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脑血管病患者医养结合模式中护理员教育培训体系。方法:建立以岗前培训、实习培训、继续教育系统培训及定期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护理员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医养结合护理员职业素养,以适应现代养老需求。结果:初步形成了系统、高效的护理员培训体系,护理员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都得到了大幅提高,持证上岗率达到85.5%;同时住院老人压疮发生率逐年降低,达到1.6%,患者对护理员满意度较2013年升高,达到95.5%。结论:我院建立的护理员教育培训体系基本适应脑血管病患者医养结合模式中养老照护需求,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花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现况,评估居家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为社区医养结合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调查员直接访问法,对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直接访谈,并填写完成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专业能力、工作情况及对该职业的认知等。[结果]花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队伍较稳定,但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不足、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较大,医养结合模式下居家养老护理员素质有待提高。[结论]居家养老护理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多方面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保障,护理员对其工作良好的认知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通过校企合作,组建护理研究团队,建立激励机制,以护士培训养老护理员和重建休养区管理流程为抓手,促进护士与养老护理员工作融合的实践过程。护士在培训养老护理员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提升了培训能力;在养老护理管理流程的修订、实施和绩效考核过程中提升了管理能力。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促进"医养"结合型机构医疗护理与养老护理融合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黄冈市福利院2015年养老护理人员护理知识调查,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分别调查2015年、2016年福利院养老护理员护理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养老护理员护理知识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后护理知识知晓情况和福利院老人满意率对比。结果与2015年未开展养老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培训前比较,护理知识知晓率由45.43%提高到93.14%(P0.05),养老院老人满意率由82.30%提升到96.70%(P0.05)。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里的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的生活护理以外,更要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医疗和养老护理相结合,按照各自的职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减轻家属负担,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所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护理方式是现在重点实行的社会养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7所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共1 546名养老护理员,用自行设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总体培训认同感得分为(4.35±0.62)分,处于认同(4分)与非常认同之间(5分)之间;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养老护理员是否有职业规划、培训基地认定时间、办学性质、是否开设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是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认同感整体较高,其中“培训师资”的认同感最高,“培训设施及日常管理”的认同感最低,应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加强培训基地的考察评价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教学设施,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质量,增强其培训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证参考框架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证参考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探讨专家对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培训体系指标的意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5和0.847,第1轮各级指标肯德尔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403、0.263、0.186(P<0.05),第2轮各级指标W值分别为0.410、0.362、0.355(P<0.001),最终确定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培训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培训体系可靠性和权威性较高,可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培训学员调查问卷数据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结果 ,对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培训效果以及学员通过培训后的考核结果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充分认可甘肃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员多元化培训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解释护理员的概念,从职业分类体系、工作地点、培训内容、职业发展空间方面对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母婴护理员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护理员的科学化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养老机构内的养老护理员按工作时间段分为试验组(n=75)和对照组(n=75),试验组接受校企合作模式职业能力培训,对照组接受由养老机构单方面主导的传统讲授法培训。结果职业能力培训后,试验组养老护理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上洗头、口腔清洁、卧床老人更换床单、更换集尿袋、叩背排痰法等五项护理技能得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水袋应用法、更换衣裤法、床上擦浴三项护理技能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企合作模式职业能力培训能有效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能力、提高其服务水平,可作为养老护理职业能力的培训方式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对36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探讨专家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知识体系设置的意见。结果本研究确定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知识体系包括职业态度和法律法规、老年人安全知识、生活照料、基本救护技能、常见疾病护理、心理护理、临终护理等7个培训项目和48项具体培训内容。结论养老护理员培训知识体系可靠性和权威性较高,对今后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长春市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与护理实践质量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与护理实践质量调查问卷对长春市345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总分为(70.47±12.51)分;护理实践质量总分为(97.05±18.15)分;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各维度与护理实践质量均呈正相关(P0.05);把握度、机构影响感和自我决定感是护理实践质量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 :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水平,可促进护理实践质量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完善养老护理员教育及培训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知水平,从而改善护理实践质量,完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工作时的身心体验及需求。方法 对14名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养老护理员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提炼。结果 共提炼出3个类属10个主题。类属一:积极的身心体验,包括责任感的驱使、职业认同感相对较高、同理心较强。类属二:消极的身心体验,包括精力耗费大、身体负荷重、心理压力无法排解、社会认可度较低。类属三:需求,包括受到理解、待遇提升、培训学习。结论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适当的晋升与奖励机制,做好养老护理员定期培训,重视并及时维护其身心健康状况,提高职业尊严和职业价值;积极促进养老机构的科技创新,提升养老护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机构整体照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近4年来潍坊市大中专护士从业养老机构的情况,分析专业护士不愿从事养老护理事业的成因,为提高养老护理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建言献策。方法 1按照养老机构的性质分层按比例抽样,采取实地取证的方法,分别核实2012、2013、2014、2015年的大中专护士人数百分比。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调查100名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机构从业的情况。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潍坊市大中专护士从业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结果 1潍坊市公办和医养结合型养老院的大中专护士就业率高,占本机构养老护理员总数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82.8、87.53;民办养老机构大中专护士平均百分比5.2,与公办的数量差异性很大。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大中专护士占比虽不高(平均19.4%),但逐年升高的幅度较大。2潍坊市的养老护理员大多是女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男性比例(19%)较高;公办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持有养老护理员证或护士资格证的比例分别为96%、95%,参保率100%,而民办养老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平均工作年限为(2.5±2.0)年,大多为临时工,有证的很少(12%),参保率3%;近4年来各性质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参加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率均较高;医养结合型及公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强,而民办养老院职业能力差,只是对老人进行生活照料;各性质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不愿从业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愿意伺候老人。结论政府应加大支持和投入,大力建设公办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制定并出台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政策文件,建立劳动工资自然增长机制和合理的福利分配体系,把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参照医护体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激励大中专护士从业养老机构,确保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满足老年护理需求,提高基层养老护理员的专业能力。[方法]利用二级综合医院在护理师资、教学方法、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质资源,设计教学模块,按需分层培训。[结果]提高了对基层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效果。[结论]以二级综合医院为依托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护理教育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目前养老照护人员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养老照护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在福建省74家投入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中便利抽取203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在职业态度中,护士与护理员在"我很热爱这份工作""老年护理工作非常有前景""我很满意目前的状态"等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目前养老照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护士与护理员在沟通交流、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临终照护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生活照料、(老年)专科护理、安全管理、按摩与抚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养老机构的护士及护理员之间在培训次数、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健全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养老照护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加大培训及质量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atson关怀理论在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宁波市某辖区2013—2014年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第1、第3期学员为对照组(62名),第2、第4期学员为观察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理论集中授课,技能操作以"讲解—示教—练习"模式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Watson关怀理论,适时融入各个关怀要素于课程培训中。培训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员对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情况;通过对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比较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对养老护理员职业更认同、态度更乐观,两组认为养老护理员服侍人地位低、无专业技术没有前途和是助人利己有意义的工作3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绩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照护技能操作时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在此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atson关怀理论应用于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培养,有利于改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人文关怀素质。  相似文献   

17.
综述国内外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总结现有评价指标及评价工具,为评价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照护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稳定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队伍和提升照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8月—2021年11月,便利抽样选择在广西14家三级及以上医养结合机构269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护者负担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照护负担总分为(41.83±10.52)分,90.3%的照护者存在照护负担;社会支持总分为(38.86±9.03)分,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均与照护负担总分、个人负担及角色负担呈负相关。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有不同程度的照护负担,社会支持为中等水平,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减轻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关于我国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的文献进行分析,为养老护理员培训的教学实施和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截止至2015年6月的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有关养老护理员培训的文献,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80篇,有关养老护理员培训的文献在逐年增多,作者大多数来源于职业技术学校、卫生学校、本科院校、医院等单位,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质性研究和试验研究较少。[结论]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研究日益受重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逐步被关注,但具体培训内容、职业准入模式、职业化道路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培训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宁波市3所养老机构的83名养老护理员进行10次集中培训,每次90 min。培训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老年人常见病健康教育与病情观察,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观察及护理,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思想道德修养和工作礼仪等。比较培训前后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得分。结果除了职业态度,其他核心能力培训后都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培训中注重学员学情,贴近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提高了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今后还需要完善考核体制,激励养老护理员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