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20 g,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对照;模型组:腹腔注射PCPA;安定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个周期给予安定灌胃治疗;针刺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个周期给予针刺治疗.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内IL-1、TNF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内IL-1、TNF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定组脑内IL-1、TNF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脑内IL-1、TNF含量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针刺五脏俞是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百会穴对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测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改变及头穴针刺后局部脑血流量和神经功能症状的变化。方法 应用L S-III型组织血流测定仪 ,选用临床上治疗脑出血常用的“百会”穴。结果 实验大鼠造模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对比不同时刻局部脑血流量均明显下降 ( P<0 .0 1) ,而造模组与针刺组对比即刻局部脑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 1h,4h局部脑血流量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另外造模组与针刺组对比神经功能症状在 1h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经相关分析可见 1h局部脑血流量与神经功能症状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明显下降 ,经百会针刺后局部脑血流量的下降得到有效的改善 ,神经功能症状也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及针刺治疗的穴位特异性.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每组12只大鼠.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内关""尺泽""三阴交""委中")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3次/秒、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脑血流量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非针刺组脑血流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后的所有组别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血流量(均P<0.05);与非穴组比较,所有穴位组的脑血流量均升高,水沟组和内关组升高明显(均P<0.05),而尺泽组、三阴交组、委中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MCAO大鼠于梗死后72h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自我修复和向愈的趋势;②给予针刺刺激后可促进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改善,且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修复能力,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中,"水沟"和"内关"在改善MCAO大鼠脑血流量方面效果显著,有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SO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针刺保肝护脑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SOD活性、肝组织SODmRNA含量.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缺血2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SOD、肝组织SODmRNA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SOD、肝组织SODmRNA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SOD和肝组织SODmRNA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制与促进肝脏SOD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动脉血注入法,在Wistar大鼠身上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以针刺为治疗手段,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与非针刺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TNF-α的表达在注血后6 h、24 h、3 d、7 d、14 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后TNF-α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腧穴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7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氟西汀组)、针刺1组("百会""神庭"组)、针刺2组("内关""三阴交"组)和针刺3组("百会""神庭""内关""三阴交"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大鼠.以Open-Field法和糖水消耗试验对照研究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行为学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在治疗21天后,各针刺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14天时,针刺1组糖水消耗增加和针刺3组的垂直运动评分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变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百会""神庭"穴组或与"内关""三阴交"穴合用,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吉姆萨(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超微结构等实验观察.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各治疗组脑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数量及程度较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与相应出血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术后24 h给药治疗组比较,各术后6h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3d各时间给药治疗组相比,7d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与出血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核膜、内质网等结构相对完整.结论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位仪将肝素化Ⅶ型胶原酶注人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出血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7 d治疗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3d治疗组降低(P<0.05);电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出血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各结构形态相对完整.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抑制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凋亡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刺血配合辨证针刺治疗痹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于振中  于书庄 《中国针灸》2005,25(9):625-627
目的:观察刺血配合针刺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刺血配合针刺组(治疗组)96例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31.0%和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平均治愈次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刺血配合针刺法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人参健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复方人参健脑液高剂量组(10 g·kg-1),复方人参健脑液低剂量(5 g·kg-1),维生素E组(1 g·kg-1).采用颈动脉结扎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氧电极法测定脑细胞耗氧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脑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P <0.001),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减少(P<0.001),脑细胞耗氧量增加(P<0.01).复方人参健脑液高剂量、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脑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降低(P<0.001),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P<0.001),脑细胞耗氧量减少(P <0.001).结论:复方人参健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缺血性损伤急性期阶段,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的表达变化,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梗死模型(MCA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观察组,TTC染色观察大鼠治疗前后脑组织梗死体积变化,同时采用蛋白...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易玮  许能贵  靳瑞 《新中医》2001,33(10):75-76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2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凝团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采用氢气清除法测量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指标。结果:①缺血组在脑缺血1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后,rCBF均显著下降;②在缺血加电针组中,给予电针治疗10分钟后,rCBF迅速恢复,和缺血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够迅速改善脑缺血后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从而保护神经元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化痰方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周围血肿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脑出血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于急性脑出血发病24 h出血稳定后,给予补肾逐瘀化痰方,100 mL/次,2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2组血肿周围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的影响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头颅CT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补肾逐瘀化痰方治疗后局部血肿周围体积、水肿周围体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补肾逐瘀化痰方能够有效缩小局部血肿周围体积、减小局部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降逆复生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青  孟如 《中医杂志》1999,40(10):598-600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意识障碍改变,血压变化,C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51.1%,有效率90.0%,提示降逆复生液具有减轻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维持血压稳定,促进脑出血的吸收,减轻脑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急性期脑出血大鼠不同时间给予三七治疗,观察治疗后脑血肿、脑水肿及出血半暗带脑组织Bcl-2表达情况,评价不同时间给药的差异。方法将210例应用自体血法注射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刻给药、第1天后给药、第2天后给药、第3天后给药、第5天后给药、第7天后给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第8天观察脑水肿、脑血肿情况及出血半暗带脑组织Bcl-2表达情况。结果⑴与对照组相比:即刻给药治疗组脑含水量偏高(P<0.01);其他各时点给药组大鼠脑含水量、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均P<0.05),尤以第3天后给药组降低最明显(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给药组脑组织Bcl-2表达均有增高(均P<0.01),以第3天后给药组最高(P<0.01)。结论三七在一定时间窗内给药可减轻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减少血肿体积,可以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选择适当的时间窗应用三七活血化淤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介入时间分别为发病24 h、72 h、1星期和2星期。各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量脑血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相应的动脉指数)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脑血流量改善程度越显著,提示在脑出血早期即应给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下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采用自体血缓慢注射法制作大鼠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大黄、番泻叶对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结果:①脑出血组、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的神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大鼠显著增高(P〈0.01);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较脑出血组显著降低(P〈0.01);大黄治疗组较番泻叶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②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脑出血组、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脑组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显著增加。(3)大黄治疗组、番泻叶治疗组发生表达的TUNEL阳性细胞较脑出血组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中医下法对实验性脑出血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泽斌  袁芳  梁凤霞  王华 《中国针灸》2004,24(5):347-350
目的:证实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为针刺效应物质的探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先以"肾俞""百会"穴针刺预处理大鼠脑组织提取液行大鼠腹腔注射,再采用颈动脉引流法脑缺血再灌注造模,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脑片缺血性病理变化,进行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计数.结果:在3个时间段F组幸存神经元密度均显著高于C、D、E 3组(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法: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针“水”组能明显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升高的NO,与模型组相比,P<0.05;针“水”组、针“风”组皆能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升高的ET,与模型组相比,P<0.05;且针“水”组、针“风”组还能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降低的T-AOC,与模型组比,P<0.05。结论:针“水”组和针“风”组皆能降低脑出血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升高的ET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且针“水”组尚能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升高的NO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