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兆奕  刘丽敏 《临床荟萃》2013,28(1):14-16,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的ACS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50例)、10mg瑞舒伐他汀组(52例)和20mg瑞舒伐他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7天开始给予辛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及术后4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 3组间PCI术前的hsCRP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hsCRP(8.1±2.7)mg/L、(7.9±2.4)mg/L、(8.4±2.3)mg/L,MMP-9(131.4±12.1)μg/L、(132.3±14.6)μg/L、(133.3±15.8)μg/L。3组患者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hsCRP(12.8±2.4)mg/L、(12.4±2.6)mg/L、(12.1±2.4)mg/L,MMP-9(190.6±10.2)μg/L、(196.7±11.2)μg/L、(198.5±13.2)μg/L,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和术后4周时,与辛伐他汀组比较,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和hsCRP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g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和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及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支架植入术后的ACS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
张素华  刘哲  张利宣  王静 《临床荟萃》2012,27(13):1123-1125
目的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ACS患者住院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意义及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ACS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10 mg组28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28例,阿托伐他汀40 mg组22例,均于入院24小时内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测定3组入院时及治疗5天后血浆BNP及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浆BNP及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20 mg组及阿托伐他汀40 mg组均优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BNP( 543±116)ng/L,(531±112) ng/L vs(738±121)ng/L( P<0.01); hsCRP(7.02±3.17) mg/L,(6.87±3.21)mg/L vs (9.32±3.43) mg/L(P<0.01),阿托伐他汀40 mg组优于阿托伐他汀20 m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BNP及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40 mg、20 mg作用明显优于10 mg.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测定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服用阿托伐他汀12周后的hsCRF水平。血清hsCRF含量测定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2周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服用前后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0 mg、20 mg的阿托伐他汀和10 mg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各2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的水平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并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血脂(除TG外)、血清中MMP-9和PAI-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组各检测指标除甘油TG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阿托伐他汀20 mg和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降低血清MMP-9和PAI-1的浓度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更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MMP-9和PAI-1的水平,效果等同于阿托伐他汀20 mg.  相似文献   

5.
宋国华  徐宛玲 《临床荟萃》2005,20(20):1177-1178
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形成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非特异的炎性标记物.增高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CS的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国外一些研究证实,Hs-CRP可作为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有学者认为他汀类调脂药物具有独立于调脂之外的直接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非调脂作用,可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本实验旨在探讨他汀类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Hs-CRP及血脂的调节作用以及在ACS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sCD40L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40mg.d-1组较10mg.d-1组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40mg/d,4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41例),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4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2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强化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ACS患者的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浆组织因子(TF)及血脂的水平;探讨氟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MMP-9、血浆TF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氟伐他汀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ACS患者4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心肌梗死(AMI)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正常对照13例(对照组).测定入院时血清MMP-9、血浆TF及血脂的水平.再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氟伐他汀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2周后再次测定用药后上述指标.血清MMP-9、血浆TF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ACS患者(AMI组和UAP组)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及血浆TF、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伐他汀治疗组MMP-9、TF的变化与血脂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升高,氟伐他汀治疗ACS患者2周可使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和抑制血栓的形成,且这种作用与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及罗格列酮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6水平,同时与80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1)治疗前ACS罗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别,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2)治疗后罗格列酮组hsCRP和IL-6分别为(1.96±1.04)mg/L和(10.32±4.16)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常规组治疗组hsCRP和IL-6分别为(2.75±1.20)μg/L和(15.15±4.56)mg/L,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明显下降(P<0.05)。但罗格列酮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罗格列酮治疗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ACS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探讨Hcy与hs-CRP及C-肽、ISI的相关性。方法对ACS患者60例,其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12例,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中hs-CRP、Hcy、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1)ACS组中Hcy及hsCRP与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Hcy与hsCRP两者之间正相关(r=0.427,P<0.01);在ACS合并有2型糖尿病组Hcy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ACS组及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ACS组中血清C肽、ISI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sCRP在ACS及ACS合并有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但在ACS与ACS合并有2型糖尿病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Hcy与C肽、ISI无相关性;ISI与C肽呈负相关,Hcy与hsCRP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与ISI及C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hsCRP、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但UAP组与A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TnT阴性ACS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hsCRP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6、0.712,P<0.01)。结论PAPP-A与炎症密切相关,在识别没有cT-nT升高的ACS患者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 10mg和 4 0mg阿托伐他汀治疗 8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做治疗前后对比及组间对比。结果 ACS患者血清hs -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8周后 ,两组患者hs -CRP、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和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升高 (P <0 0 5 ) ,大剂量组效果更好 ,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5、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 ,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 ,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12月入住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的ACS患者64例,同期因冠心病住院的非ACS患者(对照组)50例,检测患者血清SOD,hsCRP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globin,MYO)、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肌酸激酶MB亚型(creatin kinase MB,CK-MB)。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t=4.136,P0.001),hsCRP,MYO,cTnI,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6,-3.495,-5.578,-4.655,-4.614;均P0.001)。ROC曲线分析SOD,hsCRP,MYO,cTnI,CK和CK-MB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ROC AUC)分别为0.713,0.758,0.699,0.879,0.841和0.802。血清SOD与hs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相关(r=-0.493,0.548,0.404,均P0.01);血清hsCRP与cTn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SOD相关(r=0.671,-0.417,-0.493,均P0.01)。结论 cTnI与hsCRP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呈正相关,hsCRP与SOD呈负相关,说明氧化应激、炎症刺激、血液脂质沉积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血清soL-CXCL16,soL-ICAM1及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1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SAP组),另选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soL-CXCL16,soL-ICAM1及hsCRP水平。并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结果 ACS组比SAP组有较高的soL-CXCL16(P<0.05),soL-ICAM1(P<0.01)及hsCRP(P<0.05)水平,且2组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CXCL16与hsCRP、TG、CHO、LDL,存在相关性,而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但在ACS组、soL-CXCL16与soL-ICAM1有相关性,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检测soL-CXCL16s、oL-ICAM1及hsCRP水平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正常对照高血脂组(NH组)、ACS血脂正常组(A组)、ACS高血脂组(AH组)4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IL-1β、TNF-α。结果:NH、A、AH组IL-1β、TNF-α浓度明显高于N组(P<0.01),A、A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IL-1β、TNF-α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防治AC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共172例,并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四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sCRP水平,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查结果。结果(1)ACS各组与SAP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各组血清CysC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AMI组低于SAP组和对照组;(3)ACS各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同时ACS中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hsCRP水平与老年ACS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能是老年ACS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hsCRP水平对老年ACS的诊断和病情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普罗布考组27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降颅压及基础疾病治疗等),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5g,2次/d,连服30d;并于治疗前后进行2组神经功能评估(NIHSS评分)及hsCRP和SOD测定。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变化,神经功能改善,同时hsCRP下降,SOD上升;且普罗布考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8.0±25.4)vs(89.0±19.6)U/ml,P<0.05〕;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7±0.4)vs(3.9±0.8)mg/L,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可能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金虎  方庆 《临床荟萃》2012,27(20):1806-1807
近年的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1]。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hsCRP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律变异(HRV)参数、血清SOD、MDA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D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提高ACS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自由基及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54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4例,其中一般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共观察12周.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后各采静脉血1次,测定血浆MCP-1、hsCRP和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并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 一般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CP-1 (3.56±0.48)μg/L,治疗4、8、12周MCP-1分别为(3.68±0.36) μg/L、(3.56±0.35) μg/L、(3.52±0.33) μg/L;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CP-1 (3.58±0.52) μg/L,治疗4、8、12周MCP-1分别为(2.76±0.42) μg/L、(1.48±0.39) μg/L、(1.37±0.31) μg/L.一般治疗组患者治疗前hsCRP(6.62±0.55) mg/L,治疗4、8、12周hsCRP分别为(6.72±0.17) mg/L、(6.51±0.16) mg/L、(6.54±0.15) mg/L;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治疗前hsCRP(6.07±0.94) mg/L,治疗4、8、12周hsCRP分别为(5.20±0.68) mg/L、(4.14±0.68) mg/L、(3.05士0.55) mg/L.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MCP-1和hsCRP水平在治疗前与一般治疗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MCP-1和hsCRP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MCP-1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