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曾春晖 《陕西中医》2007,28(7):912-912,929
湿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乃外来之邪,是由于人体所处的生活条件的影响.如居处潮湿、汗出当风、淋雨涉及等都可感受湿邪,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如过食肥腻、生冷、酒酪,或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常,致津液不得运化敷布,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  相似文献   

2.
世人认为叶天士长温热,薛生白专湿热,其实不然。叶氏对湿邪之性质、致病特点均有精辟的论述,对于湿热性温病的治疗尤多发明,兹择要论述。一地区方域发病有别叶氏据《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精神,结合亲身实践,认识到东南沿海一带,地处卑湿,每值长夏之季,天之热气下逼,地之湿气上蒸,湿热相合,浸淫弥漫,人在气交之中,无不与湿热邪气接触,体虚者易感而罹患湿热病。故叶氏曰:“吾吴(今江苏吴县)湿邪害人最广”。二阳盛热化阴盛寒化湿有内外之分,外湿系感受“六淫”中之湿邪。内湿系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内停。亦有内、外湿相结合为患者,如嗜酒之人,内湿素旺,复感外湿,则内外合邪,湿蕴化热,而成湿热病。从脏腑来论,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共司水谷之受纳和运化。若脾胃功能失健,则水液运化障碍,聚而成湿,外  相似文献   

3.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阐明湿邪的致病机理,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湿证的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  相似文献   

4.
湿邪致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因湿邪具有重浊、黏腻、弥漫等特性,易与其他病邪兼夹为病。从湿与风寒暑燥火热相兼的角度,论述风湿、寒湿、暑湿、燥湿、湿热(火)的致病特点:风湿伤关节筋脉,重着郁阻;寒湿损伤脾肾之阳;暑湿伤津耗气并腻滞伤中;燥湿湿困伤津并见;湿热以伤脾胃为主,易阻滞气机;湿火伤中兼火性炎上。  相似文献   

5.
薛生白为清代名医,对湿温病深有研究。笔者重温薛氏《湿热病篇》,归纳总结出治湿温十法,简述如下。一、芳香疏湿法——治湿邪郁表之证薛氏云:“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  相似文献   

6.
叶腾辉主任医师为四川省名医,从医近50载,治疗湿热一证得心应手,立竿见影。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致病。《湿热论》中提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指的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相似文献   

8.
以<内经>和历代医家理论为依据,论述湿邪的起源、分类以及湿邪的特点,并总结前人提出的治湿四法,对湿邪因致病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即湿在上焦,宜宣气化湿;湿在中焦,宜健脾燥湿;湿在下焦,宜清利湿邪;湿在四肢,宜疏风胜湿.  相似文献   

9.
<正> 一、祛湿药的含义是什么?一般分为哪几类?各适用于何种湿证? 凡以祛除湿邪为其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湿之证的药物,称为祛湿药。湿与水异名同类,水为有形之湿,湿为无形之水。水散为湿,湿聚为水。二者虽可相互转化,但其性质类同,故每每水湿并称。本讲所述祛湿药,概括了具有祛湿和行水作用的多种药物。湿邪为病,有内湿、外湿之分。治疗时,外湿宜散,内湿宜化、宜渗,故根据祛湿药的不同性能,一般可分为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和祛风湿药三类。此外,尚有峻下逐水药(见泻下药)、清热燥湿药(见清  相似文献   

10.
马铖  张史昭 《新中医》2018,50(1):173-174
正湿有表里之分,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湿邪而致病者,称为外湿;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内湿。诊治"湿"在肾系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张史昭教授为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3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临床强调湿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对于湿邪的治疗尤其重视对气机的宣畅。现就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作一探讨。1湿阻气机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吴鞠通"气化则湿化"理论对肾脏病湿热证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学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3-463
祖国医学的肾脏病发病观 ,将湿热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病机制。如《症因脉治》很早就提出 :“湿热身肿之因 ,或湿热行令 ,袭人肌表 ,或先伤于湿 ,湿气久留 ,则湿热肿着矣。”现今医家更认为湿热、瘀血是肾脏病之主要标证 ,且有的医家认为湿热贯穿于肾炎病程的始终。虽为湿热 ,然湿与热相较 ,湿为阴类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与湿为依附 ,湿不去则热不清 ;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 ,以使湿热分离 ,是治疗肾脏病湿热证的关键。吴鞠通“盖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化也”。寥寥数语 ,实为治湿之要诀。也对肾脏病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  相似文献   

12.
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热病邪既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且湿热为患,虽以夏秋季节为甚,但四季皆可发生,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湿温的治疗,除主要辨明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以清热、化湿之外,下法对其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湿温病曾提出“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吴氏认为湿温病不可误作为腑实而早予攻下,否则可致脾气下陷,湿热内渍而生变。上述“三禁”是指湿温…  相似文献   

13.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从湿论治对于多种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理解湿邪致病特点及治湿之法,...  相似文献   

14.
湿为阴邪,其病因为身处湿地,汗出当风,淋雨涉水,以及过食生冷瓜果肥腻之品,都可感受湿邪。湿邪多有兼证,兼寒则为寒湿;兼风则为风湿;湿郁化火则为湿热;与暑相合则为暑湿,在脾胃脏腑则为里湿。由于湿邪重浊趋下,凝滞缠绵的特点,其辨证重点为舌苔滑腻,脉缓或濡。薛生白曰:“湿热之证,脉无完体。”所以,治湿有重苔不重脉之说。全身主要症状有身重,眩晕或头胀,汗出不透,肢体面目浮肿,以下肢为重,胸闷,脘腹痞满,不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排便不畅等。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湿为阴邪,来源于水,故通利小便为治湿之首选。治疗时,又当分辨兼湿,兼热,在表在里…  相似文献   

15.
刘林 《光明中医》2004,19(1):31-32
湿邪致病在温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代温病学家对温病中湿邪的因证脉治多有发挥。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中 ,对温病中湿邪的发生、致病特点、诊断、治疗有较全面而精辟的论述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本文就其对湿邪的治疗原则作一探讨。1 湿热相杂 ,当主祛湿温病中湿邪致病 ,往往湿热相杂 ,阴阳合邪 ,如油裹面 ,治疗互相制肘 ,颇具矛盾。叶氏分析了湿热相合的性质特点是“湿乃重浊之邪 ,热为熏蒸之气” ,二者的关系是“热处湿中” ,“热从湿下蒸逼” ,“在阳旺之躯 ,胃湿恒多 ;在阴盛之体 ,脾湿亦…  相似文献   

16.
孙世竹  孙伟 《北京中医药》2005,24(6):346-348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主要病机特点在于虚、湿(热)、瘀.其发病是在肾元亏虚、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等因素,致气血失和、脏腑机能失调,而产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迁延,则形成本虚标实、肾虚湿瘀之证,若湿邪久恋不去酿生湿浊、浊毒等病理产物,则进入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阶段.  相似文献   

17.
湿邪致病范围广泛,证候多样,根据病因可分为外湿致病与内湿致病,临床内湿致病更为多见。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极为密切,若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则会导致水湿病证,根据湿邪停留的部位不同提出相应治疗湿邪的方法,从脏腑和经络辨证论治,大体遵循"肺宜宣,脾宜健,肾宜温"的治疗原则,针药相配,综合运用以治湿,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马杰 《江苏中医药》2003,24(5):36-37
笔者在查阅和整理有关医籍后发现 ,历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湿邪为患的著述颇丰 ,源远流长 ,特别是关于湿邪的辨证与配穴的论述相当精湛。“湿”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名词 ,是对以“重浊、粘滞、趋下”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病证的概括。湿有内、外之分 ,“外湿”多因居处卑湿 ,阴雨湿蒸 ,冒雾涉水 ,汗出沾衣 ,人久处之所致。历史上 ,我国北方“干寒”之地 ,寒邪肆虐而湿邪为患较少 ,这或许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述寒邪在体内六经传变而对湿邪却很少著墨的原因。另一方面 ,南方长江流域“湿热之地” ,湿邪随时泛滥 ,这或许正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19.
湿阻证治心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仁泉  姜莉萍 《光明中医》2009,24(5):920-921
湿阻是脾胃病中最常见证型,其发病机制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劳逸失度致脾胃功能失调,湿邪阻滞中焦.临床辨证应在把握湿阻脾胃虚、实两组主要症状的基础上,辨明湿热的孰轻孰重.治疗应用温运脾阳,苦寒燥湿和淡渗利湿等法.其代表方为苍藿泻心汤.  相似文献   

20.
湿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秘,是指由湿邪所引起的便秘。笔者按证型分为湿阻胃肠、湿热阻滞胃肠及气虚湿阻胃肠3种。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湿阻胃肠 方某,女,38岁,1998年3月8日初诊。因便秘半年,在当地医院治疗疗效欠佳而来本院门诊。症见大便秘结不通,如不服泻药则5~8d方能解出少量烂便,伴肢体困倦,胸闷,腹胀,口淡粘腻,舌苔白腻,脉濡。辨证属湿邪阻滞胃肠,肠道传导受阻,治宜燥湿行气通便。以平胃散加减:苍术30g,姜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0g,姜半夏10g,炒槟榔10g,莱菔子15g,薤白10g,炒枳壳10g。服7剂后大便已通,且成形,余症均减轻。以上方加减连服20余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