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山  额都  青巴图  满都呼 《吉林医学》2007,28(7):921-92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方法及避免副损伤的措施。方法:应用德国产蛇牌腹腔镜及操作器械一套。全麻下进行,体位及穿刺点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同。穿刺证实胆总管后,对胆总管直径>1.5 cm者用针式电钩直接切开;胆总管直径<1.2 cm者用尖刀切开,纵行切开1.0~1.5 cm,直视下用常规器械或胆总管镜网篮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结果:本组40例中,38例成功,2例由于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镜下缝合胆总管困难者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微创的特点,胆总管Ⅰ期缝合更体现微创外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36例.结果 其中95例手术成功;26例腹腔镜下T管引流术;1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除一例因腹腔引流管脱落至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用于胆总管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后,切开胆总管,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行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0.95小时,2例短期出现胆汁样引流液,全组病例均痊愈,7天内出院,随访0.5~1年,未见胆道狭窄及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联合运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或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中、术后胆道镜,对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获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胆道残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也少于开腹手术.63例随访半年未见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其微创优势明显,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工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67例病人行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并工期缝合胆管。结果 67例胆囊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63例取出结石,2例阴性探查,胆总管工期缝合65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平均84min,平均出血30mL,术后24h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3~5d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管工期缝合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及T管引流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栋  杨震  董锡钧 《吉林医学》2009,30(15):1620-16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结石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对45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胆总管“T”型管引流,回顾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5例中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8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后随访2~28个月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结论: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实施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胆总管“T”型管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34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加T管引流术13例。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一期缝合术后2例发生短暂胆漏,经3~5d引流后胆漏自行愈合。手术时间65~165min;术中出血40~180ml;住院6~10d,随访1~2年无复发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替代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联合运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或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中、术后胆道镜,对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获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胆道残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也少于开腹手术。63例随访半年未见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其微创优势明显,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微创可行性.方法:分析38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3 h,术后发生胆漏32例,漏液均<100 ml/d,30例在3~7 d内停止胆漏,2例16 d后好转。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复查,示胆道通畅,无结石及狭窄。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冰冻胆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2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失血20~60mL,住院时间5~9d,术后残余结石3例(4.3%),均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28~35d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间33例腹腔镜下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240min,术中出血60-300ml。所有腔镜手术患者均放置"J"形内引流管,并I期缝合胆总管。"J"管6-8d后通过胃镜取出。1例患者因术中胆总管出血中转开腹,术后轻微胆漏1例,经持续腹腔引流2周后治疗痊愈。住院时间8-12d。平均随访40个月,患者无腹痛、寒热往来、黄疸等症状。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在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微创术式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的可行性及临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128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病人全部痊愈出院,B超复查未见胆道残余结石。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疗效好、安全。该术式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体现了微创外科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优缺点.方法本组101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2例行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无一例出现并发症;82例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出现胰腺炎,1例可疑肠漏,3例因患者不能合作未能取石,其中有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为微创手术,各有其优点,比较而言,前者更优于后者,但不能完全取代后者,故术前应行全面检查,严格评估,尽可能地将住院时间、费用及合并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2例行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82例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2例胰腺炎,1例可疑肠漏,3例因患者不能合作未能取石,其中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均为微创手术,各有其优点,故术前应行全面检查,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将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合并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联合对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A组);选择同期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79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肠功能恢复等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中结石直径、结石数目、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手术时间、T管的留置、术后胆漏、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各具优缺点,根据自身掌握的微创手术技术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病例,均能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而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团队的密切配合,以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的应用,能使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LC+LCBDE)微创手术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西部医学》2012,24(1):114-11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7年8月~2010年10月应用胆道镜、腹腔镜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月拔管,顺利康复,无一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道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难度虽然较大,要求高,但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处理胆管下端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 2月到 2 0 0 2年 7月用三镜联合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 2 3例。其中 ,2例有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史 ,1例有腹腔镜胆囊切除史。结果 1例术中结石未取出 ,安置T管 ,术后通过T管窦道激光碎石。 2 2例嵌顿结石取出后 ,胆管一期缝合 ,4例术后保留鼻胆管引流 ,14例术后保留输尿管导管引流。 1例术后胰腺炎 ,手术并发症率 4.3 % ,无死亡。结论术中三镜联合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和死亡率低 ,嵌顿结石取出后可作胆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19.
温钦  熊炜  黄治国  杨宁 《黑龙江医学》2006,30(4):249-25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11~2005-11间收治2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0~120 min,平均58 min。住院时间3~15 d。均痊愈出院,无1例肝外胆管损伤。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辨认正确解剖胆囊三角,是防止肝外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胆总管探查术后结石的残留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开腹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的结石残留率为29.9%;第一次手术取出胆总管结石>3枚者的结石残留率为42.9%,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