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晓雪  王育林 《中医学报》2019,34(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9,(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的子部·医方类皆列有《桐君药录》三卷。但俱未言及桐君为何时人,其书又出于何时,从而引出了种种歧说。日人时惟宗俊《医家千字文》之“呼各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古籍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国史·经籍志》等古代综合性书目对中医古籍的归类和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反映了编者对古代医籍内容属性的不同认识。中医药学著作的现代分类方法,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回顾曾经使用过的医籍归类和分类方法,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药图书文献整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1.《名医别录》的产生《名医別录》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亦载《名医别录》书名,但未题著者。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载《名医别录》由陶隐居集。宋代王应麟《玉海》仍题陶氏撰。自此以后,言《名医別录》的作者,皆从郑樵之说,题陶弘景撰。但是郑樵在他的《校仇略·书有名亡实不亡  相似文献   

6.
《全婴方论》又称《全婴方》,系宋代医学家郑端友所著。《宋史艺文志》未载,至《明书经籍志》始有“《全婴方》四册。”之记载。  相似文献   

7.
古《明堂经》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明堂经》在宋以后即散佚不见。《汉书 .艺文志》无著录 ,然《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多有著录。最早援引《明堂经》者为晋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及王焘《外台秘要》亦引用过 ,大部分内容尚保存于今存诸多古医籍中 ,其中有经脉及其发病 ,五脏重量及形象 ,六腑重量、长度及容量 ,五脏傍通诸项内容 ,脏腑经脉流注出入 ,腧穴 ,刺灸禁忌等。其成书年代似为东汉时期 ,其卷数据杨上善所见古《明堂经》应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8.
1979年,香港中外出版社出版了《华佗神方》一书,共22卷,301页,落款:“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华原孙思邈编集。”开卷还有“徐(大椿)序”、“沈(骧)序”,尤其“徐序”似更令人足信。此书销路甚广,不仅港澳,而且国内不少图书馆也纷纷订购,不少读者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急欲看看这部所谓“始得复出于世”的华佗“秘籍”。 果真它是已被湮没一千七百多年的华佗“秘籍”?查阅《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本草纲目》皆载《华佗方》10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载《华佗药方》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华佗药方》一卷。而这些书,早已佚了。《中国医籍考》云!“《华佗方》,《隋志》  相似文献   

9.
《千金方》约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历史悠久,版本较多,流传很广。《千金方》30卷,后经宋·林亿校刊始有93卷,这在《中国医籍考》中有载:“原书三十卷,析为九十三”。从历代经籍艺文志及私家书目也可粗知其版本情况。《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有孙思邈千金方30卷;明《徐氏家藏书目》有千金方93卷;清《四库全书总目》有千金方93卷,两淮马裕家藏本;《经籍访古志》有备急千金要方30卷目录1卷,宋刊本日·米泽侯藏,第四卷缺,以元版补之。千金翼方30卷目录1卷元版韦修堂藏。另有《真  相似文献   

10.
一、李当之著有《药录》的依据 李当之与吴普同为华佗弟子,吴普是三国时魏人,则李当之亦应是魏人。李当之著有《药录》和《本草》。据《隋书经籍志》所载《桐君药录》条下注云:“梁有《李当之药录》6卷”《太平御览》引书目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对宋金元时期的江苏针灸作一全面梳理,考证出见于著录的针灸医籍5部,涉及医家4人。通过对医家医籍的整理研究,概括总结当时江苏针灸发展的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提高针灸文献研究水平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杨氏创始“循经取穴”编纂体例和针刺原则以后,后世医家多沿其例,至今此法仍为医家采用。此书之出现,推动了明堂学术之发展。公元752年(天宝12年),王焘(约公元670~755年)《外台秘要》成,卷39据《甲乙经》大量引用《黄帝明堂经》原文,并称此经为明堂学之正经。而在王焘前,甄权(约公元540~643)曾修《明堂图》,孙思邈(公元581~682)《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屡引《明堂》之说,可见《明堂》之学在唐初的发展盛况。至王焘又将《明堂》列为专卷详加论述,尤可见明堂学影响之巨大。唐代明堂类著作,不限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  相似文献   

13.
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考证比较完备,收录《吴普本草》资料亦多,但其中有些问题,似有商榷的必要。孙星衍认为《吴普本草》就是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孙氏在他的《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化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序文所说,《吴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正史及相关史料,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传本建设.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并对不同传本按照[书名]、[作者]、[时同]、[版本]、[卷数]、[出典]、[自序]、[沿革]、[摘要]、[全文]、[备要]、[后记]进行著录研究,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予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历史上汉唐时期流传过《内经》古籍不同传本31种,现存《内经》古籍不同传本仅11种,分别录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分类中.结论: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是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原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资料建设.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内经》古籍著录四十七本,收录《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从西汉到唐中叶是《内经》各种古籍版本流传最早、最丰富的鼎盛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汉唐时期的《内经》古籍多数散亡,少部分流失于海外.利用现代先进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内经》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学发展的长河中,自古迄今,出现了不少的女医家。现将古今有影响的女中医,择要介绍如下。1 素女 传说是上古时(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位女医家,对脉诊极有研究,写有《素女脉诀》,是用来诊断病证的书。它与《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经》合称之为“三世之书”。但《素女脉诀》早已失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养生要方》、《素女秘道经》、《素女方》等书,后世未见。2 义女句 有人说义女句姓王,西汉时医家,河东(今山东省郓城、闻喜一带)人,是我国第一个女侍医(即太医,或称御医)。 义女句医术精湛,尤擅长妇科、儿科,名震朝…  相似文献   

17.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次逐条注释《伤寒论》全文。明清时期,由于宋版《伤寒论》流传较少,而《注解伤寒论》加有注释,易读易解,遂成为明清时期医家学习《伤寒论》的主要读本,流传较广。此书除元代刊本外,明代亦有多种刊本。考诸史志书目,可知《注解伤寒论》明代刊本主要有:熊宗立种德堂正德己巳刊本、嘉靖二十四年汪济川刻本、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万历二十九年吴勉学刻本等。森立之先生对《注解伤寒论》版本进行了研究,认为熊氏种德堂刊本是据汪济川刻本而重刻。对此,冈西为人先生在《宋以前医籍考》中提出异议:“按《经籍访古志》云:如熊氏明德堂刊本,据汪刻而重刻者。所谓明德堂,种德堂之讹明矣。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气功的养生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功疗法——包括内养功和强壮功,我国古代都叫做养生法。它具有益气养神、疏通经络气血和强身抗老的作用。如能持之有恒,可使人健康长寿。气功疗法属于“导引法”范围,起源古远,早在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证明,在公元前四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盛行用气功治病了。隋唐时期,已基本上形成一种学派,如《隋书经籍志》就载有“导引图”一书,《巢氏诸病源候论》也曾记  相似文献   

19.
正曲高和寡的古琴曲《阳春白雪》,其美妙旋律在神州大地回荡了几千年。这首古代高雅的歌曲,相传即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刘涓子不仅善鼓琴,还是一代骨伤大医呢。据传,晋末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当时遗留一部外科专著,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名《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史载:  相似文献   

20.
据现存资料记载,僧深(深师)为南北朝时期宋齐间道人;梅师,号文梅,为隋广陵僧人。两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好像没有任何关系,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引据古今医家书目"称:"深师脚气论即梅师",一句话将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历史上深师和梅师到底有没有联系,是否是一个人,笔者通过对《隋书.经籍志》、《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医心方》等书中有关僧深和《僧深方》的记载进行考证,结合其他历史事实综合分析,发现李时珍的结论是正确的,即僧深就是梅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