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急性白血病病人经化疗后,粒细胞及(或)血小板显著减少而引起的感染或出血的患者共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1岁~57岁,化验结果:伴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1×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伴有明显的出血症状者血小板数<10×10~9/L;临床表现明显的感染及出血,经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采白细胞联合VPMA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联合VPMA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计数分离出的白细胞和原始幼稚细胞,观察其近期疗效、1a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率等。结果:2 6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经1次~4次白细胞单采后,白细胞中位数由14 8.6×10 9/ L下降至32×10 9/ L ,分离出的白细胞中位数为14 .3×10 9/ L (8.0×10 9/ L~31.3×10 9/ L )。治疗组2 6例患者化疗后初次完全缓解(CR) 15例,部分缓解(PR) 4例,有效率(CR+PR) 73.1% ,未缓解(NC) 5例,死亡2例。对照组2 4例患者化疗后初次完全缓解(CR) 9例,部分缓解(PR) 4例,有效率(CR+PR) 5 9.1% ,未缓解(NC) 5例,死亡6例。结论:采用单采白细胞联合VPMA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既降低了早期死亡率,又提高了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3.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是指外周血中细胞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凶险,易发生颅内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紧急处理.临床上HLAL占急性白血病总病例5%~10%,并非罕见.现将3例HLAL治疗体会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19岁,血常规HB 128 g/L,WBC336×10 9/L,PLT 104×109/L,骨髓检查确诊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后经羟基脲500 mg,每6 h 1次,别嘌呤醇200 mg,每天3次,同时水化疗法及碱化尿液,入院后第2天出现脑出血,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少数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原始细胞数均超过100×10~9/L者,称“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伴原始细胞危象”(hyperleukocyticleukemia with blast crisis)。患者常因早期颅内出血而迅速死亡。我院1979至1987年,先后收治各种急性白血病共85例,其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伴原细胞危象5例。现报告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5.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6例急性白血病中的21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100×10~9/L)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血液涂片,骨髓涂片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改变,结果认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具有血液流变学异常、高粘血症,易发生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特点。其病死率及缓解率与按年龄、性别、类型相同的同期住院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病人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对上述临床特点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AL)引起心脏损害者并不少见,而伴严重心律失常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收治的169例急性白血病中伴严重心律失常5例,综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5例年龄19~56岁,平均36岁,男性4例,女性1例。细胞类型:急非淋(ANLL)3例,急淋(ALL)2例。Hb80~95g/L,WBC3.5~110.2×10~9/L,原+早(幼)49~85%,PT40~205×10~9/L。骨髓穿刺:增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外周血完整单个核白细胞及白血病完整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检测方法;检测了20例正常人及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正常值是6878±1563位点/细胞,与血清总皮质醇浓度无关。T-ALL和B-ALL患者GCR>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有反应,近期预后好;GCR<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反应不同,但近期预后差。急非淋患者GCR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无明显相关,GCR水平对高受体组的预测价值不大,对低受体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GCR在2000~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有反应,但预后差;<2000者对化疗无反应,预后亦差。作者首次在9例正常人及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中观察到有糖皮质激素低亲和力结合位点(GCSBL)。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CSBL的Kd为0.8224±0.241×10~(-6)mol/L,Ro值为3614.43±1233.33fmol/10~7细胞;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SBL的Kd为1.067±0.496×10~(-6)mol/L,Ro为3488.94±2272.56fmol/10~7细胞,Scatchard作图呈一条明显上凹的曲线。  相似文献   

8.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的患者 ,属高危型白血病 ,易发生颅内出血、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1 ]。我科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11月对 117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术后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行白细胞单采术患者 117例 ,男 6 9例 ,女48例。中位年龄 38(17~ 5 8)岁 ,其中急性白血病 77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0例 ,白细胞中位数 2 6 0 (10 1~ 5 2 6× 10 9/L ) ,脾脏肿大 线中位数 8(6~ 18) cm。1.2 材料与设备 美国百特公司…  相似文献   

9.
1995~2002年,我院采用静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康力龙),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球蛋白治疗组12例患者年龄7~13岁,男8例,女4例,初治者8例。康力龙+中药治疗1.5~6年者4例,外周血WBC1.6~2.5×10~9/L,ANC(0.5~0.9)×10~9/L6例,2.6~3.5×10~9/L(ANC(1.0~1.4)×10~9/L)6例,30~50×10~9/L7例,60~85g/L2例,BPC(5~30)×10~9/L7例,30~50×10~9/L5例。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者3例,增生减低7例,增生活跃2例。巨核细胞0个/片5例,1个/片4例。4个/片2例,7个/片1例,其中1例BPC5×10~9/L出现脑出血(面积7cm×8cm)。对照组12例,其年龄、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治疗后长期生存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白血病类型、有无骨髓外浸润等是影响急性白血病预后及生存的因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虽存在以上不利因素 ,却能长期生存。因此总结了一些治疗体会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性别与年龄  6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1例。年龄 14~ 4 4岁 ,中位年龄 2 7.2岁。1.1.2 治疗前白细胞计数  6例中有 3例白细胞计数 >10 0× 10 9/L ,其中 1例高达 2 6 0× 10 9/L。1.1.3 急性白血病类型  6例均符合FAB协作组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的白血病 ,属高危白血病 ,易发生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1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11月笔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 73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3例中男 40例 ,女 33例 ;中位年龄 38岁 ,其中急性白血病 48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 5例 ,白细胞中位数 2 6 0× 10 9/ L,脾脏肿大中位数 12 cm。 73例中均有中度至重度贫血 ,2 0例有咽喉、肺部感染 ,30例有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齿龈出血、鼻衄等。1.2 方法 :采用美国 Baxter…  相似文献   

12.
溶血性贫血是多种多样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溶血现象却实属罕见,对其原因和及时的诊断抢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血液科收治的一例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李某,女,26岁,已婚,农民.于1994年3月3日收入院.住院号:558054.入院前1月出现头晕,乏力,牙龈肿痛,未诊治.10天前牙龈肿痛加重,到当地医院诊治,查血常规:Hb93g/L,RBC3.46×10~(12)/L,Hct 0.33L/L,WBC 11×10~9/L,BPC 8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为0.75,淋巴为0.25.诊为“牙龈炎”,给予青霉素80万”,肌注,每日两次,共3天,无好转,再次就诊,查血常规用Hb100g/L,RBC 2.84×10~(12)/L,Hct 0.311/L、WBC 47.9×10~9/L,分类不明原始细胞占 0.88,中性杆状核为0.05,淋巴为0.07,继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血常规:Hb 85g/L、BPC113×10~9/L,WBC 36.6×10~9/L,中性分叶核0.04,原始单核细胞0.48,幼单核细胞0.40,单核细胞0.01,淋巴0.07,骨髓穿刺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单核系细胞占0.90,其中原单占0.40,幼单占0.50.胞体异常不规则,核折叠凹陷,核染色质细致,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b)型”.骨髓组化POX原始白细胞阴性1.00,AKP阳性5/5、积分15.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收入住院.既往体健,无黄疸及解酱油  相似文献   

13.
患者26岁,妊娠35周,因妊高征于1986年5月5日入院。检查血压130/90mmHg,下肢水肿(+),宫高31cm,右枕前位胎心140次/分。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46×10~(12)/L,白细胞6×11~9/L血小板12万×10~9/L红血球压迹0.30,尿蛋白(+)。眼底检查正常。入院后经用解痉、降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年龄 1~ 14岁 ,其中 1~ 5岁 172例占 78.1%。男 116例 ,女 10 4例。发热病程 2~ 3天 166例 ,3~4天 38例 ,>4天 16例。体温 39~ 39.5℃者 112例 ,39.5~ 4 0℃者 72例 ,>4 0℃者 36例。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15.0× 10 9/ L者 110例 ,15.0×10 9/ L~ 2 0 .0× 10 9/ L者 72例 ,2 0 .0× 10 9/ L者 38例 ,其中中性 >0 .6者 193例 (占 87.7% )。本文 2 2 0例患儿根据吴氏等主编《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4例 (其中急性咽炎 2 4例 ,急性扁桃体炎 2 8例 ,包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62例 ) ,急性支…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3~2002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敬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509-509,51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 10年间 17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化疗与感染、感染时白细胞数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达5 0 .8%,医院感染菌株以 G-杆菌最常见 ,多发生于化疗后 2周内 ,白细胞数 <0 .5× 10 9/L和白细胞数 <1.0× 10 9/L 的两组感染率明显高于 >1.0× 10 9/L的各组 (P<0 .0 5 )。结论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因素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儿重肺炎并发难冶性心力衰竭为重危急症,必须及时抢救.近三年笔者对20例重症肺炎并发难治性心衰,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 共20例,男12例,女8例,1周岁以内12例,3~5岁8例.1.2 症状、体征20例均有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闻及干湿性罗音者15例,有捻发音者5例,肝于右肋下3~4cm者12例,4~5cm者8例,心率>160次/分者10例,>140次/分者10例.1.3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胸透双肺示大小不等点片状阴影者15例,肺纹理增强者5例,白细胞6~10×10~9/L5例,10~15×10~9/L5例,15×10~9/L10例.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其中12岁~20岁18例,21岁~25岁26例,36岁以上6例。急粒16例(1例合并绿色素瘤),急淋28例,慢粒4例,慢淋2例。 末稍血象:治疗前白细胞总数最低者为0.8×10~9/L4例,最高为150×10~9/L36例,另外有45~60×10~9/L40例;其中幼稚细胞大于90%者占26例,20%~30%者占14例,其他占10例(包括  相似文献   

18.
报告小儿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8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48例比较,两组在病程、脏器浸润、完全缓解率和长期存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P<0.01~0.005)。  相似文献   

19.
林海 《吉林医学》2002,23(2):71-7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急性白血病合并脑梗塞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组脑梗塞发病率为 1 2 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组脑梗塞发病率为 1 11%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0 87%和 0 41% ,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外周血白细胞 >5 0 0× 10 9/L和≤ 5 0 0× 10 9/L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2 40 %和 0 86 % ,两组差异显著 ;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 6 0岁和<6 0岁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6 17%和 0 5 6 % ,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脑梗塞与其外周血白细胞高低、年龄有关 ,而与白血病分型及治疗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20.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43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TCA)是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离机,将患者体内过多的病态白细胞分离去除,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1]。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作者对43例患者97次TCA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至2003年在本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6~67岁。白细胞(98~305)×109L-1,血小板(21~89)×109L-1,Hb(43~104)g/L,28例患者Hb<70g/L。1.2TCA治疗应用美国产Haem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