。通过空腹灌胃法,观察珊瑚姜油对小鼠毒性反应,测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珊瑚姜油对耐药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耐药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P<0.05)。松油烯-4-醇含量为79%的珊瑚姜油的抑菌作用明显好于含量为34%的珊瑚姜油(P<0.05)。珊瑚姜油LD50为1 790.427 mg/kg。结论珊瑚姜油为低毒性药物,对耐药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松油烯-4-醇是其主要的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蒲黄消炎颗粒的急性毒性,为畜用临床剂量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蒲黄消炎颗粒按原生药4 g/mL的浓度及40 mL/kg的给药容量,24 h内给昆明种小鼠灌胃1次,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第1、7、14天的体重并无差异;小鼠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蒲黄消炎颗粒最大耐受量(MTD)为原生药160 g/kg(成人临床拟用量的333倍)。结论:蒲黄消炎颗粒在临床常用剂量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