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张仲景为少阴阳郁而设四逆散,放在《伤寒论》少阴篇,以"少阴病"冠首,病机当为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壅滞,阳气内遏不能外达四末,阳郁内闭。因论述简洁引发争议,后世医家未从仲景六经出发,从药物组成、脏腑辨证法推测四逆散证病机,分别提出四逆散证属少阴、厥阴、少阳经。病在少阴:系少阴阳虚相对较少,从方剂组成、临床实践角度,都不太被后世认可;少阴邪热内郁:成无己首提邪热内郁,解释四逆产生原因,得到后世医家认同,但观其或然证加减用药多具温热之性,如干姜、桂枝、附子等,用温热药治疗邪热内郁证有欠稳妥。病在厥阴:"此方原系治厥阴热厥主方,后人不识其旨,烟没已久,今表出之","四逆"是"少厥二阴热邪为本",现代医家对此观点多有继承与发展,也有医家认为四逆散证病在少阳。随着四逆散广泛应用及发展,在六版教材《方剂学》《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肝脾不调"为基础来解释四逆散证病机变化是确切可行的。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  相似文献   

2.
论四逆散证并非少阴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乃《伤寒论》之名方。原文日:“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条文对此描述除四逆为主症外,余皆为或然之症。本病虽以“少阴病”冠于首句,然其与《伤寒论》中所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之条文迥然不同,而仲景又未给予明示;并且,随着后世方药理论的逐渐完善以及医家们对四逆散证的认识产生分歧,但诸多观点集中表现在其病机为何,以及是否属于少阴病上。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四逆散证见于少阴病篇,原文如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心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之”。四逆散证除四逆为主证外,余皆为或然之症。本病以“少阴病”冠于首句,少阴病的辨证纲要为《伤寒论》中281条所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显然与四逆散之症状迥然不同。四逆汤所主为少阴阳虚证,而四逆散所主为少阴阳郁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古今医家对四逆散方证的病机认识有热厥、寒厥、阳郁或热厥轻证三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认为四逆散方证病机当属“气厥”,即因气致厥之谓。这种观点,既与《伤寒论》厥证论治内容不矛盾,又和其方药机理相吻合,符合仲景的原意。  相似文献   

6.
卢文杰  王兴华 《光明中医》2008,23(2):156-158
四逆散是《伤寒论》的名方,叙证简单,方中药味少以及相关资料可能的缺失,以致后世历代医家对少阴病四逆散证的认识分歧颇大。仲景以后方药理论的发展对四逆散认识及应用的扩大,在认识少阴病四逆散证时,不免会产生影响,究竟仲景《伤寒论》少阴病篇中少阴病四逆散的病机原意为何?本篇试图作简要的探讨,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伤寒论》第318条,简单说明四逆散证之病机为少阴阳郁,且认为阳气内郁只是少阴阳郁证的一个病理阶段的病机概括,肝郁是少阴阳郁的一个主要病因,并通过一则医案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龚鹏 《四川中医》2010,(1):37-38
本文辨四逆散证少阴病归属。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医籍注解,从病名、病因、病机、方治等方面阐发,四逆散证确属少阴病无疑,四逆散诚调畅气机升降、出入之良剂。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 ,向被认为是探讨阳郁致厥、气机阻滞的证治 ,因而四逆散也就成为后世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基础方剂 ,应用相当广泛。由于仲景将其列入少阴病篇 ,且原文开头即云“少阴病 ,四逆……”,而其所用方药与少阴阳虚阴盛的四逆汤类方又相去甚远 ,故使得后世研习《伤寒论》者 ,对此颇有争议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证是否属于少阴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 ,反复推敲此条方证 ,认为四逆散证乃少阴病阳虚轻证 ,兹浅析如下。1 从四逆散证的病机及用药加减来看原文云 :“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张仲景拟定四逆散是针对少阴阳虚为本,复感外邪,真阳为邪所困,郁闭于内的阳虚兼郁之证,后世四逆散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这一变化是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逐步演变而来,对于其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汉以后医家对四逆散证病机的认识演变经历了萌芽、初步转变和成形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章光鑫  周晓虹 《河南中医》2015,35(2):442-444
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型分布以肝胃郁热型、肝胃不和型及脾胃虚弱型最为多见,分别占39.35%、21.89%和8.79%,与脾虚气滞型、痰气郁阻型、胃热气逆型、中虚气逆型及肝郁气滞型等构成本病的主要证型。治疗时以疏肝解郁、清热和胃为基本治则,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经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者服用四逆散加味汤剂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26例(46.4%),好转23例(41.1%),未愈7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残疾病.抑郁症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症状综合征,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抗抑郁药多从单一靶点出发,普遍存在抗抑郁谱窄、起效慢、副作用大的弊端.中药方剂以多成分、毒副作用小、多效应、协同作用强和整体调节为特点,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蒋真真  王忠山 《河南中医》2015,35(2):378-379
经间期出血主要证型有:阴虚内热证、湿热下注证、瘀血内阻证、阳虚不固证、肝失疏泄证、气虚失摄证。其治疗应注意阴阳并补、注重补血、分期用药、重视脾肾,重点在于保障阴阳转化的顺利,不止血而血自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搜集整理文献、梳理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PCS证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治宜抓住PCS病机,治疗肝胆脾胃失调为关键,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吴丽芹 《山西中医》2011,27(11):5-7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认为本病发病是以肾虚为病理基础,以气郁、痰浊、瘀阻为发病重要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交、虚实兼夹、寒热并存为病理改变,其病变脏腑涉及肾、肝、心、脾、肺,而以肾为先。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关键,脾虚、心神不宁是加重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肖相如 《河南中医》2010,30(5):422-424
四逆汤虽然是厥阴病寒厥的主方,但四逆汤并不能治疗所有的寒厥。对于热厥转化而来的寒厥,用四逆汤则力有未逮,张仲景认为多为死证。山西李可老先生的“破格救心汤”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8.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四逆散功效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化裁应用经验。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基本原理,卢尚岭教授提出肝气郁结是诸多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肝郁为诸郁之先,诸郁多与肝气郁结相关,是以气机郁滞诸疾内生,疏肝解郁可治百病。因而,临床常用疏肝解郁治法,相应方剂首选《伤寒论》四逆散。其具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故为疏肝解郁之祖方。卢尚岭教授结合临证所见,不断总结经验,创制疏肝解郁之经验方疏解汤,功用:疏肝解郁、调气活血,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胁胀满或疼痛、头痛、眩晕、心悸、脘腹疼痛、情志不舒、痛经等病证。  相似文献   

19.
肺热证气阴两伤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肺热证属于肺经气分证,风温热邪是其主要病因,热邪易伤津耗气;肺为娇脏,温热邪气侵袭,也易伤其气阴,因此,气阴两伤是肺热证的基本病机之一,贯穿于肺热证发病全程。  相似文献   

20.
赵红兵 《河南中医》2010,30(9):870-87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湿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