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面部受风寒而引起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常见于青壮年 ,一般起病急 ,短则数小时 ,长则 3~ 4d。症状高达高峰 ,患者常在清晨洗脸、漱口时发现口嘴歪斜 ,面肌动作差 ,面部疼痛 ,额纹消失 ,眼裂增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口歪向健侧 ,病侧不能作皱眉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炎系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祖国医学称为“口限歪斜”,俗叫“歪嘴风”。11年来我们收治了70例,应用了挑刺与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选择经诊断为面神经炎而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 ①局部有受凉或吹风史,突然起病;②有典型症状与体征。如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嘴唇沟平坦,口角下坠并牵向健侧。不能作皱额、皱眉、闭眼、露齿、噘嘴和吹哨等动作;③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黄彤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6(3):220-221,262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亦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皱额、闭目、耸鼻、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征,俗称“面瘫”等。 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及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皱眉、闭目、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患者起初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采用针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又名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病在面部,是一种常见病,以青壮年多发。本病发病急速,多在睡眠醒后出现面部呆滞,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斜。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我们以针灸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突发性,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肌肉麻痹.本病发病突然,病人表现为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其中以原发性周围性面瘫为多见,约占周围性面瘫病人总数的80%[1] ,病人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留滞于病侧齿颊间,病侧额纹变浅,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模糊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加运动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预后的影响及针刺时机的选择。[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患侧面颊区闪罐加面部肌肉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77例,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67例,有效率89%(P<0.05)。[结论]针罐结合加患侧面部肌肉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其预后与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及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皱眉、闭目、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患者起初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采用针灸,TDP中频,心理行为治疗48例,疗效均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2 0例 ,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性 1 3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小者 3岁 ,最大者 84岁。病程最长者 1 5天 ,最短者 2天。2 .诊断要点2 .1病前有劳累、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病人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2 .2晨起发现面部僵硬 ,面颊动作不灵 ;病侧额纹消失 ,眼裂不能闭合 ,不能做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 ;进食时 ,食物有留滞现象 ,唾液自口角外流 ,口角向健侧歪斜。2 .3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出现一侧 (少为双侧 )周围性面瘫 ,可伴有舌前 2 /3味觉减退或消失 ,少数有耳鸣 ,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2 .4病…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周围性面瘫多见。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干病侧齿颊间隙内,面部被牵向健侧。面神经炎恢复不全时,常可产生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和连带运动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近5a来,我们以蝉蜕散组方治疗面神经炎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近5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32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女62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48岁;住院天数最短者3天,最长者141天,平均住院天数27天。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113例,风热型19例。临床表现: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眼、露齿、鼓气和吹口哨等动作。1·2证型分类[1]风寒型: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如面部当风、吹电风扇、空调、冷气…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或“口僻”范畴,起病突然,常在清晨洗脸漱口时发生口角漏水、面颊动作不灵、嘴歪向健侧、患侧闭眼不紧、眼裂增大、流泪较多、患侧不能鼓腮、皱额、鼻唇沟变浅、露齿或笑时口角更加歪向健侧,进餐时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面颊之间,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及面部疼痛,本组100例,均为周围性面瘫,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0天。  相似文献   

14.
<正> 1、症状表现 患者病侧面部肌肉松弛,发凉、麻木、嘴唇不能闭合,流涎,眼睑紧闭、流泪。多数病人发病突然,晨起漱口或吃饭时才发现自己面部肌肉发紧,口眼动作不灵敏,或喝水时由患侧口角流出,固体食物易停留在患侧颊齿间而不能移动。有的患者无自觉症状,由别人发现面肌麻痹。症状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查体可见患侧表情动作消失,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笑时更显。不能皱额闭眼和鼓腮吹哨。闭眼时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色巩膜。少数有乳突前方压痛。2、病因  相似文献   

15.
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面神经炎[1],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无明显季节性,春秋两季发病较多。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亦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而发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做皱额、闭目、耸鼻、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发病前或初起耳后乳突部疼痛。如何抓住其急性期治疗的时机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现将笔者多年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瘫即周围性神经瘫痪亦称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非特异性面神经炎所致为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起病急,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其病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湿热之邪侵入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成面瘫,其起病突然,每在睡觉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病侧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露晴流泪,流涎,进食困难,笔者自1997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蜂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3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瘫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尽相同,近年来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J’20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年。其中左侧面瘫17例,右侧面瘫13例。本组均为周围性面瘫,本病无论有无诱因.皆起病突然.每在睡醒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皱眉蹩额、露齿、鼓额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病侧露暗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痛疼等症状。2治疗方法2.1取穴:选用以下两组穴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电针、红外线、面操、自我按摩综合疗法治疗29例周围性面瘫。痊愈22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一失效,取得较满意康复效果。(1)面操在康复中起重要作用。(2)红外线的应用有侧重:发病早期照患侧耳周及面部、两周后照健侧面部。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系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以患侧表情动作丧失、口角下垂并偏向健侧为主要症状.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俗称歪嘴风、口眼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