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补肾填精为主的补肾增效液对辐射损伤小鼠p53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共灌胃8天。灌胃7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辐射损伤。造模1天后取脾检测。p53 mRNA表达的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法;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运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用药组均能上调辐射后小鼠脾组织p53 mRNA的表达,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其中,阳性药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增效液通过调控与DNA损伤密切相关的p53基因及相关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促进辐射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辐射损伤模型小鼠β-链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子(TCF)及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造血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6.0 Gy X射线照射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小鼠,然后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补肾方小剂量组(100%浓度)、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200%浓度)、阿胶浆组,每组12只。另随机选取12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m L/10 g灌胃,2次/d,其余3组分别用健脾补肾方小剂量、大剂量和阿胶浆混悬液0.2 m L/10g灌胃,2次/d。9 d后处死小鼠,取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收集骨髓检测β-catenin、TCF及PPARγ蛋白表达情况,制作骨髓病理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情况,测定脂肪空泡面积。结果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β-catenin、TCF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PPARγ蛋白表达量及骨髓脂肪空泡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健脾补肾方小剂量组、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阿胶浆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β-catenin、TC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PPARγ蛋白表达量及骨髓脂肪空泡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尤以小剂量组明显。结论健脾补肾方可通过增强β-catenin/TCF通路的转导,抑制下游靶基因PPARγ的表达,从而抑制骨髓脂肪化,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补肾泻肝方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补肾泻肝方(主药:熟地黄、制首乌、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牡丹皮、黄连、水牛角等)治疗免疫介导再障的机理。Balb/C小鼠经^60Co5.5Gy 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用补肾泻肝方灌喂模型小鼠后检测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应用RT-PCR技术检测IFN-γ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周围血象及CD8明显升高、IFN-γ基因高表达则明显减弱。提示:调节免疫紊乱状态、减弱再障时的IFN-γ基因高表达,进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该方治疗再障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病理机并研究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神经细胞Fa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造成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Fas、Bcl-2染色阳性细胞的灰度值。结果:补肾醒脑高、低剂量组可抑制促凋亡基因Fas蛋白的表达,诱导抑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补肾醒脑方能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缓解兴奋性毒性损伤,保护大脑神经细胞,这可能是补肾醒脑方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CBA/J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及DBA/2×CBA/J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体酮组(3.33 mg/kg)、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10.47 g/kg)、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20.93 g/kg)、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41.87 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周。观察各组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后CBA/J小鼠的胚胎丢失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均明显下降(P0.05)。(2)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VEGFA蛋白阳性表达增强,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VEGFR2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与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VEGFA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VEGFA、VEGFR2、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补肾活血方低、中剂量组比较,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VEGFA、VEGFR2、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上调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VEGFA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对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改良Hulth法切开小鼠右膝部内侧皮肤,切断内侧副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并切断前交叉韧带,造成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组和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假手术组单纯切开小鼠右膝部内侧皮肤。造模2个月后给予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2个月。采用Micro-CT扫描小鼠膝关节,ABH/OG染色观察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膝关节β-catenin、MMP-13、Col X表达,RT-PCR检测Col X、MMP-9、MMP-13和OC基因表达。结果 (1)Micro-C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增加,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少于模型组。(2)ABH/OG染色发现,假手术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表浅层、移行层、放射层和钙化层4层结构清晰可辨,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无软骨细胞巢聚;模型组关节软骨组织表浅层细胞数量减少,移行层和放射层见到大量软骨细胞巢聚,潮线前移,出现双潮线;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关节软骨组织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3)β-caten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关节软骨细胞β-catenin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还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组织Col X、MMP-1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关节软骨组织Col X、MMP-1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4)RT-PCR反应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组织Col X、MMP-9、MMP-13和OC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关节软骨组织中Col X、MMP-9、MMP-13和OC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方可以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β-catenin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方对理化因素致骨髓抑制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白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补肾生血解毒方小、中、大剂量组,除空白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以60Co-γ射线复合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造血抑制,补肾生血解毒方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中药灌胃,其余2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含量的差异,real-time PCR检测骨髓细胞中GM-CSF受体α、β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生血解毒方可以明显提高AA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小剂量作用14d),显著增加外周血血清中GM-CSF含量和骨髓细胞中GM-CSF受体基因的表达.结论:补肾生血解毒方治疗AA发挥疗效作用,可能与提高GM-CSF活性和诱导造血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白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降脂方通过PPARγ-LXRα-ABCA1通路干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ApoE~(-/-)小鼠复制AS模型,随机分为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组(模型组)、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补肾降脂方组(补肾组)、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同品系、同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每组25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2周。HE、油红O染色法分别检测小鼠主动脉窦、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及脂质蓄积,Filipin染色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窦游离胆固醇;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脂质(TC、TG、LDL-C、HDL-C)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脉、肝脏组织PPARγ、LXRα及ABCA1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喂饲的ApoE~(-/-)小鼠呈典型的AS病变,主动脉窦可见大面积AS斑块及红染脂质,游离胆固醇增多;肝脏组织可见肝细胞结构紊乱,红染脂质蓄积;血清TC、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主动脉及肝脏组织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小鼠主动脉窦AS斑块面积、红染脂质、游离胆固醇均减少;肝脏组织肝细胞结构大部分清晰可见,红染脂质减少;血清TC、LDL-C含量降低;主动脉及肝脏组织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补肾降脂方可能通过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进而有效干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芩、柴胡提取物对CVB3m小鼠心肌炎凋亡及相关基因Bc 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VB3m病毒诱导Balb/c小鼠心肌炎模型,采用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 l-2、Bax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小鼠Bc l-2/Bax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柴胡组心肌组织的凋亡细胞指数均明显增高;两组心肌组织中的Bc l-2表达明显下降,而黄芩组下降尤为明显;两组Bax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病毒感染的3、5、7天的病理积分与Bc l-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黄芩、柴胡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具有减轻心肌的病理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受染细胞的凋亡有关,而黄芩的作用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为临床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思路。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以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进行治疗,设倍美力为对照,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卵泡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Bcl-2蛋白质表达空白对照组、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倍美力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Bax蛋白质表达空白对照组、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倍美力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调节免疫反应,抑制抗体聚集,阻抑卵泡异常凋亡,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miRNA-139-5p对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关系,探讨益气补肾方抗胃癌干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及鉴定CD44+EpCAM+SGC-7901 CSC;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NA-139-5p与Notch1的结合作用;qRT-PCR检测不同细胞株中miRNA-139-5p、Notch1与Jagged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株中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9-5p、Notch1与Jagged1 mRNA表达以及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磁珠能较好地分选出CD44+EpCAM+SGC-7901 CSC细胞株。转染克隆有Notch13’-UTR野生型载体质粒实验中,miRNA-139-5p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细胞中miRNA-139-5p的表达量显著减少,Notch1、Jagged1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1)。益气补肾含药血清干预后,胃癌细胞中miRNA-139-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otch1、Jagged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Notch1基因是miRNA-139-5p直接作用的靶基因,益气补肾方可能是通过调控miRNA-139-5p/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胃癌增殖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阳虑后大鼠耳蜗组织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耳廓反应灵敏的健康SD大鼠随机选取8只用于空白对照组,其余16只用于肾阳虚造模.采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0.02 g·kg-1im的方法造成肾阳虚模型,造模14 d后,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方ig3.1 g·kg-1组.治疗组造模结束后开始给药,连续ig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测试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随后处死动物.股动脉取血测试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在超净工作台上剥离耳蜗,用RT-PCR的方法检测耳蜗组织Fas 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耳蜗Fas mRNA的表达为0.210 1±0.025 6,模型组Fas mRNA的表达为0.551 4 ±0.090 3,补肾活血方组Fas mRNA的表达0.242 9±0.052 5.经统计学分析,模型组大鼠耳蜗组织Fas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活血方可降低肾阳虚大鼠耳蜗Fas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蜗组织中Fas蛋白的改变可能是促进肾阳虚后耳蜗病变发展的因子之一,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Fas mRNA的表达而起到提高听力,改善耳蜗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予补肾填精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尼莫地平口服。经过1个疗程(35d)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6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尼莫地平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补肾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补肾养血方对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卵巢凋亡调节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Zp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 BALB/c雌性小鼠,14 d后强化免疫,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补肾养血方低、中、高剂量(5.1,10.2,20.4 g·kg-1)进行治疗,以补佳乐(戊酸雌二醇0.6 mg·kg-1)为阳性对照,于造模后15 d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6周(每1周休息1 d)。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激素水平,Western法检测卵巢组织 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卵巢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卵巢Bcl-2/Bax下降(P<0.01),提示模型组卵泡Bcl-2蛋白的低表达、Bax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加速了卵泡的凋亡,导致卵巢早衰;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卵巢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卵巢Bax蛋白的表达均减少(P<0.05),Bcl-2/B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卵泡凋亡过快可能导致卵巢早衰,补肾养血方可能通过上调卵泡及卵巢间质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卵泡的过快凋亡,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5.
秦兰  刘晓  李巍  费飞 《世界中医药》2021,(4):592-596
目的:通过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ITP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周期及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能够显著下调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下调P5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升高G0/G1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P<0.05),对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及异常凋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补肾活血方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下调ITP小鼠IgG、SIgA含量及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改善ITP小鼠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陈玥    陈思  张蕾  钟伟萍  佘婧瑶  卢燕  王佩娟  王静 《陕西中医》2023,(5):556-561
目的:以透明带3多肽(pZP3)诱导的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探讨免疫性卵巢早衰可能的发生机制及补肾活血汤的潜在治疗途径。方法:将40只雌性B6AF1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及补肾活血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第1天、第14天两次予pZP3联合弗氏佐剂皮下注射造模,空白组同期予0.9%氯化钠溶液皮下注射;建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及补肾活血汤组分别予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戊酸雌二醇及补肾活血汤灌胃,每天2次。灌胃28 d后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及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呈现出典型的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表型(P<0.01);经补佳乐及补肾活血汤灌胃治疗后,小鼠血清E2、AMH水平上升,FSH水平下降(P<0.05或P&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40例,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分为清除组和耐受组,另选本院健康职工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大鼠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分子的表达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作为研究指标,判断干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情况。结果:各组健脾组和补肾组血浆在干预后CD3+、CD4+、CD8+、CD2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耐受组中P<0.05,补肾组血浆干预后CD28+及CD8+分子显著高于健脾组,P<0.05;两种药物血浆分别干预后,CD28+分子表达均显著高于清除组同期,P<0.05。结论:健脾解毒法和补肾解毒法均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免疫耐受期可能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重要时期,补肾解毒药物效果优于健脾毒药物,需要分子实验和临床实验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解毒方对大鼠单疱病毒脑炎后脑内神经营养分子如NGF、BDN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SV-1悬液经角膜划痕接种结膜囊内复制大鼠HSV脑炎模型,用Northern杂交与ELISA方法检测实验动物治疗前后脑内NGF、BDNF的mRNA与蛋白含量。结果:HSV脑炎大鼠及正常大鼠服补肾醒脑解毒方后脑内NGF、BDNF mRNA及蛋白均增高。结论:补肾醒脑解毒方对HSV脑炎后大鼠脑内NGF、BDNF表达有促进作用,提示补肾醒脑解毒方对HSV脑炎后遗症潜在着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肾抗衰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后血管组织蛋白质硝基化修饰的影响。方法:5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OR)、模型组(CHOL)、补肾抗衰片组(BSKS,1 g·kg-1·d-1)、辛伐他汀组(SIMVA,5 mg·kg-1·d-1);各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8,12,16周采血,最后1次采血后处死动物,无菌条件下取主动脉,检测血清环氧合酶-2(COX-2) 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p38 MAPK mRNA的表达,p38 MAPK阳性面积以及eNOS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造模的不同时期都可检测到 iNOS表达和蛋白质酪氨酸的硝基化,模型组内膜明显增厚、纤维帽较薄,斑块内有大量脂质沉积,血清3-NT水平明显升高,补肾抗衰片干预后,血清3-NT水平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而COX-2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发现,主动脉p38 MAPK mRNA,iNOS mRNA基因在正常组仅有少量表达,AS病变组p38 MAPK mRNA,iNOS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抗衰片也明显降低了家兔p38 MAPK水平;p38 MAPK mRNA,iNOS mRNA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辛伐他汀也有类似的抑制硝基化效应。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时,组织蛋白质酪氨酸发生硝基化损伤,中药复方制剂补肾抗衰片在AS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抗硝基化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38 MAPK mRNA,iNOS mRNA基因的表达以及影响iNOS/NO-COX-2通路中相关酶的活性,同时补肾抗衰片可能通过对抗硝基化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补佳乐对宫腔粘连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补肾活血方)、西药组(补佳乐)、中药+西药组(补肾活血方+补佳乐),每组8只。应用双重感染建立宫腔粘连模型后,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变化; Masson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纤维化; 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Yes 相关蛋白1(YA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最后将每组剩余大鼠与雄鼠合笼,7 d后记录胚胎孕囊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组的内膜厚度和腺体数明显改善(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纤维化明显减轻(P<0.05),而与西药组或中药组相比,中药+西药组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中药+西药组YA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 同西药组或中药组相比,中药+西药组子宫内膜YA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组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 同西药组相比,中药+西药组TGF-β1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相比,中药+西药组子宫孕囊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补佳乐能够有效抑制大鼠宫腔粘连,减轻子宫内膜纤维化,改善妊娠结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YAP1/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