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永恩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30-131,134
在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盖诺属于发泡类、强刺激性的药物,极易引起静脉炎。本文通过分析盖诺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介绍静脉炎的分级、输注盖诺药物的方法.在患者对血管的选择、护士穿刺技术、化疗宣教以及出现静脉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盏诺给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在实施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以及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容易导致化学性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护理人员实施静脉穿刺的困难,还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化疗的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如何保护化疗患者的静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成为护理关注的问题。1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1.1药物因素:化疗药物多为毒性大,刺激性强的药物。当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输注的量过大,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如超过了血液的缓冲应激的能力时,或药物在血管内不能及时稀释,…  相似文献   

3.
汪丽  李晓娅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445-4445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性、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时常易发生。静脉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且易引起医患纠纷,我们使用透明湿性创口贴治疗静脉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 编辑同志: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属无菌性炎症反应。它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吸收。是造成中断治疗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七厘散外敷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58-158
静脉炎是因静脉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因静脉内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炎性反应。输注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达80%[1];采用静脉留置针反复静脉输注20%甘露醇,2 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 d后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6.
对118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观察,发现药物的注射浓度、药物连续输注的时间、静脉穿刺的血管管径、输液速度、微粒污染、个体差异是引起病人局部静脉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降低药物浓度、更换血管输注部位、选择管径较粗的血管穿刺、规范输液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等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病人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药物治疗的护理安全,使病人在安全舒适中接受治疗,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静脉炎是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管时间较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反应;或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严而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静脉炎的判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而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为: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治疗中 ,静脉输液疗法已成为大多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输入药物种类多 ,联合用药多 ,有些药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易引起静脉壁的化学性或感染性炎症 ,给患者带来痛苦 ,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 ,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 ,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并针对发生的原因 ,给予积极预防。1 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表现输液过程中局部消毒不严密 ,操作中针头被污染或由侧管加注其他药物污染。非生理性 pH的液体输注 ,输入pH…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80-8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静脉炎产生的影响。方法对75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分组,A组25例输注非腐蚀性化疗药;B组25例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C组25例输注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留置时间均为72 h。结果 A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1例(44.00%),B组4例(14.00%),C组0例(0.00%)。结论输注所有化疗药物宜选择PICC或CVC置管,使用留置针最好当天拔除,留置时间24 h,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使用留置针时间最好72 h,输液刺激性弱的药物留置时间可适宜延长。  相似文献   

10.
甘露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脱水药物,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确切的疗效,然而,由于该药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容易损伤局部血管而致静脉炎的发生,表现为输注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甚至产生硬结。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治疗中,从静脉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都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无菌技术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近年来,静脉输液疗法比以前增多,而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抗生素溶液浓度较高,刺激性强,因而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故此临床上医护人员都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对发生原因,给与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七叶皂苷钠被广泛运用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水肿等病症的治疗。因其在静脉注射时对外周血管具有刺激性,易引发静脉血管炎症。对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时应注意药物本身的刺激性,药物注射的浓度与滴速,静脉穿刺部位及选用的注射器,药物的外渗及输入温度等因素,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也越来越多。静脉炎的发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很多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输入而耽误治疗。因此对于输液性静脉炎,每个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并针对发生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1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1.1污染因素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污染主要是由于局部消毒不严、消毒液浓度不足、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加药针管污染、药物过期污染等。1.2高渗性液体的输注如氨基酸、脂肪乳类等。1.3非生理性PH液体的输入因血管内PH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壁。1…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102-1103
<正>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60%~78%的患者会发生化疗性静脉炎,有的甚至高达90%[1]。化疗药所致非外渗性静脉炎会造成局部红肿、疼痛、烧灼感,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护士在静脉治疗操作中带来困难。现将我院采用新型敷料治疗化疗药所致非外渗性静脉炎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一旦出现静脉类,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自制的用中药液局部湿敷治疗静脉炎,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贵芳  龙举玉 《当代医学》2008,14(24):161-162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一旦出现静脉类,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自制的用中药液局部湿敷治疗静脉炎,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杜白茹  王宇 《河北医学》2012,18(3):418-419
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因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1].因此,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或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留置针致新生儿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选取本院64例使用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调查观察。结果:免疫力低下,血管细,留置在关节部位,留置时间长,封管技术未完全掌握,无菌观念差,刺激性强及浓度高的药物的使用等是导致静脉炎的综合因素。结论: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好血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掌握药物的浓度及配伍禁忌,正确的封管技术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从使用的药物浓度、给药持续时间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20倒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15例(75%)为药物因素引起;2例(10%)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3例(15%)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琴  张钰  王群  沈渝 《四川医学》2011,32(9):1497-1499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从使用的药物浓度、给药持续时间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 20例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13例(65%)为药物因素引起;4例(20%)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3例(15%)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