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自1980-1984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27例,其时26例治愈,1例失败。其中锁骨下动脉损伤1例,肱动脉损伤3例,尺桡动脉损伤4例,股动脉损伤5例,胴动脉损伤4例,胫前、胫后动脉损伤7例,足背动脉损伤3例,开放性损伤19例,合并骨折18例,伴行静脉损伤12例,  相似文献   

2.
重视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四肢大血管损伤是常见创伤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了保全生命,主要采用血管结扎或截肢等治疗方法。6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处理血管损伤的原则是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行血管修复,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本期报告我战创伤中心10余年来的一部分救治经验,其对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救治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177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 对177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989-2000年救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177例,其中男137例,女40例:年龄1.2-65岁,平均36.4岁,全组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结果 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38例(21.5%),血管吻合85例(48.0%),血管修补21例(11.9%),血管结扎30例(16.9%),介入栓塞3例(1.7%),死亡4例(2.3%),肾功能衰竭4例(2.3%),截肢23例(13.0%)。结论 四肢主要例(1.7%),死亡4例(2.3%),肾功能衰竭4例(2.3%),截肢23例(13.0%)。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救治原则是生命第一、肢体第二;快速诊断,快速救治是前提;快速止血是重点;强调对深静脉的修复并正确处理感染性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4.
四肢血管损伤,伤情复杂,预后严重,而重建血管的连续性,恢复血流通道,是保全肢体成活的关键。我院自1991年6月~1996年10月收治四肢血管损伤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计22条血管,男11例,女5例。年龄14~42岁,平均29岁。致伤原因:刀刺伤7例,电锯伤2例,枪弹伤3例,车祸及工伤6例。合并骨折5例。损伤血管:股血管8例(A5条,V6条)。脑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23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诊断、急救、血管修复重建治疗和术后处理方法。注意患者全身生命体征变化,利用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手段,了解肢体的局部缺血情况。有效快速地术前准备,纠正休克,抢救患者生命,坚持保命第一、保肢第二的原则。1例车祸致闭合性胭动脉损伤并股骨下端骨折,端端吻合张力大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血管移植术,5例钝锐损伤血管壁挫伤修剪损伤段直接吻合术,12例锐行损伤直接修补术。1例截肢,4例死亡。结果肢体保留18例,术后17例肢体运动感觉功能良好。1例出现肢体严重坏死而行截肢术,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腋动脉损伤伴有臂从神经损伤,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部分受损。结论血管损伤的早期有效术前急救和准确诊断、及时修复重建血管,术后处理可抢救患者的生命和肢体,特别是现场急救有效的止血尤为重要,它是能够保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9例创伤性血管损伤导致迟发截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截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21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85年以来,我科收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78例,其中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21例,占27%。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4例;年龄14~60岁,平均26.2岁。损伤原因:压轧伤10例,车祸伤6例,枪击伤3例,机器绞伤2例。骨折与血管损伤部位:肱骨上段骨折伴肱动脉伤1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伤4例,股骨下段骨折伴股动脉伤3例,股骨下段骨折伴腘动脉伤2例,胫骨上段骨折伴腘动脉伤8例,胫腓骨骨折伴胫前、后动脉伤3例。损伤至手术时间:6h以内7例,6~12h11例,12h以上3例,最长7…  相似文献   

8.
 报告12a治疗的37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处理体会.按损伤情况不同分别采用端一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等方法重建血循,成功率94.6%,总截肢率5.4%.抢救肢体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肢体缺血时间,神经、软组织、骨骼损伤程度及其它脏器损伤情况等因素.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重要性,并就诊断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21例感染性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感染性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 对21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病例,在对感染区彻底清创引流后,根据病情,分别行自体血管旁路血管重建、单纯血管结扎或截肢术,9例肌皮瓣转位覆盖创面,将移植物置于较健康的区域。结果 本组死亡1例(1/21,4.8%),截肢5例(5/21,23.8%),15例(15/21,71.4%)以旁路自体静脉移植成功修复,其中14例(14/15,93.3%)Ⅰ期血管通畅、1例(1/15,6.7%)血栓形成,Ⅱ期再行自体静脉移植成功。结论 彻底清创后,行旁路自体静脉移植和肌皮瓣转位是感染性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85年至1993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25例37条,血管重建后,肢体全部成活,无一例截肢,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急救,显微外科修复及术后处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Endovascular Stent-Graft Applications in Iatrogenic Vascular Injur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rpose: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covered stent applications in iatrogenic vascular injuries. Methods: We report 17 patients (11 men, 6 women; age range 20–59 years, mean age 40 years) who underwent repair of different iatrogenic vascular lesions by means of endovascular covered stents. The patient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8 femo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 4 common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s, 1 subclavian artery pseudoaneurysm, 1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1 iliac artery perforation, 2 porto-biliary fistulae that developed during TIPS procedure. Balloon-expandable stent-grafts were used in all patients except one. Contro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with angiography. Results: Tech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all 17 patients. The mean clinical follow-up period for all 17 patients was 8 months. There were no signs of stent migration or leaks in the control studies. Only one patient developed a hemodynamically insignificant stenosis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tent. There have been no stent deformations or related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Our short-term results suggest tha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s a low-risk procedure and appears less invasive than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atrogenic vascular injuries.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results are no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2.
13.
先天性肢体低流量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先天性肢体低流量血管畸形(LFVM)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15例肢体LFVM,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18岁。初诊10例,手术后复发5例。表浅型8例,较深型7例;无血供型10例,少血供型5例;蜂窝型9例,静脉型6例。均行经皮穿刺硬化术,硬化剂为无水乙醇和/或平阳霉素,对血供丰富者结合动脉栓塞。结果 经6个月~3年随访观察,8例1个疗程治愈,一次性治愈率53.3%;4例、2例和1例分别经2、3、4个疗程治愈,总治愈率达100%。病灶平均消退时间为3个月。结论 经皮穿刺硬化术是先天性肢体LFVM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原位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意义.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资料与随访结果. 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肝动脉并发症11例,门静脉并发症11例,腔静脉并发症6例,合并肝动脉与门静脉并发症1例,合并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复杂并发症1例,脾动脉窃血综合征1例.均成功进行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共置入肝动脉支架13枚,静脉支架21枚,进行肝动脉栓塞1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腔静脉球囊扩张1例,1例患者肝动脉局部灌注溶栓后置入肝动脉支架,1例患者先后置入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支架各1枚,1例患者同时置入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支架.所有血管腔内介入操作成功有效,技术成功率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9%,并且并发症经处理无后继影响.随访中除1例肝动脉于支架置入后19天发生再狭窄外,其余血管至随访结束未出现明确再狭窄. 结论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为了研究硝苯地平抑制炎症血管损伤所致血管重塑,我们制作了动脉损伤模型,调查了硝苯地平与损伤动脉内膜的变化。方法:血管炎症反应由小鼠股动脉损伤模型建立。结果:新生内膜在血管损伤14d后显著增加,硝苯地平5mg/(kg·d),这个剂量不影响收缩压,降低内膜形成59%。结论:动脉损伤诱导血管重塑,硝苯地平抑制损伤动脉内膜增生,从而改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火箭兵踝关节军训伤的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44例踝关节军训伤的伤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6~12个月的随访复查总优良率89.5%,其中非手术治疗组总优良率89.3%,手术组总优良率91.3%;Ⅲ型韧带扭伤采用手术治疗优良率较高。结论火箭兵踝关节军训伤以外侧韧带扭伤多见;Ⅲ型韧带扭伤及Ⅲ型骨折易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或创伤性关节炎,Ⅲ型韧带扭伤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大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1997年春训时,对国家队等8支女子足球队共175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为235.4%,其中急性损伤占41.8%,慢性损伤占58.2%。发病率列前6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踝关节扭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大腿后肌群拉伤、颈椎劳损、踝部骨关节病、腰肌劳损。损伤原因为训练水平不足、训练缺乏科学性、人为因素、客观原因。针对病因,我们以广东队等4队93名运动员作为防治组(陕西队等3队58人作为自然对照组),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1998年春训时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05.4%,而对照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229.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目前条件下,采取本文综合性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总结胸部交通伤的损伤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16例部交通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中胸部损伤发生率最高;116例胸部交通伤中,摩托车驾驶员、骑自行车和行人占81例,多发伤和严重损伤发生率高于汽车内乘员;胸部交通伤主要为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出血。  相似文献   

20.
下肢严重损伤截肢与保留的计量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取200例下肢严重损伤(截肢者与保留者各100例),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年龄、休克、伤口污染,皮肤、肌肉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损伤程度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对伤肢进行计量诊断.结果显示:截肢组平均22.74分(17~28分),保留组15.77分(13~21分);判别方程Z=0.14X1+1.48X2+1.43X3+1.63X4+5.84X5+5.09X6+4.34X7+2.19X8,Z*=67.52.方差分析所建方程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各因素对方程的贡献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肢体威胁最大,其次为血管损伤,再次为骨关节损伤.原资料回代验证准确率为98%.由此认为,该方程对临床下肢严重损伤的伤情判断及决定伤肢保留与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