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证的治疗,常用有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即出血过多宜急止,有瘀停留当消瘀,血止瘀去须宁血,再以补益填其虚。但治疗血证,当务之急是怎样止血,以防失血过多而“气随血脱”所谓急则治其标也,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把胶、壳(石)炭类等止血药在血证上的联合应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治血四法出自唐容川《血证论》,其对血证的论述见解独到,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堪称血证之治法大纲.吴润秋教授临床治疗血证专宗唐容川治血四法,并对唐容川治血四法关系进一步阐发,指导血证临床辨证及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3.
对血证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认为以火热迫血妄行为主,但火热郁结可致血滞为瘀。瘀血凝滞,亦可郁而化热,以致血热与血瘀并存两者互为因果、表现“瘀热相搏”的病理特点,这类出血与单纯的血热妄行和血瘀络损均不相同,表现有血热、血瘀、出血等症候,治疗当予凉血化瘀,止其妄行之血。因此可以认为瘀血型血证是血证的一个特殊证型。从临床实际来看,多见于伤寒、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的DIC及肺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扩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出血。我们运用凉血化瘀法,采用南京中医学院研制的止血合剂、止血针(水牛角片、生地、山栀、  相似文献   

4.
气虚与出血的中医理论基础为"气为血之帅",气不摄血的具体表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瘀血与出血常互为因果,瘀血又与脾虚常常并见。中医治疗消化道出血应关注气血关系,重视"脾统血"的作用,注重保护脾胃,灵活运用《血证论》的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标本兼顾,往往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唐宗海及张锡纯论治吐血的异同.二者对吐血的病因多责之于气逆与火热,治疗以降胃止血为首要,并均注重消瘀.但唐宗海主张止血后再消瘀,张锡纯则以消瘀寓于止血中;急性出血,唐宗海予以独参汤,张锡纯则以独参汤配代赭石;对于血证复发,唐宗海立宁血及补血法,而张锡纯善用代赭石.认为张锡纯的论述对唐宗海治吐血四法可形成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血证论》,是清代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目前仍被视为治疗出血证的一般原则。笔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就唐容川的治血四法于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邹世民  韩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05-105,10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连续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本科住院发生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为本院急诊科ICU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应用静脉给奥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的同时口服大黄、白芨,对照组常规应用静脉给奥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胃脘部疼痛、不适症状缓解、大便潜血阴性均提前2~4d,住院天数平均缩短2.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方中大黄有下瘀、降气、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效;白芨有止血生肌、止痛之功效,且白芨质极粘腻,含胶质,性极收涩,为止血良药,归肺胃二经,并入血分以泄热,两者一消一敛,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联合应用大黄、白芨治疗急性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本方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且经济便宜,能有效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目前仍被视为治疗出血证的一般原则。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就唐容川的治血四法于此略陈管见。1止血为第一...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吐血证范畴 ,病因复杂 ,对其治疗 ,历代医家方法颇多。尤以清·唐容川《血证论》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本人多年临床应用经验 ,特总结如下 :1 止血之法止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一要法。《血证论》曰 :“存得一分血 ,便保得一分命”。在其治疗方法上 ,唐氏认为“血入胃中 ,则胃家实…… ,故必亟夺其实 ,釜底抽薪……”。言汉代张仲景用泻心汤治吐血 ,泻心实质是泻胃 ,为釜底抽薪之法。唐氏借鉴此法 ,提出“止血之法独取阳明”之论点 ,只有釜…  相似文献   

10.
唐容川,名宗海,清末医家。所著《血证论》一书,对气血的生理、血证的病理及证治等有着系统而精辟的论述。其中有关血证的治疗方面,体现了唐氏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临床尤具指导意义。本文即从其“治血四法”中探讨这一辨证论治的思想,以加深对唐氏学术思想的认识。“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唐氏在《血证论·卷二·吐血》(以下所述均出于此)中详加论述。现对其核心问题加以讨论: 一、不同阶段立以不同治法唐氏根据出血的不同发展阶段,立以  相似文献   

11.
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动血之由,惟火惟气耳。”是谁提出的?你如何理解?(15分) 答:是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其意思是治疗血证应明确出血的原因不外火与气两方面。因于火者,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止血;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出血,治宜滋阴降火止血。因于气者,有气苑、气虚、阳虚、气虚血瘀之分。气血并苑于上者,应清气降气以止血;气虚不摄者,当益气摄血;阳虚经脉失于温煦者,应温经止血;气虚血瘀者,宜益气活血以止血。二、简述脾胃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泄泻的证治要点。(20分) 答:脾胃气虚由中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引起。临床以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  相似文献   

12.
按清代名医唐容川所著《血证论》中治疗血的总则:一止血、二消瘀、三宁血、四补血.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此四法非单适于治疗吐血,诚亦治疗崩漏之大纲也.崩证发病急而血量多,古有“血山崩倒”之喻;漏证虽发病缓、血量少,但病势缠绵而淋漓不断,总的出血量亦不少.因之,无论或崩或漏,均可损失大量血液,甚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血为人身生命之源泉,因而治疗崩漏当以止血为第一要务.所谓“留得一分血,保得一分命”之语,强调得好.血止之后,离经之血,未必尽去,其不能复还故道者是为瘀血,瘀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且瘀血留阻经络,每可致少腹刺痛,或结为症瘕,壅而生热,亦常为崩漏复发之病根,故血止后又必亟须消瘀。然对较缓之漏证,则不必待血止之后方行消瘀,而应在止血方中兼用化瘀之品,可收血止瘀化之功,从而缩短疗程.血止瘀化之后,方可言宁血.所谓宁血,具有冶病求本,根除病患之意.但此法不能施之过早,过早反有除邪不尽之弊,至于补血,则是为了巩固疗效,用些益气生血方剂,扶助中焦受气取汁之能,  相似文献   

13.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因此止血乃当务之急.叶天士曾说过:"崩漏初起,宜先止血."唐容川亦说过:治血四法"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但崩漏致病之因甚多,不可不辨起因而专事止涩,否则,将如方约之所言:"若止塞其流而不澄起源,则滔天之势不可遏."笔者临床体会到,崩漏之因虽与寒、热、虚、瘀诸端有关,但与瘀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或单独为患,或与寒、热、虚夹杂为病.<内经>云:"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安."故此,笔者常用活血化瘀法为主,通因通用,配合补虚、温经、清热诸法治疗本病,常可收到不止血而血自止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血余炭,为人发煅成的炭。其味苦、涩、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止血消淤、利尿之功效。为民间常用的救急良药,下面介绍其用法三则。一、治血山崩(功能性子宫出血):本病来势急骤,若不能及时处理,往往会引起昏厥。血余炭能止血溢、理血络、消血淤、涩脉损,有止血而不留血淤的特点,故对因热陷胞宫,损伤阴络所致崩血不止者效最  相似文献   

15.
瘀热型血证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热型血证病机探析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血证/中医病机,血热(中医)十血瘀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体表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临床实践证明,不少血证患者,具有血热和血瘀同时并见的病理表现,提示瘀热引起出血是临床客观存...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中医血瘀证与出血证辨证施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血瘀证和出血证相互关系及辨治特点。血瘀证多由血寒、气滞所致,治疗多用辛温活血药;出血证则以血热、气逆为多,治疗常用凉润苦涩之止血药。然血瘀证与出血证二者常累及对方而相互兼见,如"瘀血出血"和"出血瘀血",故治疗中应活血与止血兼顾,选用化瘀止血药物,其内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益气止血法治疗血证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证是人体一切出血性疾病的总称[1].血证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出血各有其特殊性,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三大类:①实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②脾虚不能统血,气虚不能摄血;③淤血内阻,血不循经.综合临床观察,"火盛"及"气伤"引起的血证较为多见,因而清热、凉血、止血和益气健脾止血法较为常用.出血之病人,无有不虚者,诸多出血疾病由气不摄血所致者甚多.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归脾、补中之法,重用入十二经之黄芪,加前人用止血法时很少使用的白芍治疗血证,取得良效,现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侯军旗 《海南医学》2003,14(11):89-89,80
三黄胃血平由古典经方 (三黄泄心汤 )加味而成 ,方剂由大黄、黄连、黄芩、白芨和甘草六味药组成 ,具有凉血止血 ,养胃和中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三黄泄心汤加用白芨、甘草等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以急性胃溃疡动物模型为指标 ,观察了三黄胃血平的药效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受试样品 :1# 方 :大黄、黄连、黄芩 (3∶1∶1) (三黄泄心汤 ) ;2 # 方 :大黄、黄连、黄芩、白芨、甘草 (3∶1∶1∶3∶1) (三黄胃血平 ) ,由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研究室提供 ,使用时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混悬液。利血平注射液 ,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  相似文献   

19.
瘀血证,始见于《金匮要略、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本文拟就仲景所载“瘀血”、“瘀”、“干血”之原文,或载有“血证”、“热结”、“衃”等实属瘀血范畴之原文作一浅析。一、成因(1)因热:原文如“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热入血室,其血必结”。(2)因寒:原文如“血  相似文献   

20.
唐氏治血四法,止血以调气为主,侧重泻实降逆,不废补虚升陷;消瘀分别部居,强调“瘀血去则新血已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宁血首当宁气,着意澄本清源,调和脏腑气机;补虚(血)以补脾为主,补肝为要,补肺为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