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德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62-1163
目的:探讨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PBC的血清线粒体抗体(AMA)水平和AMA-M2,对30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AMA-M2阳性。结论:AMA-M2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有助于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生化检测法分别对40例PBC患者、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以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对各组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BC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以及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Ig G、Ig M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AMA抗体检测、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于PBC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临床/病理学诊断的PBC2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学与病理学特征。结果:25例中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均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21例;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升高,为524.9±214.4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17例,为461.1±248.9U/L,总胆红素升高8例,为274.1±161.6mol/L,均以DBIL升高为主。行肝穿刺病理检查12例,其中符合11例。熊去氧胆酸可延缓病程、改善胆汁淤积指标。结论:PBC主要累及中老年女性,血清ALP、γ-GT水平升高及AMA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和对AL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和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的差异,并分析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血清生化指标:AIH患者AST、ALT水平明显高于PBC、PSC患者(P<0.05),PBC和PSC患者ALP、GGT水平明显高于AIH患者(P<0.05),PSC患者TB水平最高,AIH患者IgG明显增高。血清自身抗体:PBC患者AMA阳性率为72.38%(141/195),AIH患者ANA阳性率为56.45%(35/62),PSC患者SMA阳性率是0。重叠综合征患者中ANA、AMA阳性检出率均为71.43%(5/7),SMA阳性检出率为14.28%(1/7)。并发症:PBC、AIH、PSC患者最终均可以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结论:AL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各民族可患病,主要累及中老年女性,血清酶谱、免疫学及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5.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条带法对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 ANA、SMA、AMA、pANCA、AMA-M2、SLA/LP、LKM-1和LC-1 等自身抗体.结果 AIH组以高滴度的ANA、SMA、pANCA为主,检出率为71%、65%、66%,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以ANA、 AMA 、AMA-M2为主,检出率为45%、96.7%、93.5%,显著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医学》2012,34(3)
目的 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 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 )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临床/病理诊断PBC的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线粒体抗体(anti 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阴性患者及合并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占78.6%(33/42),确诊时的平均年龄(61.1±10.8)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乏力(76.2%,32/42).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73.8%,31/42),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升高.TBil、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P=0.000,r=0.696;P=0.005,r=0.424);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P=0.002,r=-0.462).88.1%(37/42)患者血清IgM升高,81%(34/42)患者AMA/AMA-M2阳性.AMA阴性患者血清IgA、IgM水平低于AMA阳性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水平高于AMA阳性者.15例PBC患者合并SS,和未合并SS的PBC患者比较,生化及免疫学等多方面检查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C主要累及中老年女性,血清ALP、γ-GT及TBA水平升高及AMA/AMA-M2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AMA阴性PBC患者除血清IgA和IgM较低及血清TCho水平较高外,其他临床特征和AMA阳性者相似;合并SS的PBC患者临床特征和无SS的PBC者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邹麟  肖然  陈瀑 《重庆医学》2013,42(17):1946-1948
目的检测肝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水平,探讨肝功能损伤患者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70U/L的患者血清样本中的AMA-M2,阳性者同时用免疫印迹法进行AMA-M2检测,间接荧光免疫法(IIF)检测AMA。结果 120例血清样本中ELISA法、免疫印迹法AMA-M2阳性6例,间接免疫荧光法AMA均为阳性。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对血清AMA、AMA-M2抗体测定,有助于早期PB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拟诊或待排除 PBC 患者52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与免疫印迹(IBT)法测定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 M2亚型抗体(AMA-M2)、抗核抗体(ANA)核型及滴度、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 抗体)、抗肝细胞胞浆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结合 PBC 的诊断标准,分析抗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1)43例 PBC 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中,ANA 的阳性率与非 PBC 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AMA 敏感度最高(79.1%);AMA、AMA-M2、ANA 胞浆颗粒型、ANA 着丝点型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 PBC患者(P <0.05),特异度分别为73.8%、76.7%、82.9%、79.0%。(2)AMA 与 ANA 着丝点亚型2种抗体并联检测时敏感度增高(93.5%),特异度降低(56.7%)。(3)AMA-M2与 ANA 着丝点亚型2种抗体串联检测时敏感度降(14.0%),特异度增高(97.1%)。结论AMA、AMA-M2及 ANA 着丝点型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MA 与 ANA 着丝点型抗体并联检测用于 PBC 初筛较好。AMA、AMA-M2与 ANA 着丝点型抗体串联检测有利于 PBC 患者的排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确诊PBC患者自身抗体AMA/AMA-M2、ANA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5例确诊PBC患者与71例AIH患者血清ANA、AMA/AMA-M2等抗体.结果:55例PBC患者中AMA检出率为80%(44/55),AMA-M2检出率为58.1%(32/55),37例ANA阳性,检出率67.3%,其中11例(20%)均质型,7例(12.7%)为着丝点型,6例(10.9%)核膜型,5例(9.1%)为颗粒型,3例(5.5%)为核点型,6例(10.9%)为混合型;而71例AIH患者中AMA检出率为14.1% (10/71),AMA-M2检出率为2.8%(2/71),40例ANA阳性,检出率56.3%,其中4例(5.6%)均质型,3例(4.2%)为着丝点型,7例(9.9%)核膜型,9例(12.7%)为颗粒型,7例(9.9%)为核点型,10例(14.1%)为混合型.结论:PBC患者AM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指标,且AMA-M2仅见于PBC患者与AIH+ PBC重叠综合征的患者;ANA在PBC患者中的检出率仅次于AMA,但是不能单独用于PB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卢建溪  钱师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03-1304
目的分析多种自身抗体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包括10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4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8例AM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3例其他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传统的抗AMA-M2、抗AMA-M2-3E(BPO)IgG、抗AMA-M2-3E(BPO)IgA、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结果 107例PBC患者抗M2-3E ELISA法AMA-M2 IgG的检出率为86.9%。在AMA-M2 IgG阳性病人中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明显高于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有11例患者AMA-M2 IgG阳性,16例患者存在AMA-M2-3E IgG、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1种或几种的组合。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只在PBC患者和AMA阳性的自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被检测到,且抗gp210抗体出现在愈后差的患者中。结论 AMA和抗核抗体(ANA)检测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7例抗线粒体抗体(AMA)和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和ACA、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及免疫指标等.结果 ACA阳性组27例,ACA和ANA均阴性组40例.ACA阳性组脾肿大的发生率高于ACA和ANA阴性组(77.8% vs.40.0%,P=0.002).ACA阳性组黄疸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IgG水平和IgG异常升高率明显低于ACA和ANA阴性组[25.9% vs.55.0%,P=0.018; (41.62±45.96)μmol/L vs.(88.49±99.13)μmol/L,P= 0.012;(13.90±2.75)g/L vs.(18.32±6.34)g/L,P= 0.002;29.4% vs.60.0%,P=0.044].两组在其他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免疫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一ACA阳性PBC患者疾病的进展比ACA和ANA阴性患者更加隐匿.ACA阳性PBC患者是PBC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MA-M2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某些生化指标的差异,为临床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以31例AMA-M2阳性患者为PBC组,并以同期检测的有生化异常的10例甲肝抗体阳性的患者为HAV组,172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患者为HBV组,28例丙肝抗体阳性的患者为HCV组,将PBC组患者的某些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总胆红素、ALT、AST、ALP、GGT、LDH、CHE)分别与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对比。结果:PBC组与HAV、HBV、HCV组患者的ALP、GGT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LP、GGT在PBC中明显升高,可通过其升幅初步鉴别PBC与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7例早期PBC和44例中、晚期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PBC和中、晚期PBC相比,一般资料无差异;临床表现轻微;血清生化学指标多以ALP、GGT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少见;免疫学AMA及AMA—M2阳性率无差异,部分病例ANA、RF亦可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为Ⅰ~Ⅱ期。结论:早期PBC临床表现不明显。对无症状、不明原因的ALP、GGT升高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筛查,阴性时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可对PBC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例PBC患者检测M4、M9型。结果78例PBC患者中74例(94.9%)AMA及M2均阳性。35例其他肝病患者M2均阴性。20名健康体检者AMA及M2均阴性。结论AMA及其分型,特别是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伍煜伦  赵青山  陈素文 《广东医学》2012,33(24):3781-378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PB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均经熊去氧胆酸治疗,选取同期PBC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治疗。结果 PB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黄疸、肝肿大、脾肿大、腹腔积液。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GC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升高。观察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2亚型阳性率为96.7%,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36.7%,对照组分别为96.4%和39.3%。观察组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各生化指标(除三酰甘油外)均有显著改善(P<0.05),Ig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ALP、GCT、血脂水平及AMA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的诊断,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的意义。方法:将696例受试对象分为3组:(1)AILD组:其中AIH患者41例,PBC患者142例;(2)病毒性肝炎组:乙型肝炎患者184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81例,丙型肝炎患者160例,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32例;(3)正常对照组56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ANA、AMA、ASMA和ANCA;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型、SLA/LP、LKM-1和LC-1。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NA总阳性率为88.5%,高于其他各组(P〈0.01);AIH组ASMA阳性率为17.1%,高于其他各组(P〈0.05);PBC组AMA及AMA—M2亚型阳性率分别为84.5%和82.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病毒性肝炎组中丙肝肝硬化患者ANA阳性率较高,为40.6%。结论:ANA,AMA及其亚型、ASMA等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指标,对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病常规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发现和鉴别AIL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上常用的2种抗线粒体抗体(AMA)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其他结缔组织病(CTD)中的抗体滴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M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MA-M2共72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13.1%)略高于IIF(6.5%)。IIF诊断PB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8.1%和97.4%,ELISA分别为100%和91.6%。55例AMA-M2阳性而AMA阴性的患者,8例诊断为PBC,35例诊断为其他CTD。PBC组AMA-M2抗体滴度(中位数为64.8RU/ml)略高于其他CTD组(中位数为54.9RU/ml)。结论 :将IIF和ELISA同时应用于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测,有助于PB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罗德梅  赵建梅  张朝霞 《重庆医学》2016,(19):2623-262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门诊和住院的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51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例(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1例(PBC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分别为65.0%、40.0%、10.0%、5.0%、10.0%、5.0%;PBC组患者ANA、AMA及其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61.3%、100.0%和96.8%。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具有一定的特征,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