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痛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其的接受度。结果:大灸量(1.5g艾)的银针温针灸温热刺激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依次为小灸量(1.2g艾)的银针、大灸量(1.5g艾)金针、大灸量(1.5g艾)不锈钢针。受试者对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都可忍受,30%的受试者觉得两种银针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后未见不良反应,而两种银针温针灸后分别有40%和90%的受试者出现表面轻度灼伤;受试者对温热刺激相对较小的不锈钢针、金针和小灸量银针灸表示都能接受,而对于大灸量银针灸,接受率为70%;所有受试者都表示愿意接受温针灸治疗后的表面轻度灼伤或起泡反应。结论:小灸量银针灸可产生足量的温热刺激而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但在临床施治前,仍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行施灸。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临床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尤其在头部选穴针刺时,由于针灸针的针柄与头发颜色相似,如果同时进行针刺的患者数量过大(或者全身选穴进行针刺),针刺和取针不是同一位医生时,漏拔与忘拔针灸针的现象就可能发生.鉴于此,笔者经过对比分析和重新设计,将针灸针做了小小的改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97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收治颈椎病 976例 ,同时设立了对照组 1 0 0例对照观察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 0 76例均经过专科检查 ,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 [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976例 ,男性 41 7例 ,女性 559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1 7岁 ,40~ 60岁641例 ,占 65.7%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0年 ,平均病程 5.3年。对照组 1 0 0例 ,男性 46例 ,女性 54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2 3岁 ,40~ 60岁 60例 ,占60 .0 %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 2年。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头项针为主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头项针为治疗手段,以自拟共济失调积分评价标准为疗效标准,对头项针组及对照组治疗中风共济失调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结论 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 1988~ 2 0 0 0年的 12年间共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15 2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5 2例中男 65例 ,女 87例 ;年龄最大 5 8岁 ,最小15岁 ,平均 2 8.5岁 ;病程最长半年 ,最短 2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3点 :1关节运动障碍 ,包括开口型、开口度改变、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 ;2疼痛 ,主要表现在开口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 ,一般无胀痛 ;3弹响 ,关节运动时功能不协调所致 ,多发生在开口末或闭口初 ,大多为单声清脆的弹响声或柔和的撞击声。2 治疗方法令患者侧卧 ,患侧向上 ,术者持 1.5寸 2 8号毫针 ,取下关…  相似文献   

6.
银质针排刺加温针灸治疗急性梨状肌损伤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性梨状肌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笔者近年采用银质针排刺加灸治疗该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留针时间及下针顺序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良宵  朱江 《中国针灸》2005,25(9):667-669
通过对近20年来现代文献中有关单次针灸治疗中的时间因素,即留针时间、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不同疾病的留针时间长短进行了探讨.在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现代研究非常匮乏,同时在一定下针顺序基础上,不同穴位的留针时间长短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符合循证医学对针灸治疗模式的要求,有确切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后三里"穴对小鼠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探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法: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即刻组(A组)、留针10 min组(B组)、留针20 min组(C组)、留针30 min组(D组),每组6只.手针针刺小鼠"后三里"穴后,以50℃热水浸鼠尾,分别记录针刺即刻、留针10 min、留针20 min、留针30 mind、鼠甩尾潜伏期,对比鼠尾入水至甩尾出水的时间间隔.结果:A、C两组针刺"后三里"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甩尾痛阈(均P<0.01),而B、D两组针刺"后三里"对小鼠的甩尾痛阈提高不显著(均P>0.05).留针30 min内针刺镇痛效应呈波浪形曲线,留针20 min小鼠甩尾潜伏期达到最大值,即针刺达到最大镇痛效果.结论:手针镇痛的留针时间以20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法治疗痛经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尤以青壮年妇女为多见 ,是高校女大学生中影响学习的常见疾病之一。我们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治疗痛经 72例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校保健中心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温针灸组年龄 17~ 2 5岁 ,平均2 0 .4 0岁 ;其中气滞血瘀型 30例 ,寒湿凝滞型 4 2例。对照组年龄 18~ 2 5岁 ,平均 2 0 .37岁 ;其中气滞血瘀型 2 6例 ,寒湿凝滞型 5 8例。治疗方法   1.温针灸组(1)取穴 气滞血瘀型取气海、三阴交 ;寒湿凝滞型取中极、三阴交。(2 )操作方法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快速进针 ,得气…  相似文献   

11.
扆志德 《中国针灸》2003,23(1):15-23
从四个方面概述了师怀堂先生的“新九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1)禀承岐黄,研制九针,填补了我国近代针具改革史上的一项空白。(2)辨证施治,活用九针,具体表现在针不同形,作用有别;同病异针,异病同针;虚实寒热,九针调之;多针配合,以求实效;刺法独特,因病而施等方面。(3)治医严谨,德技双馨。(4)著书育人。弘扬九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粗细毫针刺激对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0.25mm细针组、0.35mm粗针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每天于固定时间分别刺激“足三里”穴,连续5天。通过检测小鼠肠内容物碳末推进距离,观察不同粗细毫针刺激对小鼠胃肠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碳末推进率比较,针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粗针组大于细针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提高小鼠胃蠕动功能,不同粗细针针剌对小鼠胃肠功能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白兴华 《中国针灸》2004,24(3):215-217
通过分析有关砭石和针刺疗法的传世文献和最新考古发现,对比中国传统医学与其他古代医学尤其古希腊医学之间的异同,并结合恰当的逻辑推理,认为砭石是一种刀状的医疗工具,主要用途是切痈排脓,也被用来放血,与以毫针为代表的针刺疗法有着本质的区别.针刺疗法的发明及应用与砭石疗法没有直接关系,"针源于砭"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针灸》2009,29(9):730
杨兆钢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著名芒针专家,从医40余年,潜心研究针灸技法,著书10余部;总结出"高位取穴,三脘配穴""疏通枢纽,通任调气"等芒针基本刺法和配穴原则;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疗效确切.他在继承传统芒针刺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补充进耳穴点刺和毫针浅刺等辅助用穴法,使针刺治疗过程更加安全,且见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法穴位扎针、红外线加揿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穴位扎针配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行方便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2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9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穴位扎针、红外线加揿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十二井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十二井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S)评分、Fugl-Meyer(FM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NDS、FMA、VAS评分及FC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6.7%和55.7%,对照组分别为83.3%和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十二井穴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观察头穴不同留针时间对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差异.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穴久留针组(A组),应用头针穴位长时间留针治疗(留针10 h);头穴电针组(B组),应用常规头针穴位电刺激治疗(留针30 min);药物治疗组(C组),口服脑通片(10 mg,每日3次).应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3、T4、FT3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HDS、MMSE、FAQ评分改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与B组上述评分较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3、FT3水平升高,其变化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穴留针10 h与留针30 min均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制定相宜的针刺施针次数,选用适当的间隔时间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之一。每次针刺完毕,针刺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有一定的维持时间,即针刺具有一定的后效应。正如药物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必须按时服药,才能保持体内的有效浓度一样,定时针刺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临床上除针一次而愈的外,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是一日一次、一日二次、二日一次等等。众法之不同,是为了定期不断地给予适当刺激,积累和巩固针刺效果,更好地发挥针刺治疗作用,以冀疾病痊  相似文献   

19.
毫针针刺操作医院感染管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毫针应用中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及毫针针刺无菌技术操作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现状是针灸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无菌观念及消毒隔离意识,存在未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传统长毫针操作方法存在缺陷。今后应从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并实施监管、进一步研究长毫针针刺操作方法、制定毫针无菌技术规范入手,探索毫针针刺治疗的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刺内关穴治疗低脉压综合征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培润  王辉  高晶  童安荣  吴并生  于良才 《中医杂志》2003,44(4):262-263,307
目的:探讨低脉压综合征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和针刺内关穴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双侧内关穴,连针3天;药物组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每日20m1,连用6天。治疗前后观察血压、脉压的变化;无创检测心搏出量(SV)、每分钟心搏出量(CO)、左心搏动指数(LVWL)、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总周围阻力(TPR)、冠状动脉灌注压(CCP)、肺动脉楔压(PAWP)、有效血容量(BV)、血液粘度(N)、微循环半更新率(MHR)、心肌血流灌注量(CMBV)指标,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脉压明显较健康人变小(P<0.01),治疗后均显著增大(P<0.01);SV、CO、LVWL、PAWP、BV、MHR、CMBV均较健康人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均较前明显升高(P<0.01);而CCP、TPR、N3项指标治疗前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则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针刺组疗效略优于药物组(部分指标P<0.05)。MAP治疗前后与健康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可以增强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代谢,增大脉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