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屏气用力方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产妇入院时间次序,将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在第二产程中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屏气用力方法,观察组采用呼吸技巧进行屏气用力。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会阴侧切率、屏气用力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会阴侧切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屏气用力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采用呼吸技巧进行屏气用力,可减少产妇体力消耗,提高产妇分娩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娩球运动待产与自主式屏气法联合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应用分娩球运动待产,第二产程应用自主式屏气法分娩。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应用传统方式分娩,第二产程应用自主式屏气法分娩。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2.0%、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长、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先露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娩球运动待产与自主式屏气法联合可以促进自然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在新产程标准下实施第二产程自主用力对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疲劳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2017年6月至11月在新产程标准下实施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至8月的211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宫口开全后立即采用传统Valsalva用力方式指导屏气;将9至11月222例初产妇作为试验组,在宫口开全后采取自主用力方式。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疲劳程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疲劳程度、产钳助产、会阴侧切率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转入NICU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产程标准下,对分娩镇痛初产妇实施第二产程自主用力能够降低产妇分娩的疲劳程度、会阴侧切率及产钳助产率,改善产妇分娩体验和舒适度,从而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分娩中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未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75%,剖宫产率为8%,优于对照组60%和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能够提升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缩短产程时间,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126例单胎、足月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168例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产程时间:活跃期至宫口开全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器械助产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新生儿评分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果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我科273例自然分娩产妇,其中自愿接受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111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期未实施分娩镇痛的162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产后出血、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人次及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新生儿科人数及羊水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镇痛后疼痛程度降低(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对第一、第二产程有一定的影响,对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无影响,对羊水性状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晓琴  罗晓菊  黎兴美  周霞  吕行 《护理研究》2013,27(13):1220-1222
[目的]比较水中分娩与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结局,评价水中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6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志愿要求水中分娩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孕妇6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水中分娩;选择同期、无椎管阻滞禁忌证、志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5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分析两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情况、产后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结局及分娩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入水后与对照组分娩镇痛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入NICU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能够起到与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结合自主屏气用力应用于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初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于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行分阶段体位管理结合自主屏气用力指导的干预措施,另以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行传统接产方式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自主用力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保护情况及分娩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自主用力时间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保护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分阶段体位管理结合自主屏气用力干预措施应用于初产妇第二产程中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和自主用力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提高分娩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学敏 《全科护理》2020,18(23):3060-3061
[目的]探讨分娩凳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2例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予以常规方法行仰卧位用力,观察组予以分娩凳辅助坐式用力。记录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5 min时的阿氏(Apgar)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和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予以分娩凳辅助坐式用力可以有效缩短分娩时间,提高阴道顺产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并不会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镇痛对顺产初产妇分娩镇痛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4月在本院分娩的顺产初产妇30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5~8月在本院分娩的顺产初产妇30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全程一对一责任制助产陪伴分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分娩镇痛仪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3个产程的镇痛效果、产后7 d抑郁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3个产程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顺产初产妇在全程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分娩基础上采用无创分娩镇痛仪镇痛,能有效缓解顺产初产妇产痛程度,并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侧卧位在产妇第二产程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12月分娩的初产妇173例,分为实验组92例和对照组81例。第一产程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产程观察及护理。进入第二产程后,对照组按常规导乐指导屏气用力,采用传统卧位分娩;实验组由导乐协助产妇采取侧卧位并指导屏气用力,直至胎儿娩出。结果产妇在第二产程应用侧卧位分娩,第二产程缩短(P0.05);新生儿延长观察、血气分析及产妇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会阴损伤减少(P0.01或P0.05)。结论第二产程选择侧卧位分娩安全可行,可以根据产妇的需求在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位联合呼吸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程护理常规指导产妇选择传统体位及呼吸方式分娩,观察组根据不同产程指导产妇选择不同的体位联合呼吸干预分娩,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妇屏气用力时间。结果自然分娩观察组(46例)高于对照组(36例),剖宫产观察组(1例)低于对照组(9例);第二产程时间、产妇屏气用力时间观察组(41.45±8.60,32.42±6.50)均少于对照组(60.73±14.15,48.46±1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根据产程的不同予以不同的体位联合呼吸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屏气用力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14-217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妇的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待产的孕妇94例,以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观察组选择行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口开全时间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此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对新生儿状态无额外影响,不但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且有利于保障产妇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祝志娟  陈萍  陈蓉 《护理与康复》2013,(12):1119-1121
目的 探讨分娩球运动待产结合自主式屏气法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 将530例初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278例和对照组252例,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在助产士指导下使用分娩球自由体位运动待产,第二产程采用自主式屏气法;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和助产士适时指导,第二产程每次宫缩开始时,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用力.结果 观察组278例中241例自然分娩,对照组252例中195例自然分娩,两组比较,x2=7.889,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进展快、屏气用力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少、新生儿窒息率低、医疗干预少、疼痛程度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娩球运动待产结合自主式屏气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妊娠并且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初产妇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进入第二产程后,治疗组初产妇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对照组初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并记录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间、自然分娩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初产妇第二产程、屏气用力时间、分娩方式、会阴完整、分娩满意度、新生儿窒息、侧切助娩、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初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针对性采取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能有效地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6.
刘美蓉 《家庭护士》2008,6(4):1035-1037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观察组(100例)采用0.1%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100例)未实施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镇痛有效率为96.0%;两组产妇在产程中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和总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及缩宫素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缩宫素使用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 h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有缩短作用,降低剖宫产率,自控镇痛,同时增加了缩宫素使用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实验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长、疼痛等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长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自愿接受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81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式、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和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内徒手转胎头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分娩镇痛基础上采用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芳  孙玲珍  朱剑  马淑娟 《系统医学》2023,(12):182-185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丹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镇痛方式分为未进行分娩镇痛的对照组,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分研究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6.00%)、剖宫产率(15.00%)相比,研究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81.00%)更高,剖宫产率(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6、5.556,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251.46±32.63)、(50.68±7.36)min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初产妇疼痛评分(1.89±0.25)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可显著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减轻初产妇疼痛程度,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阶梯式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40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肌注药物、氧化亚氮吸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阶梯式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