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性病门诊Ct阳性患者66人和Ct阴性患者110人及其固定性伴(夫、妻或恋人)进行STD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以探讨Ct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在24个研究因素中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9个与Ct感染有关联的因素;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主要危险因素性伴数、固定性伴侣数、固定性伴之STD史、文化程度。结果提示Ct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性伴数多;②其固定性伴性生活活跃,且有性乱交倾向;③文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性病患者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发生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于2007年4月19~6月19日期间前来研究点就诊、愿意合作的200名门诊性病患者作为样本,以面时面访谈方式,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危险性性行为问卷、相关知识问卷和性态度开放程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时点前1年内,200名性传播疾病患者(STD)患者样本中,192人(96.0%)有固定性伴,22.0%(44/200)有多个固定性伴;临时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6.5%(53/200),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40.5%(81/200),既有商业性又有非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9.5%(79/200),多性伴性行为发生率62.0%(124/200);25条目,总分为25分的相关知识中位数得分为18分(P25=15,P75=21);总分为30分的性态度开放程度中位数评分为11分(P25=8,P75=15.7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初次性行为年龄和性态度开放程度是患者样本发生危险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研究点门诊STD患者较高比例的危险性性行为,采取措施及时干预患者的危险性性行为,对预防和控制HIV向普通人群传播和扩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永川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可能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就13项可疑危险因素及有关情况填写问卷调查表,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其中,呈显著正相关作用的变量有1个,为便后洗手,呈显著负相关作用的变量有3个,分别为文化程度、饮用水源和厕所类型。结论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土源性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1124例就诊者分别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STD感染率为59.0%,其中36.0%为混合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最高,为40.1%;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P=0.005);STD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干部职业;STD病原体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二者在性别、年龄和婚姻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D病原体感染者平均性伴数高于非感染者(P=0.005).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STD感染率较高,其中沙眼衣原体所占比率最高;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21~30岁、低学历者、工人和干部为STD的主要感染群体;多性伴数者更易感染STD;STD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性行为特征现状,分析肛交多性伴影响因素。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周岁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肛交多性伴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62份,近6个月肛交63.8%、异性性伴7.7%、男性商业性伴8.8%、固定性伴74.7%、偶然性伴53.3%,多性伴32.3%,性角色插入方31.3%、被插入方41.0%、均可27.6%。多性伴者HIV-抗体阳性率15.4%,高于无多性伴的6.1% (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朋友>10人、曾自杀未遂、浴室/公园/互联网型寻找性伴、近6个月偶然性伴、近6个月固定性伴无保护肛交是多性伴危险因素,年龄>1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YMSM具一定性行为特征,多性伴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及性行为相关联,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性行为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估高危性行为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及某些高危性行为与HBV、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PCR方法对本院性传播疾病(STD)门诊中的173名就诊者进行HBV、HCV检测,并对被调查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3个月内性侣数、终身性侣数、性生活方式、既往STD史等作调查。既往有吸毒史及受血史者不纳入调查范围。结果 HCV感染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中尤其在STD人群中常见,并与既往STD史呈正相关。3个月内性侣数超过4个是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HBV、HCV感染在梅毒患者中最多见。结论 HBV、HCV经性接触传播的途径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至2005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的108例病例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发生CIN的最强危险因素(OR=9.020),其余依次为性伴数(OR=1.644)、教育程度(OR=1.585)、性伴的多性伴(OR=1.456),性防护(OR=0.235)是CIN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HPV感染、性伴数、教育程度及性防护进入方程。结论CIN的发生、发展与宫颈HPV感染、性伴数、教育程度及性防护等因素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宫颈HPV感染的认识与管理,加强人群的卫生宣教,预防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8.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肛门生殖器HPV隐性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肛门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HPV)隐性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600例性病门诊非尖锐湿疣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以PCR法检测其肛门生殖器脱落细胞中的HPV DNA。结果:600例研究对象的HPV DNA总阳性率为14.50%(87/600),其中性病(STD)患者HPV阳性率[23.90%(38/159)]显著高于非STD就诊者[11.11%(49/441)](P< 0.05)。这组人群中HPV DNA 阳性的预测值是初次性生活年龄的提前(OR=1.2、95%CI 1.1 ~ 1.3,P<0.05)、近2年内有尖锐湿疣病史(OR=3.3、95%CI 1.2 ~ 9.3,P<0.05)和其他STD史(OR=3.8、95%CI 1.4 ~ 10.2,P<0.05)。年龄、包皮状况、近2年内性伴数、平均性生活频率、安全套的使用频率以及性伴尖锐湿疣病史与HPV DNA阳性无明显关联。结论:男性肛门生殖器HPV隐性感染的比率较高,HPV隐性感染在STD人群中更常见。初次性生活年龄的提前、近2年内有尖锐湿疣病史及其他STD史可能是男性HPV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HIV抗体阳性患者配偶/固定性伴生存现状及对阳性结果知晓情况,为当地分析疫情、制定家庭内感染及二代传播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887例HIV抗体阳性患者及其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结果告知状况,及全市疾控中心31名艾防人员对阳性患者配偶/固定性伴告知认知与管理状况进行专项调查后统计分析。结果女性HIV抗体阳性患者主动告知配偶/固定性伴,并支持检测的高于男性;感染途径不同,主动告知配偶/固定性伴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血液途径感染的均能主动告知配偶/固定性伴,异性性途径感染主动告知配偶/固定性伴的比率也较高,而同性途径感染的患者均能主动告知同性性伴,几乎均不主动告知配偶;有机会性感染的患者主动告知率高于无症状的患者。结论加强阳性配偶/固定性伴结果告知的法律约束力和告知的时效性,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人员对于阳性患者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结果告知的认知与管理:配偶/固定性伴告知情况作为提供规范化抗逆转录酶治疗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人群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人型支原体 ( MH)、解脲支原体 ( UU)在不同性病患者、健康人群、性病患者性伴中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 ,以及与其他微生物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检测性传播疾病 ( STD)门诊的 1 1 43例、健康人群 465人、性伴 1 34人尿道 (宫颈 )分泌物的 UU、MH感染。结果 :STD患者中 UU感染大大高于 MH感染 ,除梅毒患者外的 STD患者、性伴人群无论男女 UU、MH感染率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 NGU)组、总 STD患者、健康人群的 UU、MH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健康人群女性与性伴人群女性 UU、MH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性病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增高 ,不同病种的 STD感染支原体的频率相同 ,临床更应加强女性 UU、MH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性传染病(STD)感染情况。方法:对848例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Uu(30.9%)>NG(16.9%)>Ct(8.5%),女性患者Uu阳性率最高(40.2%);男性患者NG阳性率最高(28.9%)。结论:男性患者NG阳性率高,应加强性伴的检查。Ct阳性率低,可能与标本采集有关。Uu阳性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发生现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湖南省两所强制戒毒机构的323名吸毒人员作为调查样本, 以面对面访谈方式,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危险性性行为问卷、相关知识问卷和性态度开放程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时点前1年内, 309名吸毒人员有效样本中, 279人(90.3%)有固定性伴;27.5%(85/309)有多个固定性伴;临时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8.2% (118/309), 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5.9% (80/309), 既有商业性又有非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3.9%(74/309), 多性伴性行为总发生率为62.8% (194/309)。总分为25分(25条目)的相关知识中位数得分为18分(P25=15, P75=20);总分为66分的性态度开放程度中位数评分为33分(P25=14, P75=38)。按照本研究界定的危险性性行为分级方法, 经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无稳定婚姻关系、有注射吸毒行为、既往有性传播疾病感染史是其性行为危险程度等级增高的危险因素, 初次性行为年龄越低、性态度趋向保守是样本性行为危险程度增高的保护因素。结论:研究点吸毒人员有较高比例的危险性性行为, 对该人群危险性性行为的有效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HIV向普通人群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预防HIV母婴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期孕产妇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与相关危险行为,并对孕期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调查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行为、HIV感染途径及其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感染情况;对HIV感染的孕妇在孕期给予HAART,婴儿出生后4~6周和4个月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经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高达84.56%,其中非婚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占58.26%,家庭内性传播占41.74%,有31.62%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阴性;随访至2011年6月,有129例婴儿年满12~18个月,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非婚性行为是性途径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内配偶/固定性伴间的传播不容忽视。规范的HAART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以达到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消除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蒋洪林  杨芳  姚璇  张艺  张薇  李旺华  阳凯  郑武 《医学与社会》2011,24(4):15-17,25
目的:从性别视角定量反映艾滋病对湖北省女性的影响及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方法:利用湖北省艾滋病防治数据分析系统,从性别视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女性艾滋病疫情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征,目前湖北省女性艾滋病感染总体呈低流行水平。结论:暗娼和女性吸毒者等高危人群数量多、高危行为仍保持一定水平、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女性性伴受到潜在威胁,是艾滋病影响湖北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2005年之后,随着流行模式的转变,性途径已成为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首要途径,婚内和固定性伴传播成为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方式;对艾滋病的防治应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和四川采用非概率抽样,共招募200名在校大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采用频率描述HI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3份(96.5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9%,在读学校是中学(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5%、8.33%、5.08%;户口是农村的和在此之前未做过HIV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0%、11.11%。最近1个月内82.47%(127人)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未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内51.81%(100人)有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最近6个月内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独立因素有:在读学校是大专(OR=4.270,P=0.0083)、在读学校是大学及以上(OR=3.523,P=0.0043)、最近6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5.622,P<0.0001)、最近1个月内无保护插入式性行为(OR=2.255,P=0.0201)。结论: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尤其是中学生MSM和农村户口的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同时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高,多性伴行为普遍,应及时开展科学适用的干预方式,遏制艾滋病毒在学生MSM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杭州市拱墅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CT门诊求询者2796人,男女性别比为6.15:1,以20~29岁(59.69%)、未婚(72.60%)、大专及以上(67.17%)群体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男性行为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梅毒抗体阳性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VCT门诊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应重点加强男男性行为者、配偶或固定性伴阳性人员和梅毒抗体阳性者等群体的高危行为干预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6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测定69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人型衣原体(Mh)感染及混合感染率。结果:Ng感染率为32.3%,Ct感染率为30.6%,Uu感染率为37.8%,Mh感染率为3.2%,混合感染率为41.1%。结论:本地区男女两组感染谱明显不同,男性Ng、Uu、Ct大致各占三分之一,而女性则以Uu感染为主,Ng、Ct各占四分之一。同时,混合感染占有很高比例。显示STD多项检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唐山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专题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该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6年,通过MSM社会组织和VCT门诊招募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和梅毒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唐山市MSM人群年龄主要为20~30岁(65.9%),未婚(75.8%)居多,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7.1%)为主;艾滋病知晓率为90.4%;同性恋取向者占67.1%;互联网交友占62.2%;同性性伴总数2~4人者占51.9%;近6个月有肛交性行为者占87.1%;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者占42.2%。HIV感染率为8.4%,梅毒感染率为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性性伴数多、近6个月多性伴、单纯同性性行为是MSM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在婚/与同性同居是MSM人群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唐山市MSM人群HIV感染状况较为严峻且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应加强该人群警示性教育,在唐山地区积极推广暴露前(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和暴露后(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预防,完善性病诊疗服务,降低MSM人群HIV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性伴通知是指查询性病患者的性伴,并劝告他们有发生性传播性疾病(STD)的危险,建议和鼓励他们到医疗部门接受必要的筛查和治疗的过程,以期减少群体或社区无症状STD患者的数量和缩短STD感染的平均感染期,从而达到降低STD在群体中传播的目的[1].本文就86例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复发情况,评价性伴通知对其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性伴通知是指查询性病患者的性伴,并劝告他们有发生性传播性疾病(STD)的危险,建议和鼓励他们到医疗部门接受必要的筛查和治疗的过程,以期减少群体或社区无症状STD患者的数量和缩短STD感染的平均感染期,从而达到降低STD在群体中传播的目的。本文就86例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复发情况,评价性伴通知对其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