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干拢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拉米夫定及拉米夫定联合干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发现单用拉米夫定HBeAg转阴率为26.5%,HBV-DNA转阴率为91.2%;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HBeAg转阴率为34.3%,HBV-DNA转阴率为96.7%。两治疗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HBeAg转阴率(34.3%)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26.5%),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HBV-DNA在治疗中阴转,随后又跳复阳均发生在单用拉米夫定组,提示联合用药能减少HBV-DNA反跳或YMDD变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31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予拉米夫定(100mg qd)治疗12个月。疗效评估包括血清HBV病毒学,血清HBV免疫学,血清生化学应答。结果 治疗12个月末,血清HBV DNA总的转阴率为72.32%,治疗第9个月末的HBV DNA转阴者占转阴者总数的98.98%,一度转阴后再转阳的反跳率为24.40%,从未转阴的发生率为7.23%,HBeAg血清转阴率为33.96%;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9.75%,治疗第9个月末的血清转换者占转换者总数的90.32%;ALT恢复正常率为67.61%,反跳率为26.98%。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9.43%,部分应答83.33%,无应答7.23%。治疗前血清ALT不同水平组间 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9个月的拉米夫定治疗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后期;机体免疫状况对拉米夫定治疗疗效有较大影响,治疗前ALT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文  谢平  陈国千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47-274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Taqman技术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DNA)的临床意义,以及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Taqman技术对76例乙肝感染者HBV—DNA的检测。结果:在76例标本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2.1%,HBsAg的阳性率为75.0%,HBeAg的阳性率为17.1%。结论:HBsAg、HBeAg反映HBV的复制状态存在局限性,HBV-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复制和药物疗效的判断最直接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BA法测定287份HBsAg阳性患者血清HBV—M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观察HBeAg、HBV-DNA和Pre—S1Ag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re—S1Ag在HBeAg(+)组中的检出率87.63%,HBeAg(-)组中检出率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组HBV—DNA阳性率90.91%,Pre-s1Ag(-)组HBV—DNA阳性率4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eAg、HBV—DNA和Pre—S1Ag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re—S1Ag是HBV感染与复制的指标,对乙肝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5例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BeAg和HBV—DNA。结果:305例标本中,HBeAg阳性率为71.48%,而HBV—DNA阳性率为58.69%。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6.05%;而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40.2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Х^2=17.11,P〈0.01)。不同浓度组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35.67,P〈0.01)。结论:HBV—DNA比HBeAg能更准确反映出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乙肝治疗。  相似文献   

6.
用乙肝病毒抗原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阴廉穴位注射(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5例,随机抽样分8组:(1)慢迁肝(CPH)50例,(2)慢活肝(CAH)50例,(3)CAH伴早期肝硬化(CAHC)15例,治前HBsAg.HBcAg和抗-HBc均阳性,抗-HBs与抗-HBe均阴性,同时检测HBV DNA95例均阳性。治后临床症状体征,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等有较好疗效。HBeAg、HBV-DNA转阴率3组分别为(1)52%、70.73%,(2)54%,70%,(3)46%、64.28%,合计HBV*DNA转阴66例中,HBeAg转阴60例,两符合率90.90%(60/66)。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96%、(2)98%、(3)86%,治后3~6月及1~2年出现抗-HBs 14例,远期有效率为(1)93.02%、(2)93.33%,(3)75%。治疗前后SK-SD及PHA两侧前臂同时皮试,结果治后较治前95%反应增强。CPH与CAH相比,仅在治后3~6月及一年中抗-HBc P<0.05,治后2年各项HBV血清标志物P均>0.05。近、远期疗效说明3组均有效。提示HBAg-iRKA有抑制HBV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敏  杨永和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33-1533,1553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方法对60例HBeAg和/或HBV—DNA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用慢迁肝方,对照组用苦参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eAg及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HBeAg转阴率为73.33%,HBV—DNA转阴率为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γ-球蛋白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慢迁肝方具有较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乙肝病毒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均为2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78.57%、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53.57%、治疗2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82.14%同对照组患者的50.00%、7.14%和82.14%相比,P<0.05。结论:在抗乙肝病毒临床上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芩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口服黄芩苷胶囊(每次0.5g,3次/日)和阿德福韦酯片(每次10mg,1次/日,持续1年);对照组81例,与治疗组同疗程口服阿德福韦酯片。[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ALT复常率为98.77%,HBeAg转阴率为62.96%,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58.02%,HBV—DNA转阴率为98.77%;而随访6个月的ALT复常率为93.82%,HBeAg转阴率59.26%,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50.62%,HBV—DNA转阴率为91.36%。随访6个月对照组ALT复常率为64.20%,HBeAg转阴率为17.28%,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16.05%,HBV—DNA转阴率为61.73%。治疗组这些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持久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用解毒护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月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转阴的45例乙肝患者进行两年追访并与复肝康治疗组对照,结果发现:解毒护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恢复肝功能、清除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方面,具有疗效稳定持久,复发率低等特点;且同期比较,肝功异常复发率、HbeAg与HBV-DNA复转阳单,均显著低于复肝康冲剂治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6个月的临床疗效。 方法  48例CHB患者 ,用苦参素注射液 6 0 0mg ,肌肉注射 ,1次 /天 ,共 6月 ;另选择 36例CHB患者 ,采用一般保肝降酶药治疗 6个月作为对照。 结果 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和恢复肝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P >0 .0 5 )。苦参素组HBeAg与HBVDNA在治疗 3个月和 6个月后 ,阴转率分别是 41.7%、39.6 %和 6 0 .4%、5 8.3% ,比对照组 16 .7%、13.9%和 2 2 .2 %、16 .7%明显增高 (P <0 .0 1)。治疗组 6个月时HBeAg与HBVDNA阴转率均较 3个月时高 (P <0 .0 5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达 5 8.6 %。除注射部位的疼痛、硬结外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CHB有确切疗效 ,如剂量大 (6 0 0mg)、疗程长 (6个月 ) ,其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未接受抗病毒干预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各阶段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值与HBV DNA及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49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入选者分成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145例)、慢性HBV携带组(57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51例)、HBeAg(-)CHB组(65例)、HBeAg(-)乙肝肝硬化(LC-B)组(43例)和HBeAg(+)LC-B组(37例)6组.对血清HBsAg定量与血清HBV DNA及患者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间的HBsAg定量值有统计学差异,其中HBeAg(-)、(+)的CHB组间HBsAg水平差异显著.除外非活动性HBsAg携带的HBV感染者的HBV DNA与血清HBsAg定量值呈显著正相关性.HBV感染者的血清HBsAg定量值与其年龄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年龄>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定量值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的HBeAg(-)CHB患者.结论:HBV感染各阶段的血清HBsAg水平各不相同,该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及HBV DNA关系密切,是区分年龄超过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HBeAg(-)CHB患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自拟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B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组与LAM组。治疗3、6、12、18、24个月时,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中药联合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在治疗3个月后均显著高于LAM组(P〈0.05)。中药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各在治疗12、6个月后显著高于LAM组(P〈0.05)。[结论]LAM联合自拟方治疗,可提高CHB患者抗病毒的应答率和肝功能改善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艳玲  张冰  李炳庆  时军利  王磊 《重庆医学》2016,(20):2772-2774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慢性乙型肝炎(C HB )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2组,其中单纯CHB患者122例为对照组,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患者8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两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生物化学应答)、HBeAg阴转率(血清学应答)及HBV‐DNA阴转率(病毒学应答)的差异。并将两组中治疗后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再次进行比较,观察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CHB组和CHB合并NAFLD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差异。结果 CHB合并 NAFLD组氨基转移酶在治疗24周复常率为58.5%,显著低于单纯CHB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CHB组 HBV‐DNA 在治疗24周阴转率(67.2% vs .51.2%)及 HBeAg 阴转率(52.5% vs .37.8%)均显著高于合并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CHB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96.3%,显著高于CHB合并NAFLD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HBeAg阴转率在单纯CHB组为78.0%,在CHB合并NAFLD组为73.8%,单纯CHB组略高于合并NAFLD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对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有影响,而合并NAFLD是CHB抗病毒治疗时达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而未达生物化学应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中HBsAg水平同e抗原血清转换率间的关系来确定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HBsAg水平〈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作为治疗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15例CHB患者不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按照HBsAg水平〈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制剂等一般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治疗终点时三个水平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明确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与HBsAg初始水平和治疗3个月时下降幅度的关系。从而确定HBsAg定量检测用于预测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终点时,三个水平的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其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8.6%、37.8%、20.6%和5.1%;HBV DNA阴转率则分别为71.0%、34.9%、23.6%和0。e抗原血清转换率同HBsAg初始水平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初始水平或治疗3个月后下降幅度是获得较高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较好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HBVDNA载量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速率法对4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血清HBVDNA定量和ALT、AST检测,根据其临床分型分为e--CHB、e+-CHB,分别观察其与HBVDNA载量、ALT、AST水平关系。结果 e--CHB与e+-CHB相比,前者年龄远大于后者(P<0.01),血清HBVDNA载量低于后者(P<0.01),血清ALT、AST水平高于后者(P<0.01)。e--CHB组随血清HBVDNA载量升高,其ALT、AST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e+-CHB组血清ALT、AST水平与HBVDNA载量无关。结论 CHB不同临床分型在病毒学、生化学存在明显不同,对于e+-CHB患者HBeAg阳性是判断HBV复制的良好指标,其体内HBVDNA载量与肝脏炎症程度无关。e--CHB患者体内HBVDNA载量与肝内炎症程度相关,应重视对e--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V垂直传播状况、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6例HBV感染孕妇按HBeAg(+)和HBeAg(-)进行分组,以PCR法对46例HBV感染孕妇产前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进行检测,并对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HBV-DNA进行检测,同时选取10例健康孕妇为正常对照.结果:HBV感染孕妇血清及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9.57%(32/46)和41.30%(19/46),分娩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及C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6.52%(26/46)和21.74%(10/46).其中HBeAg(+)组孕妇血清及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25/25)和60.00%(15/25);分娩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及C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00%(22/25)和32.00%(8/25).HBeAg(-)组孕妇血清及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33.33%(7/21)和19.05%(4/21),分娩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及C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9.05%(4/21)和9.52%(2/21).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健康孕妇血清、PBMC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脐血血清、CBMC中均未检出HBV-DNA.结论:HBV确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其传播途径可通过直接传播,亦可通过PBMC介导,PBMC介导的HBV垂直传播较隐匿,HBeAg(+)孕妇发生HBV垂直传播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e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轻度及中度肝损伤的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e抗原阴性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对44例HBeAg阳性CHB和36例HBeAg阴性CHB进行病史询问,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学标志和HBVDNA,并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HBeAg阳性CHB组和HBeAg阴性CHB组在性别构成比例、HBV感染阳性家族史和肝脾肿大方而差异尤显著意义(P〉0.05)。HBeAg阳性CHB组和HBeAg阴性CHB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9.23±8.246)岁和(41.53±13.146)岁(P〈0.001);HBV感染年限≥5年者分别占36.36%和63.89%(P〈0.05):HBVDNA滴度对数值平均为8.27±1.328和6.02±1.536(P〈0.01)。结论:在2组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等临床特征一致的情况下,HBeAg阴性CHB患者有年龄偏大、感染年限较长和HBVDNA滴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测阿德福韦酯(ADV)与虎踞乙肝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CHB病人,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ADV 10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虎踞乙肝胶囊1 g,每天3次.2组均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纤维化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γ-干扰素的表达出现了明显的上调,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P<0.01).结论:虎踞乙肝胶囊联合ADV治疗CHB有显著疗效,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82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大样本回顾性调查,比较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对18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肝功能、HBVDNA定量、HBV—DNA前C区变异、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临床诊断及预后等指标的差异.结果HBeAg阴性组的平均年龄较大;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入院时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差异,HBeAg阴性组的TB升高和ALB降低更明显一些.HBeAg阳性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阴性组HBV—DNA前c区变异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构成比明显均高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的病死率也高于HBeAg阳性组.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HBV—DNA前C区变异发生率高,HBVDNA复制水平低,易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