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动态观察判定临床疗效和融合情况以及近期并发症.结果:32例病人均获随访10~36月,平均16月,骨性融合时间3~8月,平均4.2月,优良率86%,改善率96%,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操作简单、脊髓减压充分,症状改善明显.内固定牢靠、融合率高、近期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在颈椎退行性疾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各类颈椎疾病1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6~14个月),和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脊髓功能评定JOA评分改善显著,随访结束时植骨融合良好,1例患者因戴围领超过3个月而感颈部僵直,本组患者未见Cage下沉,融合不良,内固定钛板松动断裂。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但需要掌握其适应症以及定期随访观察邻近节段的自然演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恢复、维持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的效果。方法对3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行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植骨(A组),18例行自体髂骨植骨(B组)。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情况、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均经6~15个月随访,均获植骨融合。术后3个月相对于术后1周融合节段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改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椎间高度变化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维持椎体后缘高度和融合节段曲度方面均优于自体髂骨,且较快达到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5.
椎体次全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闻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3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4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8例咽痛,3例螺钉松动.32例随访平均18个月,植骨于术后3~7个月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艮好.JOA评分平均提高7.8分,手术有效率为91.7%,优良率为76.0%.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4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累及单椎体两间隙16例,两椎体三间隙19例,三椎体四间隙5例。侧位颈椎X线片测定颈椎曲度"D"值,JOA评分法评定颈脊髓神经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资料均获随访,次全切除颈椎体69个,切除病变椎间盘109个,颈椎曲度"D"值由术前的(4.3±2.1)mm提高到术后的(9.2±2.5)mm,JOA评分由术前的(9.6±2.1)分增加到术后的(13.1±1.9)分,平均增加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例发生钛网下沉,钛网下沉发生率为17.5%(7/40)。结论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使施术节段得到支撑和稳定,近期疗效满意,提高了临床改善率,但要重视钛网下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治疗26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手术,单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多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均结合ZEPHIR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26例.结果:23例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分,各型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全部患者融合节段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脱、断裂、下沉,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无丢失.结论: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是治疗单节段或多节段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常常存在颈神经根受压情况[1].采用传统的颈椎前路或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往往术后仍存在一侧或两上肢剧痛、麻木[2].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椎椎体间融合器(BAK)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减压BAK融合术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共42例,术后复查X线片及CT片,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手术节段稳定,术后3月开始出现骨融合。结论:BAK固定融合技术使施术椎节得到即刻稳定,为椎间植骨融合创造了良好环境,可替代传统的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0.
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行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1~2008-06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单节段病变30例,两节节段病变6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进行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和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6例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颈髓和喉上喉返神经损伤,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椎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基本维持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结论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手术减压较彻底,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稳固固定,减少邻近椎体退变,是目前两节段以内脊髓型颈椎病较常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颈椎单纯前路减压植骨与减压后外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经颈前路减压 ,30例取自体髂骨移植 ,34例采用植骨 ,并行带锁钢板固定。同时对结果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随访 0 .5~ 3年 ,平均 2 .3年。两组所有病例术后 1 2周骨性愈合 ,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 ,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单纯植骨组和植骨 自锁钢板组两者手术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颈椎ORION自锁钢板操作简便安全。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加用ORION带锁钢板内固定 ,能增加稳定性 ,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其临床结果进行JOA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32例前路植骨于11-18周骨性愈合,术后无椎间高度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到14.2分。手术有效率为93.8%,优良率为78.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钢板具有促进植骨融合,防止术后高度丢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宋杰  赵勇  许圣犬 《农垦医学》2010,32(5):439-44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自体髂骨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自理。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JOA评分由术前(9.52±1.22)分上升至术后的(14.83±1.25)分。结论:应用自体髂骨植入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椎体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8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2%,其中优31例,占50.8%;良21例,占34.4%;中8例,占13.1%;差1例,占1.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术植骨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比较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术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92例的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型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的患者的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单纯植骨术患者2例发生植骨块脱出,1例发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1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21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患者6例发生椎间高度丢失,3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65例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11例发生内植物下沉,椎间高度丢失,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 单纯植骨术因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较少使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存在植骨吸收和供区并发症的缺点;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解决了供区并发症的问题,但仍存在钛网下沉、椎间高度丢失的缺点,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和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