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及易患因素.方法 本文通过对2010-08-01~2011-07-31在我院确诊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及易患因素进行了分析及临床问卷调查,评估.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高达17%,一年中新就诊精神疾病患者668人次,农民工占114人,诊断精神分裂症者106人,浙江打工者人数最多,占51.75%,广东次之占19.30%,福建占10.53%.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文化者占主流,其中初中文化55人占48.25%,小学40人占35.09%.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较高,打工地点及文化程度与农民工精神疾病高发病率有关,外出务工农民,因文化低、社会适应能力差,当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改变后机体内分泌发生紊乱,又不能正确调理,最终导致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82例纳入五家渠市政府救助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访2年情况分析.方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82例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访2年,于入组前及随访2年进行社会功能评定(SDSS)、依从性评定、复发率比较.结果:入组前于随访2年后依从性、社会功能及复发情况比较,依从性提高、社会功能改善、复发再住院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随访可以提高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十一五"以来国内外及我军精神医学的进展,提出"十二五"我军精神医学学科专业发展设想.方法 检索"十一五"以来国内外有关精神医学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十一五"以来,精神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在精神卫生服务、流行病学研究、网络精神医学、精神疾病病因学与病理机制研究、治疗学研究、应激障碍相关研究、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我军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官兵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我军精神卫生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建制及人员编制调整的影响,仍存在精神专科高技术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结论 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对精神卫生服务产生了新的需求.今后的研究热点仍会集中在生物精神病学、精神疾病治疗学、社会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发展等方面.谭庆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军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全军攻关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论文13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为教育护理训练在精神病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74例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按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教育训练。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3个月行为教育护理训练后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入组时(t=5.84,P〈0.01)。结论:持续的行为教育护理训练予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得到有效提高,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进精神疾病患者更好的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吴云万 《人民军医》2002,45(12):739-740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加剧 ,心理障碍的程度也日趋严重。美国曾做过一次抽样调查 ,约 30 %的美国人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纽约每年精神疾病发病率为 8 3%。 1993年调查发现 ,我国地方人群的重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1 2 %。美军把心理卫生工作作为军队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 ,基层部队均配备心理医生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成立了战斗应激干预队 ,有效地降低了非战斗减员。我军心理卫生工作起步较晚 ,基层广大官兵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 ,认识上存在许多偏差。努力校正认识上的偏差 ,树立正确的心理卫生观 ,对我军开展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0例,针对精神病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功能的改变。结果:80例患者在干预性护理以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会适应力总评分比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问题≠精神病心理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但是在我国,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了解得还不多,部队的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更晚,许多官兵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因此,很多官兵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者不敢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相似文献   

8.
贾红云  晏芳婷  贾淑云 《人民军医》2011,(11):1003-1004
分离性障碍是部队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之一,明显影响士兵的心身健康、职业功能以及社会功能。2009年10月-2010年9月,我们分析了我院分离性障碍住院患者27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表现,以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及指导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社区精神药物管理模式对精神疾病防治的影响.方法:对青海地区社区监管的5 327例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及药物监管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患者85.47%的以口服药物为主,32.16%的患者主动服药,64.24%的精神药品由监护人管理.服药自杀发生率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最多见,其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结论: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水平,规范化监管社区精神药品,可降低疾病复发及精神药物自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及焦虑障碍是常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精神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神经心理学问卷调查等手段。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及图像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可以定量化分析人脑的结构形态及功能连接等,为阐明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客观证据和参考依据。本文综述了磁共振影像学在抑郁症、焦虑障碍以及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飞行人员虽然经过严格的医学选拔 ,但神经精神疾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笔者通过查阅 1997~ 2 0 0 1年发表的有关论文 ,综合分析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情况 ,提出飞行人员神经精神健康评估在航空健康监督中的必要性 ,并探讨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方法。一、资料与方法根据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以飞行人员、健康鉴定、航空心理学、神经疾病、精神健康和医学停飞等关键词 ,查阅 1997~2 0 0 1年已发表论文 ,进行回顾性分析。二、结果195 0~ 1995年军事飞行…  相似文献   

12.
新兵精神卫生保障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搞好新兵精神卫生保障 ,对实现总后卫生部关于部队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5年规划的要求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以来 ,我院连续 2年为驻闽某部新兵进行精神卫生保障工作。我们体会到 ,把好新兵入伍关和及时诊治住院病人 ,是做好精神卫生保障的两个重要环节。1 把好新兵入伍关1 1 征兵时筛选淘汰 根据部队是特殊群体的工作性质 ,制定有关新兵精神卫生检测量表 ,不征召既往有精神病及有家族史、目前有可疑精神症状或心理不健康、性格严重偏离正常者。方法是 :组织接兵干部学…  相似文献   

13.
精神疾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工娱治疗也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娱疗法是通过工作、劳动、娱乐、文体活动等使病态行为得以纠正,有利于精神活动功能的恢复[1]。研究认为,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2]。长期追踪研究证实,对慢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工娱疗法可明显改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3-5]。为探索适应部队精神病患者的工娱治疗方法,笔者自2010-01至2013-12,结合部队患者的特点,在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中国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常模,为我军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1017名军人,以《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量表的总常模为13.57±11.54,其中陆、海、空三军总分与部分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部和战士量表总分与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问题。方法:收治56例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其中进行内固定术49例,外固定术7例;同时积极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结果:随访12-23个月,53例愈合,愈合时间2.8-12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44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病例总体满意率89.29%。结论:加强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军事航空的高速发展,航医的任务更加重大,工作内容更加繁重。这种形势下,航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1 深入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是航医开展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航医的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保健康”和“保安全”,用“保健康”来“保安全”。所以,航医首先应该掌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能够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保证每位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其次,航医要充分掌握航空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海军的战略转型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海军基层部队官兵对军事航海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必要为海军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军事航海心理学》课程。笔者主要阐述了海军各个层次的卫生人才通晓《军事航海心理学》的现实需要,并介绍了开设《军事航海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2018年某部队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情况和发病诱因,了解某部队精神疾病患病现状,为精神疾病预防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 对2018年某部队134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作为诊断工具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采集信息.结果 疾病谱分析结果 显示,排名前2位的是心境障碍69例(51....  相似文献   

19.
熊芸 《航空航天医药》2007,18(1):F0003-F0003
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导致大脑机能紊乱,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1],典型特征是: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贪乏和意志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重大负担.  相似文献   

20.
经上级批准 ,海军医学研究所将于 2 0 0 1年 4月 15~ 2 1日在上海举办航海医学心理学培训班。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日渐深入 ,心理因素对人的整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航海领域 ,特别是军事航海领域 ,包括平时战时的精神卫生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也给心理卫生工作增加了新内容。在这种背景下 ,船舶和舰艇上的航海医师、航海卫生部门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日益体会到心理学的重要 ,希望学习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技术。为了让培训班学员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海军医学研究所心理学专业人员于 2 0 0 0年对航海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