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尿常规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患者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8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尿常规,并与同期入院的30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尿常规检查中尿pH、尿密度、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蛋白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尿常规检查在甲亢患者病情估计、观察有无合并症及指导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并与46例健康成人比较。结果甲亢组肝功能指标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测定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病情估计、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定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晓辉  徐颖 《华西医学》2010,(1):187-188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TPP)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131碘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亢合并TPP患者与43例甲亢不伴T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31碘治疗后疗效。结果:甲亢合并TPP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尤以30~40岁的青壮年多见;甲亢合并TPP患者平均^131碘治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131碘治疗后,甲亢合并TPP患者与对照组在甲亢治愈率、甲减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亢合并TPP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Graves病有明显区别。早期、正确诊断甲亢合并TPP,可避免延误对以周瘫为主要症状的甲亢患者诊治。^131碘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甲亢合并TPP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2例中男8例,女4例;20~49岁11例,50岁以上1例,突眼与甲亢同时出现9例;在甲亢发生前出现1例,在甲亢已控制后出现2例,11例双侧突眼,1例单侧突眼,其突出度为18~20毫米者5例,21~27毫米者6例,1例双眼严重突出估计>30毫米。  相似文献   

5.
甲亢合并肝损害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损害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8例甲亢性肝病(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32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甲亢出现肝损害患者与甲亢的病程、甲亢的严重程度和患病年龄有关,以治疗甲亢为主.结论:甲亢性肝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肝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甲亢,才能使肝损害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1例甲亢患者(包括单纯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单纯甲亢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甲亢性心脏病(P<0.01),两组间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性心脏病组患者年龄、病程(P<0.01)、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甲状腺体积及重量、收缩压和脉压差(P<0.05)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低于甲亢组(P<0.05)。结论年龄、病程及FT4水平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早期发现甲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孕期及产后甲亢临床特点 ,对其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所有甲亢患者均用酶标法检测FT3 、FT4、TSH ,应用PTU治疗。结果 :本文报道了 2 2例孕期甲亢 :4例分别在孕早、中期终止妊娠 ;18例应用抗甲亢药物正常分娩 ;4例产后甲亢 :3例为一过性 ,考虑为产后一过性甲状腺毒血症 ;1例为持续性甲状腺毒血症。孕产妇无甲亢危象发生。结论 :甲亢孕妇危险性升高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为首选 ,产后甲亢有一过性及持续性 ,治疗上需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甲亢进行131Ⅰ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131Ⅰ治疗的112例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和326例成年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儿童及青少年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成年组(P<0.05)。结论应用131I对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青春期甲亢患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G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PG)及骨龄测定.结果:甲亢组骨龄明显落后于对照组,GH明显低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FT3与骨龄落后差值呈正相关,与GH呈负相关;甲亢病程≤1年组骨龄落后差值及ALP均明显低于病程>1年组,GH高于病程>1年组.结论: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发育落后;FT3与骨龄落后关系更为密切;甲亢病程越长,骨龄落后程度越明显;骨代谢增高及GH减少可能是引起骨龄落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伴糖尿病 30例 ,随机抽取同期不伴甲亢糖尿病 30例 ,本文就其临床及实验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甲亢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观察对象 甲亢伴糖尿病组 (观察组 ) 30例 ,其中男 5例 ,女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对60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治愈,无复发。并发症:喉上神经损伤1例,低钙血症1例.无甲状腺危象及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发生。结论:良好的药物准备,正确的甲状腺残余量的估计,可减少甲亢危象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方法:对76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厨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最易误诊为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临床无特异性,需仔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骨密度改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及200例健康者(对照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分析甲亢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甲亢组腰椎1—4、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甲亢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52.2%与32.1%,对照组分别为8.5%与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线性回归显示:甲亢为骨密度下降或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03,OR=2.01,95%可信区间1.35~3.05)。结论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甲亢为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亢合并乙肝患者抗甲亢药物治疗后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情况,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甲亢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196例,设为甲亢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简称甲亢合并乙肝组);单纯甲亢患者198例,设为甲亢组。根据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不同进一步分组,统计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ATD治疗3个月后,甲亢组和甲亢合并乙肝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明显改善(P0.05)。甲亢合并乙肝组肝损害发生比例高于单纯甲亢组,且肝损害持续时间长,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治疗导致的肝损害比例在甲亢合并乙肝组明显高于单纯甲亢组的患者,且损害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经有效护肝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能较好恢复。结论:ATD能有效改善甲亢及甲亢合并乙肝患者甲状腺功能,相对于单纯甲亢患者,甲亢合并乙肝患者经PTU治疗后更容易发生肝损害,而甲巯咪唑(MMI)相对安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慎重选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抗甲亢及补钾治疗后,疗效明显,预后佳。【结论】应警惕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18.4%,其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张呈祥 《临床荟萃》1999,14(19):885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妊娠少见,但治疗方法不当,会影响或者危及成人和胎儿。现简述其治疗。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是基于在甲亢患者出现心脏损害如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等,而又能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心脏病时,这种心脏损害会随着甲亢的好恶性而变化。因此,在做出甲亢心脏病的诊断前,必须先确定甲亢的诊断。妊娠时所产生的心悸、气短、脉快、脉压差加大、水肿等可能会与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混淆。另一方面,有些孕妇会以心衰、心律失常作为妊娠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首发症状。所以,对于妊娠时出现的心衰或心律失常且用常规办法不易控制时应注意是否妊娠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确定甲亢及判定程度的主要方法是测定血中游离甲状腺素和FT_4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甲亢术后可能发生的几种并发症,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5年间选择20例原发甲亢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者予以观察及护理。结论甲亢术后并发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并予以正确处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131I治疗前健康教育效果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及加强教育力度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准备采用131I治疗的205例甲亢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在患者接受护士关于131I治疗甲亢相关知识讲解后,对患者的理解程度及情绪状况做问卷调查。结果:205例中接受教育后对131I治疗甲亢相关知识完全理解的有154例,不完全理解的有51例,完全理解率为75.12%。其中完全理解患者中恐惧及担忧等不良情绪占20.8%;不完全理解者则占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调查表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可改善131I治疗前的甲亢患者不良情绪;对131I治疗前甲亢患者健康教育仍有改进教育方法及加强教育力度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透析疗法抢救重症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透析方法治疗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白细胞减少及心、肾功能衰竭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