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建芳  丁万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87+294-287,29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1718例,设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179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2.9%,接收科室满意率97.8%;对照组意外发生率26.7%,接收科室满意率7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51-853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进行风险管理,旨再造急诊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流程,以降低转运风险,提高交接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干预;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办法。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观察组接受科室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对照组中发生医疗纠纷4件,占2%,观察组无医疗纠纷事件。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进行流程再造,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为制定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提供依据和方法 参考。方法 按照时间段为分界点,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我院急诊转移至其他部门的612例设为对照组,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转运的71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期间漏项发生率、转运不当发生率、接收科室的满意率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转运中,总漏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转运处理不当次数发生率及院内平均转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接收部门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能够及时发现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安全问题,减少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危重患者653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351例,设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30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和科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8.28%,接收科室满意率93.72%;对照组意外发生率40.74%,接收科室满意率62.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付萍 《上海医药》2017,(18):38-40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护理管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10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2/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对照组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危重心脏病患者96例,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科抢救室行床边快速乳酸测定危重心脏病患者100例,设置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转运交接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危急值漏交率1.0%、责任推诿率2.1%以及科室间电话询问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胰岛素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胰岛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经干预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3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0%,生活质量评分以(53.6±4.2)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8.3±8.2)分(P<0.05)。结论胰岛素患者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9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50例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模式),抽取2019年4—12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60例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平车常规护送),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耗时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外出检查,包括超声、CT、X线等,转运耗时为(26.12±3.11) min、转入专科耗时(21.18±3.13) min、转入介入室耗时(5.32±1.19)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25±4.27) min、(25.33±3.07) min、(6.16±1.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中护患沟通、转运途中照护、转回科室处理得分以及总分分别为(21.52±5.32)分、(34.56±7.13)分、(25.34±6.32)分、(76.35±1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3±4.78)分、(32.33±6.25)分、(22.33±6.41)分、(73.62±1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转运时间以及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在院内转移中应用护理风险联合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急诊科的危重患者68例,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危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管理后的转运病死率、意外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质与量与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转运病死率、意外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2例。根据接诊患者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8.3±5.9)分和(95.3±4.2)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次数,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时,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欧减少手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