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癫癎术后早期静脉应用德巴金(Depakine)抗癫疗效。方法:本组10例,术后立即静脉应用德巴金0.4g,将其溶于5%葡萄糖500ml中,持续静滴8h,每天2次(或间隔4h后重复给药),连续用3天。分别于给药后1、3、5h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静脉应用德巴金期间,8例未出现癫发作,未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所测血药峰浓度(Cmax)44.62~89.49mg/L,平均54.76mg/L;谷浓度(Cmin)13.37~37.68mg/L,平均35.60mg/L。脑脊液(CSF)浓度0.7~4mg/L,平均1.94mg/L。结论:癫术后早期静脉应用德巴金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1目的1.1尽可能切除致组织;1.2保留正常脑组织,避免切除重要功能组织。⒇2患者的选择2.1药物顽固性癫;2.2具有正常精神、生活状态的患者(智商IQ最好在70以上);2.3有病变伴有致癫灶的患者。3分期(phase)估价3.1初期估价(ph...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方法:10例癫手术患者均采用江苏伟思公司的脑电图仪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研制的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结合CT、MRI、神经心理学检查,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致灶的精确定位,并分别进行了前颞叶切除术、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脑皮质病灶+致灶切除术及功能区多处横纤维切断术(MST)、胼胝体切开术。结果:术后继续配合抗癫药物治疗,随访6~42个月,满意4例,显著改善4例,良好2例。结论:通过对患者的选择,致灶的精确定位及手术方式、技巧,术中辅以EcoG及DEEG描记监测,手术治疗控制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海军总医院经近 2 0年的努力 ,对顽固性癫采用外科治疗手段 ,如脑皮质切除术、颞前叶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慢性小脑电刺激术 ,病变切除术 ,对 1 0 5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 ,优良率达 88% ,其中有些病例随访长达 1 5年之久 ,疗效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 ,接近国际水平。对手术标本进行了病理学研究 ,提出了“病因病灶和致灶的确定”较为客观的观点 ,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癫患者术前、术后的评估方案 ,并对癫患者术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评估。同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编著了国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抗癫作用与脑内一氧化氮(NO)的关系。  方法:大鼠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致,行迷走神经刺激抗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脑皮质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的变化。 结果:PTZ致后,大鼠皮层、海马NOS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光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行迷走神经刺激(VNS)抗癫组动物上述脑区NOS阳性细胞及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  结论:VNS的抗癫作用与脑内NO的减少相关,VNS可能通过抑制脑内谷氨酸的释放而发挥抗癫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癫痫样发作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对经CT证实的脑卒中后癫痫样发作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总发生率3.9%,其中早期癫痫发作和迟发性癫痫发作发生率分别为1.4%和2.6%。全身性发作26例(50%),脑出血以部分性发作多见,脑梗塞以全身性发作多见。18例早癫中脑出血12例,34例迟癫中脑梗塞24例,脑卒中后癫痫以多个脑叶、额叶、底节、额叶_底节多见共37例。结论 脑卒中累及一个脑  相似文献   

7.
从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我们采用了F.L.Fischer公司ZD定向仪对8例药物难治性癫患者施行了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现结合文献就相关方面的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为9~39(平均22.9...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复习颞叶的局部解剖,探讨颞叶切除方法的改进。方法:(1)手术技巧的改进:①首先寻找侧脑室颞角;②经颞上回切除颞叶外侧皮质;③在直视下切除颞叶内侧结构(杏仁、海马、钩回及海马旁回等)。(2)在ECoG监测下,反复描记ECoG,尽可能切除致组织。结果:结果满意者38%,显著改善者占40%,良好者占10%,疗效差6%,无改善者6%。并发症:偏瘫加重1例,无菌性脑膜炎3例,记忆力下降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熟悉颞叶应用解剖以改进颞叶切除法,术后的并发症少,控制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呕吐型癫的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呕吐,不伴躯体抽动,常突然发作和停止,间隙期正常。脑电图示样放电,抗癫药治疗有效[1]。笔者在临床上曾遇8例,长期误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0~46岁;病程2~5a。1.2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张斌  栗洁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23-324
目的探讨对精神运动性或(和)大发作类型的颞叶顽固性癫癎患者,采用颞前叶加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临床表现、核磁共振(MRl)、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及连续3次头皮脑电图检查,诊断为颞叶顽固性癫癎,13例均采用颞前叶加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术后12例服用一种抗癫疒间药物,1例服两种抗癫疒间药物。随访10个月~5年,11例无癫癎发作,1例发作2次,1例发作3次(术前发作2~5次/d)。结论颞前叶加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治疗颞叶顽固性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电生理学检查的阳性发现是手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颞叶的复杂部分性癫可以手术治疗,但手术切除的颞叶及其内侧结构,往往都没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为此,我们对颞叶灶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以探讨颞叶癫发作的解剖学基础。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0例颞叶复杂性癫男女各5例,年龄10~35岁,...  相似文献   

12.
小儿睡眠障碍与夜间额叶癫疒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睡眠中的夜间运动发作或行为异常现象在儿童时期是常见的.它们主要出现于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在过去的几十年,因无录像监测以及皮层脑电图缺乏癫疒间样放电,很多学者把这种出现于NREM睡眠阶段的夜间运动发作统称为睡眠障碍(parasomnias).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有些NREM睡眠中的运动发作较传统的睡眠障碍(梦游、梦魇及觉醒错乱)存在不同的特征,如发作时间短,发作具有刻板特点及对抗癫疒间药有效,认为可能是一癫疒间性起源[1,2].进一步的研究已证实此癫疒间放电局限在额叶,故称之为夜间额叶癫疒间(noctumal frontal lobe epilepsy,NFLE)[3-6].小儿睡眠障碍和NFLE临床既有相似,又有重叠表现,故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许多学者就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对近年来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胰岛素瘤1例报告陈业希,吴祝东,徐小华[病例]女性,37岁。因间有清晨昏睡不醒4年,伴偶发性抽搐2年入院。4年前始出现昏睡不清醒至下午饮糖水后才清醒。病初数月发作1次,后发作频繁。2年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抽搐,能自行缓解,误以癫病治疗,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4.
伴有多系统临床改变的慢性荨麻疹1例报告冯志宏张存孝(吉林市医院皮肤科132001)1临床资料男性,36岁。5年前因受凉后全身起风团,瘙痒剧烈,同时伴腹痛、水样便,继之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经抗组胺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5年间每逢受凉后即可发作,抗组胺治...  相似文献   

15.
静滴地塞米松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滴地塞米松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宁夏煤炭职工医院儿科魏强孝1患儿,女,10岁,主因突发喘息1日,以支气管哮喘收入院。患儿4年前开始用支气管哮喘,呈间歇发作,发作时用氨茶硷、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缓解,间歇期无异常。今年5月因哮喘发作在外院治疗期间用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6.
VNS对癫(疒间)大鼠行为及脑皮层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迷走神经刺激器对癫大鼠的抗疒间作用及对额叶皮层氨基酸递质的影响。方法:利用A、B、C型刺激器对慢性点燃癫大鼠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癫大鼠接受不同刺激后1h、24h、1周时额叶皮层内的主要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递质含量变化和行为学变化。结果:发生变化的氨基酸递质主要是GABA,其中A、B组较对照组GABA含量高、Glu/GABA值低,B组刺激后1h、24h与对照组间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均有GABA含量高、Glu/GABA值低,B3组刺激后1d时(癫)发作明显减少,但4d后恢复到刺激前水平。结论:自制的中、高强度刺激器进行VNS可以减少1d内的癫发作,抑制癫主要是通过发生GABA递质变化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疒间与非癫疒间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疒间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疒间,8例(20%)为非癫疒间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疒间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疒间,3例(60%)为非癫疒间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疒间及非癫疒间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与非癫癎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癎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癎,8例(20%)为非癫癎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癎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癎3例(60%)为非癫癎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癎及非癫癎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咪唑安定静注加局麻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其中壳核内囊血肿5例,颞叶血肿12例,额叶血肿4例,顶叶血肿4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5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12例,需要照顾者7例,手术死亡1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27岁,因发现面部蝶行红斑8年,反复意识丧失、抽搐2年,停经38周入院。1990年仁济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近年维持量为5mg/d。1996年始因反复意识丧失、抽搐,诊断为SLE脑病。SLE脑病性癫癎发作,初起1~2月发作1次,孕期每2周发作1次。1996年3月患者因右视网膜剥离行修补术。入院查体:四肢指掌侧见毛细血管扩张斑,面部见蝶行红斑,雷诺症(+)。入院诊断:(1)孕38周,妊娠合并SLE伴SLE脑病性癫癎发作;(2)排除狼疮活动征象,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