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和价值的评估。方法46例食管癌患者均在同步放化疗前,放化疗结束后1-3个月接受3.0T磁共振DWI检查,根据食管病变及转移淋巴结高信号是否完全消失分为A组(高信号完全消失),B组(高信号始终未完全消失)。测量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食管病变长度变化、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根据磁共振DWI区分食管病变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以及病变长度分为T1-3组(未受侵袭)及T4两组(受侵袭),分析两组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在磁共振DWI图像对纵隔淋巴结进行判定,并根据其有无转移分为N0组(无转移)和N1组(有转移),对两组食管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后食管病变长度明显短于同步放化疗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放化疗前、后ADC值均明显低于食管正常组织。各组放化疗后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明显增加。A组放化疗后ADC;值明显高于B组。T1-3组、T4组患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组A13C值明显高于N1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可使食管病变明显变小;放化疗后食管恶性病变组织ADC值明显升高,提示ADC值可与形态学改变之前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肿瘤内部代谢变化及对同步放化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3.0T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对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放疗行同步化疗,并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第1、3、5、10周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测量并观察食管癌灶ADC值的变化。疗效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结果 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除4例失访外,14例中完全缓解2例(14.3﹪),部分缓解9例(64.3﹪),病变稳定3例(21.4﹪),病变进展0例(0﹪)。除2例完全缓解患者因病灶消失无法测量ADC值外,12例治疗前,在b值分别取600、800和1000s/mm2时,食管癌灶ADC值分别是(1.62±0.23)×10-3mm2/s、(1.42±0.25)×10-3mm2/s、(1.21±0.27)×10-3mm2/s,同步放化疗后第10周ADC值分别是(2.77±0.46)×10-3mm2/s、(2.61±0.48)×10-3mm2/s、(2.37±0.49)×10-3mm2/s,AD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3.0TMR弥散加权成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的疗效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妇科常规检查、超声等证实排除子宫颈病变者20例,经宫颈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9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0、1 000 s/mm2),分别测量正常子宫颈内膜ADC值、子宫颈癌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病灶的平均ADC值为(0.827 1±0.148 6)×10-3 mm2/s,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内膜的平均ADC值[(1.526 4±0.068 7)×10-3 mm2/s];应用ROC曲线分析得出宫颈癌最佳ADC诊断阈值为1.284×10-3 mm2/s,其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9%。宫颈鳞癌平均ADC值为(0.805 4±0.120 1)×10-3 mm2/s,宫颈腺癌平均ADC值为(0.985 0±0.166 1)×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不同病理分级平均的ADC值:G1级(0.949 4±0.083 6)×10-3 mm2/s,G2级(0.816 9±0.099 4)×10-3 mm2/s,G3级(0.706 7±0.087 8)×10-3 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16,P=0.000)。结论 DWI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并对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分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3.0T MR DWI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MR分期为T3、T4期;均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及治疗后术前1周接受D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标准,其中敏感组(TRG 3~4级)21例(21/54,38.89%)、不敏感组(TRG 0~2级)33例(33/54,61.11%)。测量直肠癌病变区治疗前后长度、厚度及ADC值,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Δ长度、Δ厚度、ΔACD)及变化率(长度%、厚度%、ACD%)。结果 54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变区较治疗前长度缩短、厚度减低、ADC值升高(P均<0.01)。新辅助放化疗后敏感组ADC值、ΔADC值及ADC%均高于不敏感组(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有效,治疗后病变区ADC值、ΔADC及ADC%指标对疗效有评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等级及对化疗敏感等级的不同将其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其中敏感组28例患者,TRG等级为3~4级,不敏感组患者32例,TRG等级为0~2级,均将3.0T磁共振加权成像应用于新辅助化疗质量中,并对比病变区长度、厚度及ADC值。结果:据调查分析来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其病变去长度、厚度、ADC值均无较大差异,无可比性,(P>0.05),在治疗后,病变区长度(35.64±12.31)mm,病变区厚度(10.92±4.36)mm,ADC值(0.84±0.11)×10^-3mm^2/s,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其次,治疗后不敏感组、敏感组患者病变区长度、厚度治疗前后无较大差异,而ADC值治疗前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灌注参数的差异,探索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差异与PWI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2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前后进行PWI扫描,以肿块强化最明显处作为感兴趣区,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并测量强化峰值(peak height,PH)、最大上升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SI)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分析治疗前后各项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同步放化疗后,PH、MSI较治疗前降低(399.05±45.39 vs.278.32±35.09、38.57±2.77 vs.19.55±2.49,P=0.000、0.000),TTP较治疗前延长(40.49±4.18 vs.66.15±5.11,P=0.000)。治疗有效组PH、MSI高于治疗无效组(411.79±43.40 vs.360.80±27.44、39.53±2.27 vs.35.69±2.16,P=0.025、0.004)。结论:PW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评价和治疗前预测同步放化疗疗效中均有价值,为临床提供除形态学之外的功能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MRI及DWI图像进行分析,对照3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图像,比较其DWI及ADC值的差异病理学结果。结果:经研究发现,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且在D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相比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更低(P0.05)。结论:经研究分析得出,在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较高,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的初步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子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临床病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盆腔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1例子宫颈癌。采用两组随机对照t检验比较子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子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的ADC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ADC值。结果 (1)51例子宫颈癌与16例正常子宫颈的ADC值分别为(0.92±0.19)×10-3mm2/s和(1.26±0.24)×10-3mm2/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87,P<0.01)。(2)4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5例非鳞状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0.92±0.20)×10-3mm2/s和(0.89±0.11)×10-3mm2/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8)。(3)4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5例、中分化19例及低分化22例,ADC值分别为(1.08±0.28)×10-3mm2/s、(0.85±0.14)×10-3mm2/s及(0.94±0.21)×10-3mm2/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P=0.02)。结论 3.0TDWIADC值测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子宫颈癌的弥散受限情况。初步结果表明,子宫颈癌的不同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与ADC值有一定相关性,但有待于加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30例及对照组30例行DWI检查(b值=800 s/mm~2),测量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及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的 ADC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①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494±0.273)×10~(-3) mm~2/s、(1.631±0.281)×10~(-3) mm~2/s和(1.778±0.237)×10~(-3) mm~2/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间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以肿瘤组织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1.622×10~(-3) mm~2/s)作为诊断胰腺癌的上限阈值点,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86.67%、80.00%、84.62%、76.47%,ROC曲线下面积Az=0.800.结论 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平均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测量ADC值对于诊断胰腺癌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量化指标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肾脏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肾脏实质肿瘤89例。其中,肾细胞癌60例,包括39例肾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肾嫌色细胞癌、4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良性病变29例,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嗜酸细胞瘤4例。所有患者采用GE Signa HD 3.0T MR进行横断面DWI成像并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ADC平均值分别为(1.681 5±0.176 9)×10~(-3)、(1.165 0±0.217 0)×10~(-3)、(1.121 0±0.231 6)×10~(-3)、(2.030 0±0.235 1)×10~(-3) mm~2/s,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嗜酸细胞瘤ADC平均值分别为(1.155 2±0.132 0)×10~(-3)、(1.580 0±0.212 3)×10~(-3) mm~2/s。肾透明细胞癌ADC值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与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3.0T MR-DWI成像ADC值对肾脏肿瘤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有利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癌细胞生长活跃,呈浸润性生长,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且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周围结构复杂,毗邻许多重要器官,手术切除困难。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又鉴于特殊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复杂的解剖结构,目前鼻咽癌的治疗模式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磁共振(MR)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弥散加权成像(DWI)己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体部器官,DWI作为一种功能成像,在肺部病变方面的应用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DWI在其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分期、评估疗效和预后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DWI在肺癌方面的应用,着重讨论DWI评估肺癌放化疗效果方面的价值及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封海龙  李彩英  冯平勇  池琛  刘怀军 《临床荟萃》2010,25(21):1916-1917,1919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ed MR imaging,DWI)定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定治疗疗效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以往食管癌的分期、检查、复查及疗效评估主要依靠X线钡餐、CT及PET/CT等检查。MRI在全身各系统肿瘤疾病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应用于食管癌方面的研究较少。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MR扫描技术的改  相似文献   

15.
3.0T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3.0T MR表观弥散系数(ADC)检测射频消融治疗后肝细胞癌(HCC)变化的价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检测HCC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 40例HCC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接受3.0T MR DWI检查,b值为600 s/mm2,测量、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ADC值.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坏死区ADC值明显降低,2个月、6个月时射频消融中心坏死区ADC值高于治疗后3~7天;3~7天与2个月、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个月与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时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鉴别射频消融治疗HCC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评估,及早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肛瘘患者接受3.0T MRI DWI、T_2加权成像抑脂(T_2WI FS)及T_1加权成像抑脂(T_1WI FS)增强序列检查,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比较3组扫描序列显示肛瘘内口及瘘管的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共有48个内口和63个瘘管;DWI序列显示43个内口(89.6%),57个瘘管(90.5%);T_2WI FS序列显示37个内口(77.1%),51个瘘管(81.0%);T_1WI FS增强序列显示45个内口(93.8%),59个瘘管(93.7%)。T_2WI FS与T_1WI FS增强序列在显示内口及瘘管的准确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_2WI FS联合DWI显示内口及瘘管的准确性与T_2WI FS联合T_1WI FS增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入MR DWI序列使MRI平扫序列诊断肛瘘的准确性与增强序列相仿,DWI序列与常规序列的合理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检查适用性,可作为肛瘘MRI检查的常规诊断序列。  相似文献   

19.
脑胶质瘤术前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分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参数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DTI、ADC和FA参数图,测量瘤实体感兴趣区的ADC和FA值,并与WHO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104例幕上脑胶质瘤患者中:WHO Ⅱ级58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Ⅳ级的ADC值(0.81±0.20)×10~(-3)mm~2/s显著低于Ⅲ级(1.05±0.30)×10~(-3)mm~2/s或Ⅱ级(1.26±0.32)×10~(-3)mm~2/s(P=0.008,P<0.001),WHO Ⅲ级ADC值显著低于Ⅱ级(P=0.003).WHO Ⅳ级FA值0.18±0.06显著高于Ⅱ级(0.15±0.06)(P=0.046),Ⅳ级与Ⅲ级(0.15±0.10)、Ⅱ级与Ⅲ级间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获得的脑胶质瘤实体区ADC和FA的值能在术前区分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将有助于术前优化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基于3.0 T MR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 2018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且获得病理证实的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4例,年龄22~79岁(49±15.69岁),包括良性结节50个和恶性结节35个。所有患者使用3.0 T磁共振头颈联合线圈进行常规及DWI扫描;b值选取0、1000 s/mm2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来评估ADC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甲状腺结节的ADC值高于恶性结节[(1.22±0.26)×10-3 mm2/s vs(0.84±0.15)×10-3 mm2/s];ADC值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ROC曲线下面积0.93,最佳阈值为0.91×10-3 mm2/s,其灵敏度为74.1%,特异性为100%。结论ADC值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磁共振参数,基于3.0 T MRI的ADC值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