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病病因从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或作温邪。目前,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杂气学说基本观点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认为杂气学说与六淫学说相比,在病因特性的描述更细致,更符合温病的临床特征,在发病观点上也有独到之见。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把温病中温毒传染性强,易引起大流行的温病病因传统称为疫毒(或疫气、毒气、戾气、杂气)但是就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之血分证而言,较概念化,在指导具体温病辨证时,尚须结合各种温病、病因、病机,病理的特殊性进行运用。据此,本文以温毒(流行性出血热)所引起广泛出血性疫斑为主要特点,进而对其概念、成因、产生机理等问题作初步探讨。故不揣谫陋,兹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4.
三、厥证的主要证型厥证病因繁多,见症复杂,历代分类颇不一致,有以五脏分的肝厥、肾厥;有以病因分的酒厥、色厥、暑厥、中恶等;伤寒、温病分阴阳寒热,杂病分气、血、痰、食诸厥;本文分类原则一是根据病机分类使之有利于辨证论治,二是合伤寒、温病、杂病诸厥为一体,分为寒、热、气、血、痰、食、蛔、水八类.其中,中恶归于寒厥;痛厥归于寒厥或瘀血;暑厥、酒厥归于热厥;色厥归于血厥;肝厥归于气、寒、热之厥;肾厥归于寒厥、热厥.  相似文献   

5.
温病病因四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习历代医家有关温病病因及传染流行的论述,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温邪主导温病传染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不属于温邪的疬气是温病传染流行的根源所在,建议组构温病的温邪和疠气二元病因体系。  相似文献   

6.
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疠气学说形成后,却未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故认真学习及发扬疠气学说的唯物创新精神,重视其发展迟滞的原因,真正形成一个有别于六淫学说(包括温邪在内)的温病病因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温病学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 ,而且可以辨治杂病。卫气营血理论是杂病辨治的重要方法 ,在用其辨析疾病浅深层次方面 ,叶天士更有辨病机“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杂病辨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温病学舌诊理论及叶天士辨舌论治的经验 ,对于杂病诊治有着特殊的意义 ;温病学诸多治法和方剂用于杂病有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伤寒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系中医名著,均论述外感病,是临床非读不可医书,历代医家伤寒和温病学派之争至今尚未统一,实质上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补充了伤寒之不足,研究其内在关系,有同有异,为此,个人通过教学临床多年认为伤寒与温病必须统一,总结出规律性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伤寒温病法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亦非少见,中医内科学一书,本人统计,全书约有三分之一的证候所选方药均选自伤寒温病法,究其原因,杂病之虚实,与伤寒入里之太阴少阴厥阴病和温病化热入里的湿热,气分、血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10.
晋唐时期的温病理论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唐时期,伤寒温病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医家开始试图从病因与治疗上对伤寒与温热做出某种区别,比较突出的是对疫病病因及其传染性方面的认识,并提出了"伏气""戾气""时行"等新概念。在温病治疗方面,主张在治温病初起时应加入寒凉药。医家们在原《伤寒论》方的基础上进行化裁,将原本辛温发汗的方子,转化为辛凉或辛寒发汗的方子,为后世温病治疗开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温病病因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梳理历代医学温病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有关论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括剖析。认为应超越温病与伤寒学派争论的局限,以更高层次的外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属于外邪的六淫和疠气二元病因理论,进而形成融合寒温的外感病学。  相似文献   

12.
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立了辨证论治法则,为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就《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作一概述。一、阐明了温病主证及病因张仲景“勤求古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在《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相似文献   

13.
以伏气温病立论,结合虚劳理论,系统论述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则,并通过临床疗效验证其证治规律,认为艾滋病的病因类似于温病理论中的杂气,证候分型可总括为内伤杂病证型和外感热病证型.治疗内伤杂病证型应以内伤杂病治则为纲,兼以凉血解毒、辛凉发散,以保存正气、杀灭邪气为要;治疗外感证型应以六经、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为纲,兼以益气养营,以截断传变、防止闭脱为急.艾滋病各种复杂的症状在长期的病程中有规律可循,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已病防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孔伯华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是温病学派大家,在学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将其推广到既治疗外感热病又治疗各种内伤杂病。他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在温病学派偏寒凉注重养阴化湿的基础上,善用滋阴清热、芳化淡渗之品治疗温热病及内伤杂病。先生认为今人的体质多见阴虚、肝热、脾湿,也可以说是“郁热伏气”的体质,感受外邪则发为伏气温病,为饮食劳逸情志所伤则发为内伤杂病。阴虚肝旺者治以滋潜柔肝.  相似文献   

15.
本人在从事湿温病的教学和临床中,偶有心悟之处即笔录之。现仅就在概念上易于含混之处和自己的心得部份,整理如下。一、学习湿温病应掌握三个基本概念, (一)湿邪为湿温病的主要病因。湿温病系以病因命名,其致病因子为湿与热,但湿为有形之邪,热为无形之邪。热为湿中所蕴之热而倚附于湿,故吴鞠通谓湿温病为“湿中蕴热”。在湿温病的病理变化中,湿邪居于主导地位。 (二)只有首先弄清湿邪的性质,才能掌握住湿温病的病理特点。湿为阴邪、其性重着腻滞、且有蒙上流下的特性,才能理解和掌握湿温病初期发病较缓、中期易恋气分、后期多致伤阳等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明代著名医家吴有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严格实践,系统阐述了杂气的概念、性质与致病特点等,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预测到了致病微生物的客观存在,对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思路与现代实验医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杂气学说自身的缺陷、传统中医理论的排异、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固有治学方法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杂气学说并未发展为病原微生物学。总结历史,反思杂气病因说的沉浮,对于中医学的现代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病因学史上,明代医家吴有性(1561—1661?)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可谓独具一格,成就卓著。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严格实践,系统阐述了杂气的概念、性质与致病特点等,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预测到了致病微生物的客观存在,对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思路与现代医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吴有性之后,杂气学说并未得到继承与发展,更不用说发展成为病原微生物学。总结历史,反思杂气病因说的沉浮,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疫病"是感染杂气所致,首次提出杂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流行时间捉摸不定的外感病邪。强调杂气发病类型为"伏而后发",即杂气为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不同,吴又可提出杂气为"邪伏膜原,表里分传",即以膜原为中心,而后出表、入里。故治疗疫病既要扶助正气,亦要祛除邪气。祛除杂气以宣通疏利为本,用药上善用走而不守之大黄,而慎用守而不走之黄连等寒凉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治疗方案遵循了《温疫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之治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程钟龄《医学心悟》,从理论背景、四时气兼、明辨病因等方面对程钟龄的"六气相杂须辨论"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该理论以带有季节致病特色的夏月五气相杂为例,透彻地解释了六气相杂应如何辨别病因。"六气相杂须辨论"对临床六气所致病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以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忽视了温病方症及辨温病方症论治体系的研究;二是没有重视温病学中杂病辨治理论的研究.未来温病学应努力从以下四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①加强温病方症的研究;②深化辨温病方症论治体系的研究;③注重温病学中杂病辨治内容的研究;④温病学教学应以学习温病原著特别是方症相关的原文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