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发作右侧肢体麻木无力3个月余,加重伴言语不清14天,于1994年12月24日入院, 患者于3个月前无何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  相似文献   

3.
所谓Moya moya病属脑血管闭塞性疾患。国内外均不少报告。本病原因不详,有人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另一些人则认为后天多病因性疾患。下面报告一例有头部外伤病史的所谓Moymoya病。病例报告患者晏×,男,21岁,工人。因头部外伤廿天,头痛伴吐两天于1977年5月31日下午6点急诊入院。缘于5月11日工作时不幸头部前额被击当即昏,片于刻头部出血送医院急诊,诊断为“左前额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轻度脑挫伤。”于予清创缝合,对症治疗,病情逐日好转住院半个月出院。出院时仅有轻微头痛,全身无特殊。5月29日晚突感头痛剧烈,右侧为重,呕吐7~8次。5月31日上午十点钟左右,头痛后发生抽搐,以右侧肢体为明显,至下  相似文献   

4.
<正>Moyamoya病(MM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及侧支循环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在DSA检查时显示模糊不清的血管网,如烟雾升起,故又名烟雾  相似文献   

5.
<正> 本病多数学者认为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个单独类型.1955年日本工藤以Willis环闭塞症首先报告.1966年日本铃木根据脑血管造影之特点像吐出的烟雾,故命名为烟雾病.至1974年底日本已报道518例.近几年欧美学者也陆续有报道,美国先后报道24例.1973年以来国内亦有报道,现将我院所见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Moyamoya病又称烟雾病(MM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脑血管闭塞性合并异常血管网形成的疾病,1955年由日本清水、竹内首先报道,至今病因未明,学说颇多,尚无定论,以自身免疫异常和先天发育畸形两种支持者较多。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10岁以下和30~40岁,女性与男性之比1.8:1,40岁后出现十分罕见,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病名称较多,又称脑底动脉环闭塞症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组病变部位相同,病因及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其特征是脑底大动脉(特别是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伴有广泛的侧枝循环及脑底部出现丰富的毛细血管扩张异常网,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此病最早(1963年)由日本铃木报导,乃因异常血管网的形态在脑血管造影象上仿佛抽烟时喷出的烟雾而得名。以后国内外陆续有报导,本文9例,已被脑血管造影证实,对其中一例经我院脑外科作脑血管搭桥术治疗,8例内科治疗,恢复均较满意,现结合文献复习,作扼要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郭峰  杨华  强永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2):1300-1300,1305
患者,女,14岁.以"发热12 d,左侧肢体无力5 d"之主诉入院.12 d前受凉后感头昏,测体温38 ℃,咽痛,流涕、打喷嚏,按"感冒"治疗3 d后症状好转.5 d前作手工时突感头晕,左上肢无力,持物坠地,行走无异常,无头痛,恶心,视物旋转及耳鸣等.在我院门诊给予阿昔洛韦,强的松口服无缓解后收住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克氏征(±),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无增减,左上肢腱反射( ),余肢体腱反射( ),  相似文献   

9.
Moyamoya病也称“烟雾病”“颅底动脉闭塞症”。最初由日本学者报告,系指双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基底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脑底部出现丰富的毛细血管扩张样的网状血管。Moyamoya是日文“艨胧”一词的译音,形容颅底异常血管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左侧肢体无力,以“急性脑血,管病”入院。近14年中有过2次排尿后晕厥史,余病史无特殊记载。查体:一切生命征如常,意识清,表情淡漠,眼底正常,左中枢性面瘫,有须抵抗,左半身感觉迟钝,左上肢肌力皿~F",左下肢W"Babinski 25征阳性。CT扫描:右颖顶部脑内出血,破入侧脑室。(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60ml)入院后,行右颖顶部钻颅、  相似文献   

11.
本组Moyamoya病(MD)24例,均经脑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现将其诊断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患者均行MRI及MR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焙果:MRI显示脑梗死8例,脑出血1例,1例MRI未见异常。MRA表现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均伴有脑底部异常血管网(Moyanloya vessel)形成。结论:MRA是诊断Moyamoya病的一种准确有效的非创伤性的影像学方法,并适用于儿童及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和对Moyamoya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Moyamoya病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1],主要依靠血管造影进行确诊,病因及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论。发病高峰年龄为10~14岁,40岁为另一小的高峰,女性多见。Moyamoya病常有头痛,但仅表现为偏头痛者极少,通常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因此,常易误诊。本文作者报道了1例偏头痛型Moyamoya病,再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的2例患者,对这一特殊类型的疾病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Moyamoya病最初于1956~1963期间,在日本的文献中有所描述,以后从美国、欧洲、中国、中东和澳大利亚陆续有所报道。“Moyamoya”这个名称是1969年Suzuki和Takaku氏形容动脉造影照片中的血管好像一小股烟雾,也可称烟雾病。本文作者报告从1973~1983年在新加坡发现的38例最后经血管造影所证实的Moyamoya病人。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5~65岁,平均44.3岁,37例为中国人,1例为高加索人,无1例为印度人或马来人。最初症状:58%为蛛网膜下出血,29%为运动性  相似文献   

15.
Moyamoya病是烟雾或薄雾致脑底异常血管网的形成,脑血管造影似烟雾影像而得名。Mourice等报道,主要发生在日本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其特征是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脑暂时缺血(TIA),实质性的非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发病可致突然死亡。在我国,以血管性头痛为首发的报道少见,我们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6.
刘扬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689-690
目的研究Moyamoya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早期识别、诊断。方法对12例确诊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脑血管MRA/DSA检查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具有发病年龄更轻,更易反复,临床表现相对较少、较轻而头颅CT/MRI常有更多、更显著的发现,头颅MRI常可发现颅底大血管异常流空效应等特点。结论注重本病的特点可加强识别,早期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头颅CT/MRI为基础,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  相似文献   

17.
柳玮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8):509-510
<正> 我院收治过多例Moyamoya—颅底动脉环闭塞症病人,通过CT扫描及脑血管数字减影检查,仅发现1例引起原发性脑室出血病人,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Moyamoya病(MMD)也称烟雾病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本病起病隐匿,一般呈阶梯式缓慢进展,早期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体征,易漏诊、误诊。MMD分儿童型和成人型,儿童型发病率高,成人型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成人Moyamoya病59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强  赵晖  董秀丽 《当代医学》2009,15(31):89-90
目的提高Moyamoya病(烟雾病)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成人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随访时间3~10年。结果首次发病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共32例(54.2%),其中有4例以后发生出血性卒中;首次发病表现为出血性脑卒中27例(45.8%)。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27例全部行脑-硬膜-动脉贴敷术(EDAS),其余表现为出血性卒中病例均行药物保守治疗。GOS评分预后好的51例,预后差的8例。结论烟雾病是一种复杂的多阶段的疾病,不同时段应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缺血期行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 d于2017年6月3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明显,完全不能主动活动,仅能在搀扶下行走,言语稍不清,患者无头痛、头晕,无肢体发麻,无意识障碍。行头颅CT提示左侧枕颞交界区、半卵圆中心、颞顶叶皮质区、胼胝体压部左侧部分见边界不清低密度影,门诊遂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无家族脑血管病病史。既往1年前反复感心慌,曾予以"心得安"对症治疗后缓解,曾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具体不详),但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